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军需来大明-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吉祥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朱祁镇的脸色。做为太监,原本就是为皇上排忧解难的,所以怎么样恢复皇上的强大信心便是他这个做太监首领的职责之一。

    “嗯?”朱祁镇认真的考虑着曹吉祥之言,不一会之后脸色终于阴转晴一般的笑了起来,“不错,大伴说的很对。只要我们强大了起来,可以打败雇佣军,那以后他们的就是我们的了。哈哈,对,对,朕现在就是要全力的训练新军,只要军队够强大,那个时候谁人敢不服呢?哈哈哈。”

    似乎想通了,朱祁镇不在就这件事情生气,便是连派人去斥责一下杨晨东的表面工作都没有去做,而是全力的将精力投入到训练新军当中,甚至为此又从国库中拿出了三百万两银子来。通过交易人口,现在的南明还真是有些存银的。

    北明是因为距离太远,根本参与不了什么。南明有自己的小九九,又碍于自身的实力原因,不得不承认了一切。岷王那里倒是在稳固基础的同时,有过一些想法,比如说试着与杨晨东接触一下。但是朱徽煣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臣子们给劝阻了。

    按着这些臣子们的意思,现在雇佣军风头正盛,便是与其联合也很难讨得什么好处,倒不如等他们在狂妄之下打了败仗,那个时候在联合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会小很多了。

    听从了臣子们的建议,朱徽煣一心的稳定地盘,没有派人去与雇佣军联系。

    北面的几大势力没有丝毫的动静,这一切都在杨晨东的意料之内。但是老挝周边的几个国家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就让他有些想不通了。

    按说雇佣军表现的如此强大,西北的阿瓦王朝(缅甸)、西边的暹罗(泰国)、南边的金边王朝(柬埔寨)也应该会有所反应,至少应该派人与自己接触一下才是。

    或是承认雇佣军对澜沧王国的主权领导,或是直接建交都是可以的,但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这就像是你占领了一个县城,附近的县城是不应该不闻不问的才对。所以这很不正常,直到安全局传来了消息,范玉海正在暹罗与这三国的将军们秘密会谈,才让杨晨东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所在。

    “哈哈,范玉海,不错,不错。”连说了两个不错,显示着这一刻他的心情是真的很好。这话听在了一旁的虎芒和杨二眼中,两人都露出了疑惑之意。

    范玉海是什么人?那可是交趾的余孽,甚至不是此人的话,也不会有之前的河内城攻防战,那一战冷锋和辅兵都是死了兄弟的。这样的人绝对是仇人,是那种见面就一定要杀的,可为什么少爷还会说他不错呢?

    杨晨东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范玉海之前把祸水引到了澜沧国,这就给了雇佣军出兵的机会。现在又以将祸水引到暹罗国了,这岂不还是在给他制造机会吗?

    之前的时候,杨晨东就曾想过,要不要放范玉海一马。当然这个放不是指不消灭他,而是晚一点消灭他,让他将更多的国家引入到这个局中,给他制造出足够的进攻借口。事实上,进入澜沧王国的时候,杨晨东就曾在心中感谢过他了。

    不曾想的是,这个范玉海似乎知道他想的是什么,这么快就与暹罗国的将军联系到了一起,还一联系的就是三个国家,此人还真是他的知音呢。

    心中高兴有了借口,可是杨晨东不会马上的发起进攻。

    战争可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每打一场战役,涉及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有情报、地形、兵力对比和部署,后勤保障,粮草军械、军心士气、人心问题等等等等。

    任何一样没有准备好,那都可能会导致战争的失败。尤其是现在大军还在平定着老挝省的异军,在没有足够的兵力之下,杨晨东是不会轻意的做出什么决定的。

    “命令安全局,不要怕花钱,要想办法多了解对方的情况。”向虎芒说了这么一句之后,杨晨东就将此事放在了一旁,就算是在要打仗,也要等罗破和武胜他们腾出手来,而现在静观其变就是。现在这段时间嘛,还是先帮着未来的舅哥打理好老挝省的局势吧。

    民心,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杨晨东为了能够最快的时间安定和聚集民心,他准备把《杨报》的模式弄到老挝省来。

    之前的杨报一直在北明的京师和附近徘徊着。因为交通和形势所迫,杨报虽然发行很早,但发展确很缓慢,尤其是杨晨东离开了北明之后到了南方,杨报更是一度达到了停刊的局面。谁知道自己不在了,会不会有人出手暗中对付他们呢?

