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军需来大明-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一个时辰过去了,英宗以较之往常几倍的效率接连的处理了好几件大事。待看到群臣满意之时,英宗也是额首而喜,朱祁镇本人是喜欢这样皆大欢喜的场面,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岂不是最好。

    “好,今日朝堂气氛甚好,当真是君臣同心呀,朕心甚悦。”朱祁镇是一脸高兴而满意的说着。而在说完这些后,便欲轻抬右手。这也是他的常用动作,这是准备退朝了。

    一旁的司礼监总管王振也是张嘴欲喊退朝两字时,突然朝班中走出一人,其身材短小精悍,出班后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皇上,臣徐有贞有本奏。臣听闻昨天晚间花街之中,新任太子洗马杨晨东在九艺坊中唱曲高歌,竟然与戏子同台,这实在是有失臣子的体面呀,臣请皇上责罚。”

    大好的局面,英宗也正是心情高兴之时,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人,跪地大呼不说,竟然指责的还是昨天才立下了天大之功的太子洗马杨晨东,这般喊声,也让原本十分和谐的君臣如睦场面为之一变,所有大臣看向徐有贞的时候,面色都不仅含着怒意。

    做为朝中大臣,去花街固然有失体面,尤其还与戏子同台高歌,更是有失臣子的颜面。

    要说徐有贞做为都察院中的一名御史,还是正七品的都事,风言奏事是没有错的,可也要看什么时候,什么场面吧?

    就在昨天,皇上刚封了杨晨东为太子洗马,今天你就去弹劾他?这是什么意思?要表示皇上的反复无常吗?

    这一刻,不仅是群臣恼怒,便是英宗也是一脸的不喜之色。站在他一旁的王振更是眉目向着右都御史陈镒身上狠狠的盯着,意思这就是你的属下,怎么如此的不知进退,如此的不知趣呢?

    对此,右都御史陈镒也是一脸冤枉的表情。他虽然是御史的头不假,可并非是所有御史上奏时都要经他同意才可以的,但凡是列班之人,都拥有这样的权力。给你面子和你打一声招呼,不给面子突然袭击的事情是数不胜数。

    显然,这一次徐有贞就没有和他通气,而是选择当朝直谏。

    直谏之事,多数都是会得罪的人,往往这样的人以后也难有什么好下场。毕竟官场讲究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偏有人不想团结,想生事,那也自然不被大家所容。

    偏生御史不属于这一类的,他们原本的职责就是直谏,诉不平之事,闻之于天庭,送达于皇上之耳。所以,从职责来看,徐有贞的做法是没有错的。不仅如此,皇上还不能杀他,不斩御史也原本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

    徐有贞这一跳了出来,尽管英宗心中甚是不喜,却也无之奈何。只得重新的将准备抬起的右手收回,随后目光看向群臣问道:“都议议吧,此事要如何办理?”
………………………………

第七十一章  徐有贞是忠臣吗

    说的是办理,而非是处理。这本身已经表明了英宗的一种态度。

    昨天刚封的官,还是因为献上了大吉之物土豆。按说若非是杨晨东的年纪太轻的话,一个从五品的官职都太轻了一些。这朱祁镇才说,等着神仙居开业的时候,他若有时间会去捧场。

    这便是一种变相的补偿。

    所有大臣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确无人去反对,因为这是杨晨东应得的。

    可仅仅一天。不!连十二个时辰都还没有到呢?就有人弹劾杨晨东,这哪里是在奏事,分明就是在打皇帝的脸面。

    所谓主辱臣死!大臣们都知道,今天他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去替杨晨东开脱。若不然的话,以己度人,等自己因事立了功劳,那岂不是也有可能今天封赏,明天收回了吗?

