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王栋用时,竟然用了丙等兵规定标准两倍的时间,这让这位军士如何评定等级?全新军,就此一例,连丁等兵都算不上。
这名军士的怒吼,终于引来了其军官的注意。只见,那白日间,负责接收新军之人,走了过来。
“军营重地,何事如此喧哗?!”
“回曹参军,此人……此人密林寻旗,竟然花费了多半个时辰!”那军士道,“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上战场!”便是老弱病残,也不会花费这样长的时间吧?
“什么?竟有此等事情?”说着话,那为曹参军,伸手接过那名军士手中的字帖看去,尔后眉头紧皱,目光转向这边的王栋。
王栋道:“曹参军,我真的是因为意外……”
“好了,你不要说了。”那曹参军制止了王栋,随后转身对着那名军士道,“他明明用了三刻钟,是你方才记错了!”
“啊?”那名军士一愣,不知这曹参军是何意思。
曹参军板着脸道:“怎么?没听清楚我方才话的意思?”接着,他以近乎命令的口吻道,“此人,密林寻旗,用时三刻,记为丙等兵!送丙等大营报道!”
“是!”这一次,那名军士,算是明白了这曹参军的意思,拿回字帖,开始修改起来。
处理完此事之后,那名曹参军,便带领着自己的部下离开了。
“你,速去丙等大营报道!”说罢,那军士也气愤的离开,显然他对那曹参军的命令,非常之不满。
王栋愣在原地,此人身为参军,怎的会替自己开脱?自己甚至都没有说原因。王栋其实不知,那名曹参军之所以帮他,皆是因为他的军帖之上,引荐人的大名是王甫南。
………………………………
第七十五章 所谓明抢
并州统军府,原有兵员九百余人,此次招募新军,直接将人数扩充到一千五百人,今日到达新兵出报道的共四百余人。
王栋所在的四百余新军,与并州统军府原有之兵马并未在一处,这些新军,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才会被编制到不同府团中。
此次兵员,以乙等兵最多,丙等兵次之,甲等兵最少大约不足五十人。
王栋牵着自己的马在大营之中寻找,终于在数十顶聚集的大帐之前找到了那新军校尉,按照指示,王栋将自己的马匹寄存之后,带着自己的装备来到了记录官之前。
那记录官,乃是负责记录每个入营的新军,携带的武器和其他装备等私人物品。
按军帖上的相关规定,每名兵士,皆要携带三种不同的武器,但是护具则没有严格的要求。
“此乃何物?”当记录官从王栋的包袱中拿出了他的哑铃和沙包,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王栋解释道:“哦这些乃是我自己做的新鲜玩意儿,名唤哑铃、沙包。”
“哑铃沙包?”那记录官眉头微皱,目光狐疑的望着王栋。
不过,这记录官也未从这些东西中,发现任何古怪之处,于是提笔便记录下来。当王栋订制的铠甲,出现在那记录官面前的时候,这记录官显然有些惊讶。
虽说,唐初之时,规定铠甲、重弩等物被朝廷严控,禁止私人持有。不过对于铠甲,则有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来,铠甲相较于一般的兵器,价额昂贵,并不是一般人能使用的起的;二来,朝廷的府兵,根本不能给每个人配置铠甲,甚至五六人都分不到哪怕一件,铠甲严重缺乏,因此也便不太限制士兵自己拥有铠甲。
而当那记录官,看到王栋那精美的铠甲之时,自然十分惊讶。
短暂的惊讶之后,贪婪的目光,自那记录官的眸中,一闪而逝,随后抬起头望向王栋,道:“锁子皮甲一件,重十斤十二两,铁甲一百零八块,分发于丙等兵王栋,用完归还!”
一边说着,那记录官已经将所说之语写在了王栋那铠甲背上。
“等等。”王栋越听越不对劲儿,“用完归还?这铠甲,本就是属于我的,还给谁?”
那记录官抬起头,皱眉斥道:“混账!这铠甲,明明是府库装备,只不过暂时分与你用,何时成了你的?”