    老挝省不一样,这里可是杨晨东的地盘,是他说了算的,想要将杨报在这里发行,不会受到任何的掣肘,反而还会得到当地官府的全力支持。

    想要聚拢人心,首先就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什么人,要做些什么?又为他们做了什么?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下知茶楼

    怎么样可以达到这个结果呢?舆论和宣传喉舌就显的十分重要,杨报就成为了这个栽体,来沟通着官府和百姓间的亲密关系。在杨晨东的批准之下,但凡是被占据的老挝大城,都有一家面积不小的茶楼进行着装修,被取名为天下知茶楼。

    一旦茶楼建成了,便会对外开放,此地也会成为杨报出售和发行之地。考虑到很多百姓并没有读过书,根本就不认字,这个茶楼还兼着读报的功能。

    也就是说,只要你进入这个茶楼之中,只要是营业的时间,便有人免费在这里读着最新的杨报内容,以保证大家可以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上面又有了什么利民的新政策,百姓们可以得到什么好处。

    不仅如此,天下知还是免费的,也就是说,喝茶是不花钱的,这就大大降低了进入这里的门槛。当然,除了茶之外其它的小点心或是酒菜就需要银子了,毕竟茶楼也要经营下去的。这样一来,除非来的都是穷人,但凡有点身份的一入这里就不好意思只喝茶水,不点其它的东西,平均下来的话,天下知的收支平衡就不会有问题了,甚至因为有了人气,赚银也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话说回来,便是不赚钱,杨晨东也打算在财政上给予补贴和支持。谁让这原本就是一个宣传工具呢。

    不识字的可以免费来听,了解天下大事。识字的可以从这里直接购买到最新一期的杨报,拿回到家中慢慢观看。不仅如此,如果你身边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像是什么家长里短,比较奇怪或是好笑的事情都算。倘若你被官府不公平的对待了,那也一样可以把这样的故事说出来给天下知的工作人员听,而一旦被采纳,被编入到杨报之中的话,不仅你说的事情会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会有很大机率被解决,你本人也会因此得到一定的信息费,这也是一种赚钱的好办法。

    让杨晨东想不到的,这一政策的出现,竟然把“记者”这个行业给催生了出来。竟然有一些并不得志的读书人开始走街窜巷寻找着各种发生在百姓中间的事情,然后写成了故事投稿给了杨报,去赚取稿费,别说,还真让一些人因此富了起来。

    杨报的出现,成为了官府与百姓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一旦事关百姓的事情上了杨报,被提及的官府就必须要重视起来,要知道这份杨报不仅省长栾小晨要看,便是六少爷时不时都会关注一下的,如果事情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岂不是他的能力问题,下一次官员考核的时候,他们就要吃瓜落了。

    一个杨报的出现,极大的影响到了官府的办事效率,让他们不敢在耍什么小花招。很多的百姓也因此而受益,杨报被他们亲切的称为百姓自己的报纸。天下知茶楼也因此天天爆满,除了一些达官贵人们喜欢出现在这里,第一时间知道杨报的内容之外,便是很多有点闲钱的百姓也愿意在这里消费。  这些百姓似乎是生怕天下知因为免费送茶水而经营不下去了,这样的话,他们在有什么冤什么仇就没有直通上面的渠道了,所以时尔他们就会来支持一下。

    一个行业,一旦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不仅是影响力大了,便是赚钱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了起来。仅仅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天下知茶楼就扭亏为盈,这倒是大大出乎了杨晨东的意料。只是他根本没有想在这方面赚什么钱,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想法,他下令加大了稿费和信息费的回报,如此一来,更多的人纷纷提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