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信中的记载,彦仁对杨晨东天然的生出了一种不喜欢的感觉来。不为别的,在他眼中,这样的人一旦发展下去,往往都会成为权臣,就像是足利义政大将军一样。
只是不管彦仁是不是喜欢杨晨东,当小林突然来到了皇宫时,并带回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之后,后花园天皇终于被撼动了,对杨晨东这个名字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皇宫深处的一处密室,这里不为外人所知,能够来到这里的都是天皇信任且十分重要的人物。
小林能够出现在这里,也完全得益于他带回来的一个消息,以及他从身上拿出的纯子公主所写的亲笔信。
纯子自离开日本的时候,就与父皇商定了写信中的一些密语,也就是说,一些信件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什么不妥来。但只有他们父女两才能看出这封信的真实性,是不是在要挟情况下所书写出来的。
不肖说,小林带的这封信自然是出于纯子的真诚,里面的内容也没有任何的作假,这一点彦仁天皇一眼就可以看的出来。
正是因为这封信是真实的,彦仁天皇才更受震动。很是仔细的将信件看了三遍之后,他便一脸严肃的说道:“小林君,还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真实讲出来。”
“哈依。”小林点头答应着,随后就把跟着公主第一次见到杨晨东,之后面对追杀,不得不住到了杨家庄,随后看到的一切事情都详细的讲了一遍。
足足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小林这才将事情说完了一遍。之后看向着面前日本国人最应该受尊重的彦仁说道:“天皇陛下,这位大明忠胆公是臣见过的最厉害,也最有能力的年轻人,似乎就没有什么是他不会的,也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他解决不了的。”
“等等,你是说很厉害,比大将军如何?”听到这里的彦仁插话问了这么一句。
“应该比他会强。毕竟在年轻的时候,大将军可没有现在这么厉害。”小林只是犹豫了一下后,便很快的给出了答案。
“嗖嘚思噶。”彦仁似乎很是满意这般的回答一般,不住的点着头。“对了,和朕说一下那个火炮的事情吧。”
也不怪有此一问,一门火炮竟然开价一千万两银子。这多么的金钱代表着什么,彦仁相信女儿纯子会十分的清楚,但她还是在信中这样写着,并建议购买一台,这也怪不得彦仁会如此的重视了。
“这个。。。”当着天皇的面,小林自然不敢有丝毫的隐瞒,“天皇陛下,火炮打出去时的样子,臣没有见过,只是见过打完之后造成的可怕后果。”
“可怕后果?”
“是的,那当真是寸草不生,就像是上天发怒了一般。。。”极尽语言去描叙了自己看到黑井街被炮轰之后的场面。而这些语言听在了彦仁天皇的耳中,却是让他神色一变又变。
在他的脑海之中,似乎已经勾勒出了一个让人非常震惊的画面,而这个画面不久之后就安在了现在的大将军府中,似乎一炮之下,就可以将足利义政灭杀,他从而重新的掌握了日本的最高权力一般。
“朕这就筹措银两,与雇佣军那边的联系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朕失望。”终于,彦仁下定了最后的决心,虽然一千万两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笔很大的负担了,但为了重新的掌握国家大权,他还是义无反顾同意了。
“哈依。”小林同样激动的连连点头。这么大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可以想像,一旦成功的话,自己是一定会被重用的,那个时候他也有可能站在日本国的最高层之中。
………………………………
第四百二十七章 想要封王
高州府外雇佣军军营。
日本天皇同意购买火炮,并为此准备了足足一千万两的银子。消息已经送到了他这里,看过之后的杨晨东仅仅是指示一切按计划行事,交由高雄师长具体办理。即将这一份情报扔到了一旁。
相比于远在海上的日本国,杨晨东现在更为关心的还是眼前的局势,更为关心自己是不是能够被封王。
要说原本杨晨东并没有这样的奢望,他想的只是怎么样借着战争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和拿到更多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罢了。毕竟冷锋想要发展,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是不行的,而不想用外人,更相信汉民族的他只能将主意打在大明的身上。
