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争龙-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驷刚匆匆吃完早饭,听到这话,不由一惊,心中一沉,问着:“元度啊,可否说说那桥始如何建起来的?”

    贾元度小脸满是兴奋,激动地说着:“这何先生真是厉害,他早在两边河岸处备下了十二座大铁牛,每个都长九丈八,宽四尺三,入地数丈以六根铁柱栓牢。如此以来,中间再以铁索连之,上铺木板,佐以数千民夫施工,果然一夜之间就建好了。我在旁全程观看,偶尔给先生打个下手,这一来一去,学了不少风水之道,真是造化。”

    高驷再次确认,问着:“你确定是渡河铁桥一夜造成?”

    “哥哥放心,俺虽然年幼,但也知道谎报军情是要砍头的。”贾元度认真说着。

    “嘶……。”高驷长吸口气,振奋精神道:“传令,让朱粲即刻带兵渡河。”

    朱粲,字季真,亳州人也,祖籍襄阳,生性残暴,为人放荡,不甘平凡,被家乡人所不齿。因善于钻营,胆子又大,寻机投入了宇文阀门下。

    按照原本的轨迹,这厮日后暗里是宇文阀的走狗,明着却是义军大帅,肆虐于南阳、襄阳等地,更残暴的是乏粮时以人为食,号曰“迦楼罗王”,恶名之盛历来罕见。

    “将主,您找我?”此时的朱粲仍是副憨厚模样,却改变不了他反噬故主,斩杀宇文承业的狠辣。

    高驷想以朱粲为炮灰,就说:“男子汉大丈夫,立功就要立大功,扬名天下!汝可敢为渡河先锋?”

    朱粲嗡声道:“厮杀汉怕什么,俺愿先行!”

    “好,我得将军,如得万人之力也!”高驷面上喜出望外,连忙上前将其扶起。

    狂喜之后,又立刻说着:“我暂任命你为前军总管,立时生效,马上出发不得有误。”

    “谢将军。”此官职未放在朱粲眼中,但是还是满脸感激磕头谢恩。

    这斯果然不简单,一言一应都是感激涕零的憨厚模样,只是其头顶上气数如恶鸟盘旋,时而振翅,时而下落,顽强的同高驷的气运相抗。几乎没说话同时,朱粲顶上云气就盘旋一砸,内里分外桀骜。

    “恩,汝此去要首战必胜,前军行止可自行定夺。”目的达到,高驷最终的目的是攻敌不备,说着就倒了碗酒为朱粲壮行。

    朱粲双手接过,仰头喝完一碗酒,抱拳行礼:“俺去也!”

    说着,起身大步离去。

    看着其远去,屈突通略显担忧的说着:“真是个莽夫也,将军为何认为他可当次重任?为何不让老夫先渡,看不起人吗?”

    高驷大笑:“哈哈,朱粲者,猛兽也,是今之英布。至于屈将军,你乃国之名将,长于用兵……岂可涉险,等第一批渡过去了,剩余大军再开拔。”

    “高监军,既如此某就听令而行。”屈突通深深望了高驷一眼,也起身离去。

    “将军请便,今日必须须渡河东进。”高驷摆了摆手说着。

    等待最考验心性,幸好何稠的建桥工艺十分靠谱,斥候回来速度就很快,没有多少时间,就报说前军渡过了黄河。

    “出发!”高驷豁然按剑而起。

    烽烟起,大河东望。水涛涛,马卷长嘶,剑横铁索气塞黄河。

    等到了铁桥上,牵着马走到河心时,已能听到对岸厮杀连天,红拂女上来问:“重德,可曾害怕?”实则是她自己有点眩晕。

    “跟着我,抬头直行,我护你平安无事。”高驷安慰说着。

    “嗯!”红拂低声应了下,就紧紧挽着高驷的胳膊。

    黄河浪打儿女怀,蒲津桥横铁索寒。

    不久后,终于行到了对岸,张出尘才轻轻说着:“今日全靠你……也靠着河伯之灵保佑,咱们能安然无恙。”

    高驷挺直了身子,翻身上马。

    红拂还欲说话,他却摆了摆手:“个人的事,我改日在听。当务之急着,是,是整兵冲阵,攻其不备,胜负在此一举!”

