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人怕死畏战。
至此存亡时刻,他们不顾灭亡之危,一味地推卸责任,算计别人敷衍了事。
这类人让他看透了。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贪婪无度,不知廉耻。
关键是不知道敌人的一切动态,对朝廷极度不利。
这让他心里没底,惶恐不安。
毕竟他心里很清楚,他派遣臣子与大军去拦截王浪军转移出去的家人,很可能会失败。
失败就意味着他孤军作战。
那么他现在尚不知道敌人的一切动态,算怎么回事?
试问仗有这样打的吗?
明明刀架在脖子上,随时都会砍下脑袋,失去性命,失去一切,可他就算不知道敌人的任何消息。
就好像是一把虚空刀,穿越时空杀人的威胁。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敌人不出手杀上皇宫,他也会失去民心,失去一切。
这种情况导致他等不起啊!
可是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众臣,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帮助,恨得只想杀人了……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众臣唱谕,差点把李世民气得吐血了。
“闭嘴,朕不想听你们废话,你们给朕拿出一个章程来应对乱局,否则定斩不饶!”
“回皇上,臣有本奏。
臣参奏王浪军居心叵测,在这个时候转移家人,王浪军包藏祸心。
其一,王浪军有没有谋划谋反朝廷的行动,有待追查。
这一点取决于王浪军按兵不动的基础上。
但王浪军如今转移家人,刻意转移朝廷的视线与兵力,推翻了我们对王浪军仁义论断,王浪军是在谋反朝廷。
否则王浪军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转移家人,牵制朝廷的兵力与视线,配合敌人祸乱大唐江山!
其二,迄今为止,整个朝堂官员与地方上的公差,都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这太不可思议了。
难道我们大唐无人乎?
整合了天下的官员公差与将士,都查不到敌人的蛛丝马迹,这不能说明什么吗?
以臣之见,实为普通人无法探查先天高手祸乱江山的踪迹,仅此而已。
那么,先天高手应灵气复苏相继涌出。
但他们都在暗中较劲,观察,预备着伺机渔利。
这是少林高僧传来的消息。
由此可见,一些外门高手暂时没有对朝廷动手,也没有发现黑衣人一党对大唐不利,就剩下王浪军的人脱离了朝廷的监控。
毕竟王浪军拥有金银双鹰从空中转移人员。
以及陆地神仙帮衬王浪军谋划着什么?
这一切事实证明王浪军对朝廷存有不轨之心。
其三,若说王浪军没有谋逆大唐之心,王浪军为什么不救治染上瘟疫的人潮,让染上瘟疫的人潮冲击大唐?
这是一股死亡人潮啊皇上。
哪怕是这种人潮没有多少战斗力,仅凭他们带来的瘟疫,足以吓死天下人啊!
而王浪军转移家人的方向,正是向着瘟疫区域前进。
若是王浪军没有办法克制疫情,王浪军怎么会让他的家人去送死?
那么,王浪军刻意而为之,所为何来?
综上所述,不都是证明王浪军谋算大唐江山的证据吗?
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及时派兵征伐无量宫,保我大唐千秋基业……”
礼部尚书跪奏,声声催人泪下,痛诉王浪军的罪行。
不得不说他分析的很透彻。
这也是漠北方向闹瘟疫,断了情报来源,导致双方失联,出现了误判。
或者说是其中有文章,有人事先截断了各地送来的情报,再以假消息呈报朝廷,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
须知生死存亡时刻,将士们势必会向朝廷求援与传达前线的战报,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除非前方的将士死绝了。
要不然断然不会与朝廷失联的。
那么其中哪一个环节出了偏差,暂时不得而知。
“臣等附议,恳请皇上下旨征伐无量宫,尽早平定叛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皇上下旨吧,否则就来不及了……”
“臣恳请皇上以大唐基业为重,下旨征伐无量宫……”
众臣分相进言,逼迫皇上征伐无量宫。
李世民听得火冒三丈,当堂暴怒道:“混账,你们这是在逼宫,居心何在?