    唇亡齿寒也好,官官相、护也罢,总之群臣现在是被逼的不得不站在杨晨东的立场上去说话了。

    只是不等众臣们想好说词怎么样去表态,朝班中又站出一人。他拿着笏板向前那么一站时,众臣们就心知不好,有些人脸上更是现出了焦急之色。

    “禀皇上,臣于谦附议徐都事奏请之事。身为朝廷官员,理应谨守法度才是。可非旦流连于烟花之所,竟然还与戏子同台高歌,实在是丢了我朝臣的脸面,请皇上下旨责罚。”说着话,一脸的正气,一身傲骨的兵部左侍郎于谦双膝跪倒在地,俯身而拜。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士。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

    此于谦非是那个抽烟、烫头喝酒的那位捧哏巨匠,实是明朝的忠臣和名臣之一。他重名节,轻名利,(死时家无余财)重成仁,轻杀身(土木堡之变后死战瓦剌不退)重社稷,轻君王(土木堡之变后推举朱祁钰为帝时声称,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

    于谦之强,便是王振拿其也没有办法,是少有的让王大总管很无奈的官员之一。

    此时,他站了出来,并一力支持着徐有贞,让形势变得更加的复杂和严重起来。

    “臣有不同意见。”似乎是生怕在会有官员与其附议一般,户部尚书王佐一步而出,持笏板而言道。

    正皱眉凝目的英宗朱祁镇,忽听有臣子说有不同意见,当下心中一震道:“说。”

    “皇上,九艺坊虽在花街,但确非同一般的寻花问柳之地,算的上是其中一片净土。杨洗马前往那里,并不算是违制。”王佐一言而当先,将九艺坊与花街直接分开,这便是脱罪之词。

    “其二,君子六艺,其中就有乐字一说。杨洗马开创杨报,多才之能早为天下知,如今不过是高唱几曲也算不得什么的。相反,臣认为这是了解民间情事,也更能彰显大臣之风范,大臣之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第三,杨洗马毕竟年轻,且又是初入京师,难免会为这里的繁华所吸引,而做出一些并不太过适宜的举动来,这完全可以理解。”

    “臣以此三点,叩请皇上开恩,无罚于杨洗马,彰显皇上宽阔之胸襟。”王佐说完,又是一头拜倒在地,高呼万岁后再拜。

    王佐一站出来,跟着站出来的就是吏部尚书王直。

    今早一起,孙子王思就前来请安,并跪地将昨天发生在九艺坊中一事做了详细的复述。用他自己的话说,若非其激将的话,杨晨东就不会上台高歌,也就不会有了麻烦。若是真有御史弹劾,还请祖父尽可能出言相帮,若不然的话,杨晨东治了罪,他做为从犯也一样好不到哪里去。

    王直听完之后,就有些恼怒,自己这个孙子什么都好,学习也算是用功,当差也算是尽职,但就是太过喜欢出风头,尤其还喜欢流恋于那些烟花之地。就这件事情,他已经不止说过一次,这到好,不思悔改不说,还弄出了大事情来。

    只因上朝在即,王直也没有时间去训斥自己的孙子,只想着入朝回来后再说。可未曾想到,终还是有人借此说事。眼见皇上和众臣的态度一致,王直略一犹豫,便也一步迈出,替杨晨东出言。

    “皇上,臣认为王佐大人之言甚宜。年轻人,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且杨洗马所歌之内容于朝局无关,还请看在其立有功劳的份上,给他一次机会吧。”王直说完,也是拿着笏板,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

    “杨洗马所为虽然听起来荒谬,实则确是年轻人间的玩笑罢了,臣认为根本不必在朝堂之上讨论,老臣请皇上不必过于理会。”礼部尚书胡濙也慢悠悠的跪倒在了地上。

    做为礼部尚书,他都认为杨晨东所为并不违礼制,那自然别人就更不好说什么了。加上他的话,便是三位尚书重臣替杨晨东说话了。

    有三位大人在前,其它的众臣们一一跪倒于地,高声附议着。

    便是站在皇帝之旁的王振也借机小声的对朱祁镇说道:“皇上,杨冼马之事根本无伤大雅,不必追究。您圣明都可以让他去开酒楼做买卖,唱几首曲子罢了,又算的了什么。您完全可以乾纲独断,另外御史风言而奏,也应该给予褒奖,此事便可过了。”

    神仙居就要开了,那里可是有着王振的一成股份呢?那一个月不知道会多出多少的收入来,倘若是现在出了事情,神仙居定然会受到连累,这等于是伤及到自身利益了,自然是要站出来说话的。

    臣众求情,又有王振之言,英宗心中有数了。轻轻额首之后,声音朗朗而出,“臣之所言皆有道理。杨洗马不过就是年少好动罢了,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