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军需来大明-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年初七。

    杨家庄外院旁的杨家书院门口可谓是热闹非凡,五百余名年轻的后生三三两两的站在宽阔的广场之上。他们中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公子哥少爷们,也有一些身穿布衣,甚至还打着补丁的贫穷百姓。

    大雪从初四开始下,一直稀稀拉拉的到昨天晚上方才停下。连续三天的大雪让杨家庄成为了一片白色的海洋,枝头、道路、房顶上皆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

    一群群等候在杨家书院门外的人,不由感叹着大雪闰丰年之兆,都在说今天定是一个好年头,风调雨顺,丰收之势。

    时间到了上午八时,当庄外的人汇集的数量已经过了两千之数时,杨家庄的大门由内而开,一队身穿迷彩服的雇佣军从其中走了出来。在他们的身后便是一身青袍的杨晨东。

    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脸上洋溢着一种给人很有亲切感的微笑,在左边虎芒,右边杨二的保护之下,迎面而来。

    杨晨东的出现,让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人群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他就是拥有这样的魔力,无论是出现在哪里,总能很快的成为焦点之所在。这一点上,尽管接触时间不长,但跟在杨晨东身后人群里的纯子也似乎有些习惯了。

    大约是半盏茶的工夫,杨晨东一行人就来到了杨家书院的大门口,也使得这一片的气氛越加的安静着。

    众目睽睽之下,杨晨东大步而行,独自来到了关着门的书院门口,看着那贴着喜庆对联的大门,杨晨东双脚站定后猛一记向后转,目光看向着那外来的人群,“感谢大家如此的支持本国公,也感谢大家前来捧场,一会不管是谁,是不是被选为书院的学生,都会有小礼物相送,虎芒。。。”

    “是,少爷。”被点到名字的虎芒点头答应了一声,随后回身举起了双掌便是连拍了三下。

    三下之后,杨家庄的队伍最后就走出了四名壮汉,他们将抬在手中的箱子放在地,打开,顿时一阵银光灿灿直射着每一个人的双眼。

    两个箱子,共计一万两白银,这就是杨晨东所说的小礼物。此来大约有两千人,便是平均分配一人都可以得到五两银子,这对于很多贫寒人而言,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挥手就是一万两银子,顿时引得人群中一阵阵的惊愕之声传出。对此,杨晨东一点也不意外,呵呵的笑道:“现在还是大年下的时节,这一切只当是本国公给大家发的喜面钱了。当然,你们也可以不要,但本国公送出的东西是绝对不会收回的。如果有人不要的话,那其它人便分了就是。”

    “国公爷仗义。”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带头用尖细的声音喊了一声,顿时在这道声音下引来了无数人的跟随与吹捧。

    “哈哈哈。”豪爽的大笑着,杨晨东一摆手,当下一万两银子就被从木箱中倒出,倾泄在了地上,堆起了一座小小的银山。每绽银子就是五两,足足两千绽倒也是颇具些规模了。

    上手就是这样的礼物,顿时让现场的气氛变得热烈了许多。便是在人群中的纯子看到这一幕,也不由的眨了眨眼睛,显然她心中此刻也有些悸动。

    从小就在别人的教导之下学习着汉文化,让她比一般人还要了解大明,自然也就知道,这每人的五两银子可以帮助一个普通的百姓多大的忙,可以买到多少的好东西了。

    出手就是一万两银子,怕是整个大明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不多。对于官员而言,敢于这样公开拿出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杨晨东就是其中的例外,但凡是了解他的人,谁不知道他赚钱的能力多么的逆天,这点东西不过就是毛毛雨罢了。

    人群中的何文渊等人也被杨晨东出手的这一幕给震到了。只是他们毕竟是朝廷大员,只要想的话,利用手中的权力银子是从来不缺的,更不要说分到他手中的只会有五两银子,那就更不会为其所动了。相反,他们更看重的是杨晨东的文采和学识。那一天被《施氏食狮史》震到之后,便一直想着是不是还有什么佳作可以出得杨晨东之手,他们也好学习和见识一下。

    带着这样的想法,何文渊于人群中一步而出,穿着厚重而暖和的棉氅长袍,慢慢抬起了双手,抱拳而道:“忠胆公,今天值此喜庆之时,不知可有什么佳作让我等来瞻仰与学习一下吗?”

