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问题的。
“唰!”
极静之后就是疾动。就见已经六十多岁的王佐突然间变得轻灵了许多,一个箭步就冲到了杨晨东的面前,猛的伸出双手以迅雷之势抓住杨晨东的双手,眼含激动的问着,“杨知事,你刚才所言可是真的?”
这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杨晨东的身上,只等着他的回答。若是现在此人敢说是开玩笑的话,估计不少人的吐沫星子就会马上喷到其脸上,甚至夸张一些说,淹没了他都是有可能的。
杨晨东自我感觉警惕性已经很高了,但还是被王佐给抓了一个结实,由此可见,潜力的力量当真是无穷的。
“那个。。。那个。。。”
眼见杨晨东不回答了,反而有些支支吾吾,王佐是生怕对方是在开玩笑,一脸着急的催问着,“什么这个那个的,杨知事倒是快说呀?”
杨晨东脸一红,“那个王大人,你把我的手给抓疼了。”
“呃。。。”换成了王佐老脸一红,当下把手一松,但神情依然是紧张无比,“快说,你刚才所言可是实情?”
“是。只是我所说的亩产十五石是指。。。”
未等杨晨东把话说下去,一旁的朝臣们有嘴快的就说道:“看这样子应该就是特例了,开什么玩笑,天下间怎么可能有亩产那么高的粮食。”
“也不一定,就算是偶尔能达到极致的十五石,可平常怎么也要在五石左右吧,那以经是很高了。”有些人替着杨晨东抱打不平。
原本要说话的杨晨东忽听耳边之言,就没有在说下去的意思,反而站在那里看着左右,等待着他们把话说完。
“你们都给老夫住嘴。”倒是王佐看不下去了。做为一国的户部尚书,钱粮是他打交道最多的东西。
而粮食又是一国之根本!
没有了粮食,士兵吃不上饭,还打什么胜仗?
没有了粮食,百姓吃不上饭,就只能造反。
没有了粮食,国将不国,基业不稳呀。可是一国的土地就那么多,百姓的数目确是在逐年增加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佐也不知道想了多少的办法。可一直都没有找到方法。原本以为有生之年就只能这样了,事情也只待交由后人去解决了。
确不曾想,杨晨东忽然站出来,说是有亩产可达十五石左右的粮食,怎么能不让他大喜。话现在说的正是关键的时候,确有其它大臣在一旁说风凉话,又怎能让人不气?
王佐这一痛斥,瞬间原本有些燥动的群臣们又变得安静了起来。由此可见,王佐在臣子中还是有一定威望的。说来也是,得罪了此人,他随便的给谁穿一个小鞋,涉及到你要钱的时候晚拨一些,找借口少拨一些,怕是谁都会受不了。
全场重新的安静了,王佐看向杨晨东时,目光中又露急切的期望之意,“杨知事,他们都闭嘴了,请你继续说吧。”
“好的。”杨晨东点了一下头,随后脸上突然多了几丝的笑意言道:“我所说的的亩产十五石还是指大灾之年,便是平常的年份也可以达到二十石左右,倘若是遇到好年景,达到二十五石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轰!”
这一瞬间,朝堂上在也无法安静下来,众人都是一幅没有听清的样子看向着杨晨东,那粗重的呼吸之声是比比皆是。
“需要我在重复一遍吗?”杨晨东似乎习惯了这种突变的气氛,笑着问向王佐。
“需要,需要。”王佐的头点的像是小鸡啄米一般的快速。
“我说,亩产十五石是最指最低产量,多可达到二十,甚至二十五石也是有可能的。”杨晨东再一次以着万分肯定的口气说着。
………………………………
第五十四章 高产土豆
这一回,大家可是竖着耳朵听了一个清楚,在确认没有听错之后,众臣们都变得激动了起来。礼部尚书胡濙反应更是快速,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上,面朝着英宗方向泣说着,“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有了此物,我们大明将不会在受饥饿所扰,接下来当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呀。”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一时间,众臣们除了杨晨东之外全数都跪倒在了地上,更有甚者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着,笑着,就似是神经病发作一般。
龙椅之上的英宗这一会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当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现听到有了解决之法自然是大喜不已。在看向杨晨东的时候,也是一脸的喜色,丝毫没有因为此人没有下跪而生气,反倒是声音中带着亲切之意问着,“但不知道杨爱卿所说的亩产如此之多的粮食所在何处呢?”