难道朕不知道时不我待,理当尽快整军平乱,迟则生变吗?
但朕此时去招惹无量宫,就背信弃义了,纵然拿下无量宫,也会失去仁心德性,失去天下。
因为王浪军转移家人,有可能是诱敌之计,懂吗?
朕岂能让他当敌人诱出来失信于天下人。
所以朕宁愿派兵去追杀王浪军的家人,也不能去攻伐无量宫……”
“报,前线急报,追击王浪军转移家人的队伍,遭遇对方射杀,死伤惨重……”
李统领携带信笺来报,惊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的进言:“皇上,王浪军公然阻杀朝廷将士,实为造反啊……”
“王浪军射杀将士,大逆不道,恳请皇上派兵追杀王浪军……”
………………………………
第74章危机临头
面对王浪军麾下的人射杀朝廷将士的情报,震惊人心。
一下子激怒了群臣的气焰,纷纷上奏皇上下旨征伐王浪军。
一时间闹得金銮殿内嗡嗡作响,炸堂了。
乌鸦,都是乌鸦嘴,烦死朕了?
李世民抓狂的怒视着跪在殿上争相进言的群臣,强忍着一股杀人的怒火呵斥:“尔等咆哮金銮殿,成何体统?
都给朕闭嘴,谁敢多嘴杀无赦!”
他气坏了,现已动了镇杀满朝文武之心。
如其困死,烦死,他巴不得杀了眼前这些饭桶,落一个清静无为,等待死亡时刻的降临。
其实事已至此,他比谁都清醒,清楚其中的症结所在。
对他来说,这是一场豪赌。
只不过他赢的几率微乎其微罢了。
而为了增加赢的几率,他不得不派兵,派人去追回王浪军转移出去的家人,希望扣下王浪军的家人,迫使王浪军协助他平乱,稳固大唐基业。
当然,他也曾暗示牛进达,事若不成,伺机镇杀王浪军的家人,嫁祸于人,挑起王浪军与敌人的死磕,促使他渔人得利。
他还为王浪军备下一道圣旨,笼络其心。
这都是他的后手,增加赢的几率。
由此可见,他早就预料到自己被人架空的局面,也料到敌人对他的江山势在必得,刻意为之。
要知道他可不傻,早已从江南走水的情况当中,猜测出内部出了问题。
否则正如满朝文武所言,这整个李唐天下的官员与公差,以及将士都是吃干饭的吗?
他们对敌人犯案,挑唆生事的动向,迹象一无所知,谁信?
这特么的显然是内部出了问题。
那么谁是内奸?
这才是他急需抓住的人。
为了抓人,锄奸,他把得力的文武大臣派出去了,留下不信任的文武参政,他想看看这些人耍什么把戏?
以便他从中揪出内奸,杀之而后快。
因为他不斩杀内奸,就无法做到上下一心对敌的程度。
还会让内奸及时地出卖他,协助敌人算计他,这仗没有开打就败了。
所以他不得不冒险一试了。
当然,他也曾怀疑过王浪军就是背后的黑手,主谋。
可是当王浪军转移家人出去的时候,他就打消了这种猜疑。
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直白。
其一,王浪军带给他的压力,实质上比敌人带给他的压力还要大无数倍。
这是他在王浪军手上吃败仗,积累下来的恐惧心理。
单凭他杀不死王浪军,还会被王浪军与金银双鹰随时袭杀致死的危机下,证明了他对王浪军的忌惮。
由此可见,他不到生死存亡时刻,是不会与王浪军撕破脸决生死开战的。
其二,他虽然派遣探子骚扰无量宫,以及派兵追杀王浪军的家人,看似与王浪军撕破脸,拉开决战的架势。
实则也是一种试探虚实的行为。
同时以此诱导敌人上当,从而反制敌人获胜。
即便敌人没有上当,他也可以从中试探出王浪军的动态,判断局势。
而王浪军转移家人,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王浪军为什么转移家人?
须知王浪军把家人安置在无量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