    何文渊求诗?

    这可不是来拆台的,而是来回报的。杨晨东主动上门给自己拜年,又送上了《施氏食狮史》的书稿,让他有了台阶,终于不用在被其它的方从所逼迫了。凭此,这一次来给书院开业捧场那是必须之事,而求诗词便是文人间打交道的最为常见的方式。只是他用上了瞻仰与学习,便已经是把杨晨东的位置抬的很高了。

    “不敢,不敢。”杨晨东心中欣慰于何文渊的投桃报李,嘴上却是十分的客气,脸色上更是谦虚至极。“所谓好的诗词,需要灵感和知识的积累,在一这方面我怎么能比的了何大人呢?羞愧呀羞愧。”

    “哎,忠胆公何需这般的客气呢?何某知道以你的才学,做诗一首实不是什么问题。在说了,今天是杨家书院开业的好日子,做为首席先生,提诗一首也是原本应当的事情嘛。”何文渊呵呵的笑了笑,语气之中尽是放松之意。也是在告诉杨晨东,这样的大好日子,怎么能只有银子这般铜臭之物而没有好的诗词呢,这样岂不是对读书人的一种不敬?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杨家庄·雪

    当然,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是何文渊在给杨晨东扬名创造更多的机会。这一次为了开办书院,杨晨东曾花高价请来了一些大儒,虽然也曾四处碰钉子,但还是有人为了银子,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答应来到杨家书院当先生的。只是同样是先生,总会有高低之分,就像是杨晨东本人,便是以首席先生自居。

    即是首席,这样的场景中怎么能没有一点的表现?

    “是呀,是呀。”其它不少人在此刻也跟言附合着。他们中有人或许是图一个热闹,有人却是想看杨晨东的笑话,当然,也有人是想在听一首震古烁今之好文章,以堪自·慰之心。

    这么多人一附合,一会的工夫,两千的人群中就合起了一道声音,皆是要求杨晨东这位首席先生兼院长来一首新诗词,以壮声威之势。

    这么多人都有这般的要求,杨晨东就知道,自己不拿出点东西是不行了,而事实上,他也的确有心要露一手。虽然因为之前驳斥了何文渊等人,打出了自己不好惹的名头。但实际上,在读书人中,看不起他的还有很多,总是认为一个毛头小子,不会有多少的真材实力,所谓要办的书院,不过就是博取名头的一种方式罢了。

    对于这些议论,安全局报上来了许多人,但杨晨东都没有要计较的意思。这非是他心胸宽广,而是知道,一个人最难改变的态度和观念,便是他出手收拾了一两人也不会对大势起什么作用的。即是如此,倒不如听之任之,一切由时间和事实来做最终的裁定好了。

    但在此过程之中,杨晨东会不断的做出努力,去改变大明人的心态与看事的方式和做事的方法。而想完成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保证他本人是最强的才可以。

    好诗好词也是一种武器,是专门针对读书人的一种利器,让他们生出自愧不如之感来,才能慢慢得到他们的认同。

    值此杨家书院开业之际,何文渊等人又有了这般的想法,杨晨东决定满足他们。脑海中瞬间开始翻阅后世看到的著名诗词,当目光看及到周边的皑皑白雪时,轻轻点头,有了思绪。

    说到诗词的大气磅礴,还是有关雪的那非是伟人的《沁园春·雪》了。心中感念着一代伟人留给自己的遗产,杨晨东轻撩青色长袍,仰头望天,气沉丹田,随后声音顿挫有力的说道:“杨家庄·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朗朗的声音还响彻在天地之间,但这一刻,原本嘈杂的人群中早就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沉默了,但凡是懂一点诗词的人都可以感受到这首杨家庄·雪的大气磅礴之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