圣言一出,众臣们一个个面面相俱。他们光顾着高兴了,竟然忘记了此物到底在哪里。莫要再说成是在海上,那就难为人了。毕竟杨晨东从海上给宫中弄来了三面神物镜子的事情人人知晓。甚至还有不少的大臣去瞻仰过,那当真是可以把他们的发毛都清晰可见的照出来,说是神物亦不算是过份。
好在的是,接下来杨晨东并没有在去刺激大家的神经,很是自信的回答着,“东西就在城南十五里外的杨家庄,只是因为现在多数还在生长期,还没有完全的长成熟,所以并不适合于现在就去收获。”
听说东西就在京师十五里外,英宗还和众臣哪里还能等待。“这个不能收获,看看总是可以的吧?”自然,这个话是由王佐问出来的。
“当然可以,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少量的收获一些,甚至还可以弄出一些给大家尝尝,也正好体验一下这新粮食的味道如何。”即然决定献出土豆了,自然而然,杨晨东没有丝毫藏着掖着的意思。不管他是不是会对大明失望,会不会取而代之,但有一点总是没有错的,那就是这东西是造福于百姓之物,有了它,就可以让更多的百姓避免了因为饥饿而死的结局。
听到不仅可以收获一些,还可以尝尝口味,当下群众激动,便是连英宗都变得龙颜大悦。“好,即是如此,众臣与朕一起去杨家庄看看,看看我们这大明真正的吉祥之物。”
皇上下了旨意,自然而然的,众臣们是齐声答应着。接着锦衣卫还有太监就忙碌了起来。皇帝要出宫呀,这可不是什么小事,线路的问题,安全的责任都要一一准备一个明白才可以。
王佐等重臣知道了地点,哪里还能在等待下去,一个劲的催促着,便连王振在一旁挤眉弄眼,提醒众臣遇事要沉稳的意见都视而不见了。
英宗正是二十岁的年纪,也是座不住的人,眼看着这般准备下去,还不知道要多久,当即就挥手而言,“不用弄的那么大张旗鼓了,朕跟着群臣一起,怎么会有危险。让锦衣卫和东厂各安排五百人护驾左右便是。”
小打小闹还是出动了一千人,这让杨晨东听之乍舌。可是群臣确又一次跪倒在地,直呼皇上圣明。
杨晨东算是看出来了,不管皇上做了什么,只要不是砍大臣的脑袋,随便说上一句便是圣明之言。怪不得大多数皇上都会被忽悠,这样的天天赞颂的情况之下,想必没有几个人能扛得住吧。
群臣急切,英宗也很是着急,只是换了一套走路更为方便的金龙服这就跟着大家一起向皇宫之外走去。
一时间,净街开始,五城兵马司的人也跟着出动维持着城中治安。而一众人等由紫禁城而出,过承天门、大明门、正阳门到了外城,由永定门直向杨家庄方向快赶而去。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看的路旁的百姓都是好奇不已,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皇上都出宫了。且看龙辇之旁跟着的是文武百官,且大家还是行色匆匆,脚步急促,给人感觉生怕慢一点就跟不上队伍了一般。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瓦剌打过来了不成?”
百姓还在猜忌着,但队伍确是越走越快,直到消失于京师之中,留下了一路的烟尘茫茫。。。
杨家庄。按着六少爷的吩咐,虎芒早就做好了准备,数口大锅被支在了庄园之旁。厨娘易秋儿激动的脸像是红透了的苹果一般。
刚才虎芒可是和她说了,今天要在这里做饭给别人吃。只是这食客非是旁人,很可能是大明的众位大臣,甚至有皇帝出现都是有可能的。
“天呀!”这可是给皇帝做饭,那不成为了御厨了吗?此时此刻,易秋儿的激动可想而知。
老管家杨海带着杨能向庄外翘盼着。时不时他还会教导自己的儿子两句,“六少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