事实也证明,战争的确是最佳考验军队实力的方法,同时也是扩充军队的最好机会。仅仅是灭了一个只有十几万人混成的杂牌黄匪军就得了这么多的士兵和银两,这让杨晨东也看到了战争所能带给他的好处。但不曾想到,云南的局势之危急,竟然让英宗祁镇将老祖宗的法度扔旁于不顾,给了西平侯一西平王的称号。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异姓封王。一旦有了王爷的身份,那就可以自己开府了,也可以在明面上拥有自己的军队,虽然人数不能过于三千,但对杨晨东而言,一旦拥有了这样的权力,怕是天下间就没有几个地方不能去了。
成为王爷还有着太多的好处,就不一一例举,这便让杨晨东心动不已。但他也知道,纵然沐斌可以异姓封王,但那不过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且并没有说世袭,便也注定了这个西平王仅仅只有在沐斌的身上才有效果,反之的话,他的子孙后代是享受不到这样待遇的。
连沐斌封王都留有了这么多的后手,自己想要封王的话,怕更是困难重重。更不要说朱祁镇一直就很忌惮自己。在这一方面,朱祁镇与朱祁钰兄弟两人倒是态度相同。
可即有例子在前,即便是在困难,杨晨东也是要争取的。对他而言,这绝对是一个机会。用百姓的话讲,过了这个村,怕就没有了这个店了。
有了目标,这便在邝野来看望自己的时候,提出了十分羡慕封王的事情,同时还一幅病重的样子,为的就是给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加上几分。
当然,想真的要让朱祁镇松口,仅仅是做出这些是不够的。还要让对方更具威胁感,换一句话说,战场上的形势越是复杂化,南明越是危险,这件事情的成功性也就越高。
所以这段日子,杨晨东一直都在关注着岷王一系的动静,在可称是日期夜盼之中,对方终于有了动静。
最先有动静的是苗人。
这一次岷王一系能够大败明军,并且进展神速,连连的攻势拔寨,与苗民的出手帮助是完全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苗家的敢打敢杀敢冲,气势如宏之下,这才让南明军队节节败退,以至于在极短的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地盘和土地。
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说法。做为少数民族,往往从出生之时就会受限的,出身注定他们一生中都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像是什么高居庙堂之上,对不起,那是想都不要去想的事情。
如此一来,一辈不如一辈,加上生长环境的恶劣,苗民的生活便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一直到朱祁镇在南京建了南明,为了更快的完成休养生息的目地,加大了赋税,这让原本生活就并不是很好的苗民很快在负重之下,生活变得水深火热起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正当苗家苦不堪言之时,岷王的说客来了,许下了重重的好处让苗家的一些首领们动了心。在然后起兵至今,当出了自己的家乡,出了云南一路向广东而来,终于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富庶,相比之下,似乎以前他们的生活也太过清贫了。
乍然暴富之下,往往会让一个人头脑发昏,行事改变。如今的苗军就是如此,他们在并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攻下了一些城池,然后抢到了很多的好东西之后,心中的那一丝贪婪便无法在被扼制,渐渐让他们喜欢上了这种大抢特抢的感觉。
岷王一系的主力还在一边消化着到手的城池,一边不断征兵巩固着自己的实力;交趾军队也在攻陷城池的时候,不忘记把好东西还有一些人口向着自己国家转移;只有苗军,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城池,也没有想过要问鼎天下,他们更加看中眼前的好处。
说是鼠目寸光也好,说是胸无大志也罢,总之他们攻城是最凶的。往往攻下了城池之后就是连抢数天,然后就会丢下这里,奔着新的目标前进,继续攻城的步伐。
边抢边走之下,反倒是让人数最少的苗家产生出了最大的破坏力,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被他们破坏掉的城池和州府竟然达到了十几座,受灾的百姓人数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