“这铠甲明明是我用六百钱买来的……”
“大胆!我大唐律典明确规定,私人不得持有铠甲、重弩等物,乃是属于禁物,你若是拥有!便是犯了重罪!”那记录官瞪着王栋大声喝停了王栋。
“重罪?”王栋一惊,在看着记录官的表情,心中暗道,“这分明就是明抢!”
“怎么?这铠甲,还是不是你的?”那记录官别有深意的望着王栋问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王栋纵然有理又能如何?不过幸好,这铠甲虽然被那记录官强行夺走,但还未丧心病狂到连使用权都不给王栋,这铠甲的使用权暂时还在王栋手上。
再争论下去,自己怕是也不会有好结果,王栋心中暗叹一声,尔后道:“这铠甲是府库分与我用的。”
“这才像样。”那记录官微微一笑,似是在说,“算你小子识趣。”
其实,这记录官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情有可原,大唐军队缺少铠甲等防具,他如此做,也是希望这幅铠甲,可以帮到更多的人。而不是跟随着王栋一起离开,毕竟铠甲只有在军队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一般的普通人家,长矛、长弓等兵器还可以用来打猎、防身,但要一副铠甲有何用处?只能慢慢被侵蚀、腐朽掉,还不如在军队发挥的作用大。
况且,现在北方局势紧张,突厥、大唐备战气氛紧张,越多的好装备,给大唐带来的胜算便越大。王栋的一件铠甲,看似太过渺小,但集腋成裘却也不容小视。
接下来,那记录官也不再找王栋的麻烦,似乎他心中也对王栋有些“愧疚”,很快便与王栋分配好了营帐,并亲自将他送了过去。
数十座大帐之中,王栋左拐右拐,终于在靠近边缘的位置停了下来。
“这里,便是你的营帐了。”那记录官说完,再三叮嘱道,“这铠甲,可要小心养护。”由此可见,这记录官对这铠甲的重视程度。
目送那记录官离开,王栋转过身掀开营帐门便走了进去。
一入营帐,光线立刻黯淡下来,数十平方的营帐内,只有一盏小小的油灯在燃烧。杂草丛生的地面上,营帐两侧并排放着两排长榻,中间则是放置武器的兵器架。
王栋的入内,顿时吸引了账内其他人的目光。黯淡的营帐之内,王东看不清这些“室友”的面貌,只能微微欠身行礼,算是打过了招呼。尔后这才抱着自己的东西,向着那武器架走去。
营帐之内,算上王栋在内,只有八人,比起一般的十人营帐,少了两人。因此显得宽阔许多。
来到武器支架之旁,王栋看着已经摆放其上的长弓、横刀等武器,不由皱眉。因为王栋发现,这些武器虽然在昏暗的光线下,仍能看到斑斑锈迹和松垮的弓弦,甚至有的长枪枪头都已经钝了。
这样的武器,算是“破烂儿”也不为过,用来杀人?一枪捅出,敌人可能不是被刺死的,而是被“撞”死的。
其实,是王栋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能从九公那里得到购置兵器的钱。兵器,比之铠甲虽便宜了许多,却仍不是一般的人家可以负担的起的。
尤其是连续三年的大灾,大唐人民吃饭都难以为继,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购置武器?这些老古董武器,还是这些人东拼西凑才找来的。
王栋,不仅有三样做工精良的武器,而且还有一整套的铠甲,尤其还有一匹战马,在整个营帐之内,可谓“富豪”一般的存在。他这样的武器装备配置,便是在四百余新军之中,也可以说绝无仅有。
可是持有如此精良的装备,却只是个丙等兵,说出去怕也会被人笑掉大牙了。
………………………………
第七十六章 下马威
“大……大家好,我叫王栋。”
放好自己的装备,王栋转过身,发现七双眼睛,竟是齐刷刷的望着他,这让王栋不由一愣。
那七人,却是没有说出自己的性命,而是下了床,向着王栋的方向聚集而来。
王栋心中暗道:“这……这些人,不会便是军队中的兵霸吧?”
记忆中,王栋总是被二十一世纪的电视剧影响,新兵入营,总会有那么几个异类被所有人排挤。现在看着这个阵势,王栋却是以为自己是那个“异类”了。
谁料,王栋的所有顾虑全部都是多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