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争龙-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乃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因为,宇文述和天子故旧情深。再由于,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娶了天子之女,南阳公主,才有如此从轻发落之举。

    天子杨广自以为做的仁至义尽。

    可惜,宇文化及偏偏不领这个情,反而加大了拉拢人才的手段。

    对于唐国公李渊,恼怒其运粮不力,措辞就严厉了许多,杀气腾腾。

    幸亏李渊早有两手准备,早暗里又筹集了大批粮草,请罪道:“陛下息怒,臣,李渊已备好可供百万人食用的粟米,供陛下再征辽东。”

    当然,这不是没有代价的。李渊将嫡女李三娘嫁给了天下第一富商柴氏子柴绍。

    天子杨广这才转怒为喜,允诺道:“卿之公心,朕知之矣。”就暂时免去了李渊的官职,准其戴罪立功。

    随后又责骂逃归的众将作战不力,或多或少,各有责罚。

    蓟城西郊,玉泉山下,有一繁盛庄园,占地广阔,融南北风景于一体,在此地,实属罕见。

    而这园林,只是卢府一处大宅的别院。在这远近闻名的蓟州城外,实在是身份和财力的象征。

    若站在这大院内最高楼——聚贤楼高层,向远眺望,可观半城之景。

    而立于楼望眼前玉泉河景,则美色尽入眼底。

    卢府主人卢承庆文才出众,广招天下客,更于今日举办了文会,宴请四方豪杰。

    此时,就有十几座玉石桌摆于高楼之内,上有几样小菜,数盏美酒,三五贵人人对坐,闲谈国事、漫看风景。

    楼分九重,扇窗设的极大,从里向外看,景色敞亮,是个难得的人文荟萃之地。

    钟鼓悠扬,舞姬柔美,客似云来。

    高驷也临窗窗而坐。

    他来卢家是取回重铸后的佩剑,两柄合一,龙纹凤章,剑身镶嵌七星,仍是把不可多得的利刃。

    虞世南书法名闻天下,自身才华横溢,乃是海内名士。他先前帮高驷寻卢家名匠铸剑,已被卢承庆引为知己。

    适逢其会,高驷也被引为上宾。

    李百药和虞世南在此种场合,如鱼得水,与各路人士相谈甚欢。

    “唐国公到!”

    现场为之一静,李渊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但因面相去特,额头布满皱纹,看上去有六七十岁阿婆模样,笑起来和蔼可亲。

    故而天子杨广曾笑称他问李阿婆,但普通人是没资格叫的。

    身旁跟着一白面长须男子和一红妆豆蔻少女,皆是精心打扮,身上任意一件饰物,足可够那寻常百姓两三年的花费。

    李渊谈笑风生,经介绍众人才知那跟随着的两人乃是他新找的女婿柴绍和女儿李三娘。

    龙不与蛇居,凤不燕雀为伍。

    气机交感之下,李渊率众走过来,似笑非笑道:“这位小友何人,凭什么坐在此地。”

    高驷听到李渊之名,正在大量对方,不料这么快就正面相对。

    未几答话 对面的白面柴绍就轻笑的说着:“我观此地之人皆是来自钟鸣鼎食之家,看汝装束不过是个军中老革,能识大体的便让开。这儿岂是尔辈痴呆汉可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数百年来的尊卑观念早深入人心。

    柴绍家族世代簪缨,唐国公李渊亦是关陇门阀,从其口中说出的逼问,更多了一份鄙意。

    “哦,问我凭什么?”高驷端坐不动,对柴绍视而不见,直面唐国公李渊,冷冷说着:”唐国公也如此看?”

    李渊手按桌案角,肃然对众人说道:“今日诸君雅会,老夫蒙卢家盛情相邀,出席聚贤楼宴会,为国家选材,唯鞠躬尽瘁而已。

    眼下高丽不断扰边,乃是劲敌。吾辈商讨征辽方略,汝不过卑贱之徒,何足以论大事,退下!”呵斥之间,四下尽皆叫好。

    两雄不共存,天命唐皇李渊初见高驷就没由来生出种厌恶,发乎本能出手打压。

    高驷比旁人感受到的冲击更大,李唐土德真龙气张牙舞爪扑来,本能的要压服并吞噬他的气数。

    若换做辽水之战前,他或许就危险了。

    但领悟了强汉之心后,高驷再无任何畏惧,按剑朗吟:“提兵星夜到辽水,为征高丽报国安。明主日悬旌节杖,末将夜释酒杯欢。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谈笑敢言说胜算,来日自当跨征鞍。”