    就在马背上扬鞭而去,号令各将收拢兵马。

    张出尘叹息了一声,脸上丝丝红气散去,又羞又恨,隐隐还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愫,跟着上马追上去,讥讽着着:“好个忠精爱国,正气凛然的大将军,却不知道来日能否始终如一。你便有将才,却要为之白费力气,天数早已注定,违之不详。”

    大将临阵,胆气尤为重要。

    高驷昂着头,浑身热血沸腾,说着:“我等身为官军,为国讨贼,杀敌立功何惜己身……”

    说到这里,最后由慷慨高歌:“开皇建国,于斯有隋。山岳纵横竖旗,江河漫延横帜;三千里外征战兮,觅个万户封侯。策马扬我军威兮,高唱凯歌还!”

    史大奈、高开道、张火灵、贾润甫、费青奴纷纷带头组织士兵应和。

    众军长歌,士气犹如开闸之浪一样奔腾起来。

    “改变命运就在今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只要我努力超过他人五代之内的运数积累,能追平天命,就大事可为。”高驷心中着自我安慰着:“纵使天意不许,也要拼上一遭。”

    雨已停,风将住。一轮红日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很快赤光就照射着向四下蔓延着,横扫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更明亮,直到彻底扫退了乌云和残雨。

    “该上阵了。”高驷想着,这时,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

    只见前来的兵士,正是朱粲的麾下,勒马禀报军情,大声说着:“报,将军,我前营已攻入叛军左大营”。

    听到此,高驷脸上浮现出笑容,把剑一引,大喝道:“进攻!”

    但见得铁骑生风,马蹄如雷,九千余匹战马疾风般卷向叛军大营。马上骑士清一色都是骁果禁军,明光铠配马槊,如林而进!

    人似虎,马如龙,大军纵横驰行,奔到近处,丈八马槊纷纷扬起,寒光闪闪,却见每个骑士都是横冲直撞。

    铁骑对冲,气势雄壮以摧枯拉朽之势撞入叛军左大营。

    战阵胜负,在于临阵应变。

    前世高驷处于和平年代,不通兵法,但今生此身几番历经生死,再加上观命望吉察凶神通终初窥兵法玄奥。

    晋阳叛军兵马总管乔钟葵在朱粲部渡河后就匆忙调集三千骑兵阻挡。

    但是这又有什么用?他大军都用在了围攻蒲津关的城池了,不曾料到世间有人能一夜间就建成渡河铁桥,故而失败早已注定。

    在这战场上,唯有善出奇兵者——方能用武无穷,克敌克强,成就一代名将。

    “杀,杀,杀!”

    高驷纵马直冲,煞气布满面庞,双眼怒睁,倒真似头下山猛虎,四处食人。

    阳光普照大地,战场上的厮杀却越来越残酷。
………………………………

第一卷:少年行 第三十一章:破阵

    蒲津关下,铁蹄奔驰杀声隆。

    蒲州城头,鼓角相闻斗战烈。

    此地守关之要不在于蒲津渡口,而在于五六里外的蒲州古城。

    蒲州古称蒲版,在《禹贡》中有言:“冀州地,即尧舜之都,控据关河,天下之要会。”

    东晋末年,司马氏南渡,五胡乱华,汉人如羊,十不存一。

    前秦天王苻坚雄踞北地,每逢秋日闲时便派军马南下,掳掠汉儿充作奴隶。

    司马氏懦弱,非但不思北伐,反而动用兵马收押逃人送往胡人治下。

    那一日,作为北府兵弓弩手的刘寄奴押送一队汉儿逃人到河北邺城交接。

    途经此地,逃人中有位文士见到蒲州古城不由大哭,作歌道:“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痛哭万里腥膻如许,何期此中英雄奋起?只手补天裂!”

    刘寄奴大为震动,拔刀立誓:“汉儿永不为奴!”于此斩杀前来接收逃人的胡兵,奋起神威,救下了被作为奴隶押送的同袍兄弟。

    返回南方后起兵北伐,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十年之内打遍当世无敌手。

    可惜最后一次出兵北伐,行船到此得病突逝大业成空,遗恨千古,天意自古高难问。

    故而此地又叫北顾亭。

    始兴雌雄双剑旧主陈霸先同样是天不假年,北伐大业未竟就中道崩阻。

    来自两代南龙武帝的不甘之意于此地爆发,高驷彻底陷入疯狂,人为剑所控。

    “北伐,北伐,北伐!”不知何时人已经脱离了大队。

    一蓬血水透透甲迸溅过来,马上的人被激得浑身一个颤抖,腥气扑鼻下杀意更胜。

    费青奴望着身边愈来愈狂暴的主将,冲上前拉住高驷的马缰说着:“将军,不可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