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杨晨东,胡濙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的好。
年少、多才情、懂军事、知商业,硬是靠着自己在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搏出了一个公爵的名头。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在大明开国的时候也无人可以做到。
仅仅是从这些方面而言,这位孙女婿还是非常让人满意的。甚至有了这样的姻亲,胡家至少几十年内无忧矣。且从种种方面得来的消息,他与孙女嫣儿的关系也是极好,夫妻间互相尊重,恩爱非常。
怎么样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这样的孙女婿纵然就算是万里挑一,十万里挑一也并不为过。
正是因为太过年轻了,锋芒毕露。居大功之下竟然得到了皇帝的猜忌,朝堂之上更是屡屡得罪了他人,几度成为众矢之的人物。
起初之时,胡濙还以为这是杨晨东有意为之,不与朝堂上的重臣们搞好关系,为的就是告诉代宗朱祁钰他没有搞党·争的意思,更没有要形成小山头,小派系的想法,你可以对我放心便是。这样的想法下,胡濙还心怀大慰,认为这是得了为官的真蒂。多年朝堂之上的经验告诉他,皇恩浩荡同时皇恩也可以让一个人由天堂坠入地狱。
………………………………
第三百二十八章 说客金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感慢慢又得到了改变,胡濙也生出了更多的心思,这位孙女婿不与重臣结交,并非是为了摘清自己,也并不是为了给谁去看,他似乎是真的不想结交,更甚者,他似乎是有些看不起这些重臣。
这样的想法一经在脑海中出现,胡濙自己都被吓了一大跳。要说桀骜者他见的多了,年轻时自认为有才学的人也不知道出现了多少,他们因为太过聪明总看不起别人,这样的人孤独的。但这样的想法并不可取,因为现实会告诉他们,有些事情不抱成团,不依靠别人,事情将是永远都做不成的。只是这一切放在杨晨东的眼中,似乎并非是这样。
他是属于那种不依靠任何人也可以做事情的高人。
就像是神仙居和天外天外贸易行的建立,就没有依靠过其它的势力;杨报的成立更是在他还没有发迹之时;以至于后来的杨氏银行弄的沸沸扬扬,影响之广更是没有任何人的帮助,哪怕自己这位已经有着亲属关系的长辈,他更是连一个求字都没有说过。
偏偏的,这些事情人家还做成了。不仅如此,还做的如此之好,纵然就算是前一阵子受到了打压,一样也挺了过来,没有出现大乱之势。
另类中的另类,偏又可以将任何事情都做的很好。便是他想要从中挑毛病,甚至以长辈的身份去教训对方两句,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这一度也让胡濙生出了苦恼之心。
或许是一生中所见利益之事太多了。当初杨晨东要娶自己的孙女之时,他曾一度认为这是对方要借势。怕是当时不止是他,很多人都是这样看待的。
杨晨东想要借势,胡濙如何不是这般想的呢?胡家想要发展状大,想要福泽深厚,想要流似下去,同样也需要强强联合。在加上孙女胡嫣也是很中意这门亲事,他便在深思之后答应了下来。
为此,当时的京师之中不知道多少人在羡慕自己呢吧。可这一切,随着成婚的当日就改变了。就在当天,杨晨东不仅娶了胡嫣,同时还绸纳妾三名。尽管当时对外说与胡家商量过了,可只有胡濙清楚,此事从头到尾他都完全的不知情,这样的做法就等于扇了他的老脸,偏生他还说不出什么来。总不能对外说,他什么都不知道,如此一来的话,岂不是自己打脸吗?