    门阀多才俊,若说天下有十分人才,五阀七望占其六,士族又占其中两分,寒门才子仅占两分,故而不被重视。

    只可惜,高驷不属于传统上的寒门士子,非但无所畏惧,反而胆气绝伦。

    以诗颂志,这一反击,身为唐国公的的李渊也自是明白其中意思。

    “唉,一生打雁,反被啄了眼,的确是大意了。不过,寻常家子弟,也断无如此本领。今日权且放过,来日查清楚再动手。”李渊心底苦笑一声,却无法反驳。

    他心中一凛,知是自己有些太过托大了。不过大丈夫能屈能伸,此宴会中,本就是利益之交,自己身为见证点评者,又怎能太过示弱呢?

    便手指点了点,说着:“巧言令色,实则未必有能。”

    周围其他人一时间都汇聚于此,看着事态发展。  因窗开着,外面的还隐隐有战鼓声传来,这是宇文述知耻而后勇,再亲自训练士卒。

    高驷侧耳倾听,片刻后,当即拔剑慨然说着:“吾之能,不在口舌。但凭掌中剑,号令千军万马!”

    闻此,诸人也看向高驷,只见这青年,面色略显苍白,却有种倔强不屈之气。

    楼上或立华服青年,或有俊秀文士,皆来历不凡,都能看出这是唐国公和那不知名的青年在斗法。看在大家族之人眼中,诗句只是华丽表象不足为据。

    门阀世家重利,而这义利之实,又岂是区区几篇文章可判定?

    在这时,门阀关系比勇士更重要,真当乱世来临之时,分出些许钱粮,就可招来数不尽的人马,足以解决问题,镇压一切作乱的流民。

    哧了一声冷笑,柴绍向来看不起莽夫,对高驷的话,更是不以为然。

    心忽然一动,柴绍迫不及待替岳父出头,说着:“小子,前段时日,大将军麦铁杖的大军惨败在先,许国公宇文述溃败在后,数十万大军尚且不敌。你兵法都不懂,还大言不惭,要征伐高丽?吾觉得,这种时候,你还是回家躲起来好,免得丢了小命,哈哈哈。”

    噗嗤——寒光一闪,高驷挥剑斩断一角卓案,冷冷扫过众人: “我高崇德虽在辽东战败而归,可从来没有服过输。某以为,在这战场上,只要活着就会有卷土重来的机会。道不同不相为谋,让开!” 起身便走。

    “原来是个瘸子,哈哈哈——”众皆讥笑。

    “以貌取人,不足为友!”李百药见状愤愤离席,追着出门。

    虞世基脸色变了几变。

    “大将军麦铁杖乃是忠义之臣,可惜不幸战殁,麦家三子扶丧回乡时,再次嘱托虞某照顾好高重德。更何况,高崇德其人,还是故越王杨(素)公传人,此时虽默默无名,他日时机来临定是声名鹊起。

    这雅会选才,大家早就心中有数也就罢了。只是为区区一个座位就掀起门阀与寒门争端,这又岂是正途?卢兄,请恕在下失陪之罪……”虞世南点出了如今聚贤楼的背后局势。

    卢承庆摇头,并不认可认可虞世南的的评说。

    “此人固然有些本事,但却桀骜不驯,留在此地着实不妥。”

    柴绍更是直接说着:“就是,这高重德,是冲着捣乱来的。”

    “唉,这事,让虞兄为难了,改日某定当登门谢罪。”其实,卢承庆只是做个表面功夫。

    虞世南拂袖而去。

    李渊眼底闪过一丝厉芒,很快又变成了胸怀宽广的唐国公。

    丝竹管弦又开场,聚贤楼再度热闹起来。

    汴州城(今开封),杨玄感得到幽州行宫发来的征兵诏书和崔粮公文,心思转动,立即招来李密商议。

    “明公意欲何为?”

    “时机至矣!法主,你以运粮缺乏人手为由,走一趟幽州,把重德和积善(杨积善)等人讨要回来。”

    “我晓得了。”

    杨玄感和李密大手握在一起,即将掀起滔天巨浪。
………………………………

第二卷:波涛乱 第五十三章:忍耐

    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违心的忍让!——成吉思汗铁木真。

    成大事者必须忍耐。

    高驷拖着瘸腿,手持七星宝剑,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