心中憋着一股气,想着以后等杨晨东来求自己办事的时候,定要好好的敲打敲打才是。
这样的机会一等就是很长时间,杨晨东竟然未曾求过自己一次。相反逢年过节的时候还送来了很多的礼品,价值连城。胡府因此生活过的更为富裕了,一些在官场上的小辈和旁枝自然跟着沾光,他们也无需去挖空心思靠着官位和权势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反倒让他们立身更正,官运更盛。
照说一般的官宦世家,身后都会有大财团的支持。可是像杨晨东这般的只是给予,不求回报的确是没有。因此胡家人便可以做事情更为堂堂正正,便是有敌对势力想要寻找自己的麻烦亦是难找到根由。
心中无私,很多胡家人官声更为正面。稍一运作之下上升一步自然非是难事。长子胡长宁也因为杨晨东官位得以更上一层,现在都入了皇帝的法眼。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得杨晨东助益所得。久而久之之下,胡家已经不在把杨晨东当成了一个依靠大树蒙荫的小辈,而是看成了同等庞然大物的存在。
改变无时不在,胡濙便将心思更多的放了过来。像是这样只予付出,没有回报之事总是让人心头惴惴不安,反倒更加在乎,朝堂之上自然而然的维持起杨晨东的利益。这便是胡濙唯一可做的,算是对得到的给予回报吧。
昨天之事一出,还发生在城南方向,胡濙便不可抑制的想着是不是会与这位孙女婿有关呢?如果有关,为何现在还没有动静,难道说是什么小事?可即然锦衣卫先出头,东厂后出手,又岂会有什么小事呢?
一晚上都没有睡好,百思不得其解的胡濙,身后终于传来了脚步之声。“宁儿,怎么不多睡一会。”
听脚步声,知道是长子胡长宁来了,胡濙便是慢慢回头,脸上露出了和蔼般的目光来。
“父亲,有消息了。”胡长宁没有答话,事实上他是被突发的事情给惊醒的。在早上城门一开的时候,安全局的就将一份资料了过来。他原本还没有睡醒,可是当看到手中的资料和记载之后,所有的睡意尽皆全无,匆匆来寻自己的父亲。
胡濙神色不变,只是手已经伸了出去,表示着他对事情的重视。随着那资料落入手中,慢慢的读下之后,神色终于有了变化。
感受到父亲正在消化着资料中的内容,胡长宁小心的说着,“来人是晨东的亲信,他还送上了他的一封亲笔手书。”
“拿来。”正在考虑着这件事情的重大时,儿子这般一说,胡濙哪里还会客气,再度伸手,一封书信便展开的放在他的面前。
近乎于一字一句的品读着,过了好一会,胡长宁这才合上了书信,尔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资料中记载的自然是有关刑部尚书俞士悦的罪证,附有的是其长孙俞元弼亲自交待的一些问题。
俞元弼是俞士悦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正是因为这个身份,平时参与的核心机密事情不少。其中有一项便是只有自家人能知晓的,那就是俞士悦曾经私下派人联系过在南面的英宗朱祁镇,大意就是一旦代宗这边出了事情,便会投靠过去。
这种脚踏两条船的想法并不为过,甚至在乱世之中属正确的选择。可问题是有些事情你可以做,但不能让旁人知道的呀。一旦旁人知晓了,那一心想侍二主,得到的往往是空手一片,甚至是人头落地。
为君者可以容忍臣子存有私心,为自己谋福利。但就是这种并不完全归附的行为是万万容忍不得的。在看到这里的时候,胡濙就知晓,这一关怕是俞士悦过不去了。触了龙之逆鳞,结果已经是可想而知。
胡濙久久不语,一旁的胡长宁便小心的问着,“父亲,这可是当朝尚书,晨东为何要往死里逼呢?”
胡长宁之前并没有看过杨晨东的那封私信,自然不知道缘由何在。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大家都是朝中重臣,有事情互相的遮掩一下,寻一个善缘岂不是更好。这样一棒子将人打死,只会让别人去警惕你,疏远你,非是智者所为。
只有胡濙听到问题之后,吐出一口长气道:“你且自己去看吧,你的这位女婿想南下看看了,这是他在走之前杀鸡儆猴,提醒所有人的呢。不!不,应该说是直接杀猴啊!”
。。。。。。
杨家庄的早上,迎来了一位不素之客。
大太监,代宗皇帝最为相信的近臣,太监总管、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来了。
金英一早赶来,所为何事,杨晨东自然是知晓的。偏厅之中见了对方之后,不等其开口,原本送到了胡濙府砥的那些资料就摆在了桌面上。
当金英将这些一一拿起,看过之后,尤其上面还写有俞士悦私下联系过英宗朱祁镇并表过忠心,且上面还说来往的信件就在俞士悦书房的密室中时,他是一脸的怒火中烧。
原本来时还抱着替俞士悦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