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前程利益问题。
毕竟众臣既要顾忌自己的前程利益,还要审时度势,替家族考虑。
在这个关键时候,他觉着众臣已经生出投靠到王浪军麾下,谋前程。
因为这会儿只需借助怨民讨伐无量宫的契机,一致讨伐他为富不仁,利用怨民迫害忠义之士。
如此一来,似乎可以一举粉碎他的声誉。
再伺机辅佐明君,或是表面辅佐太子皇子上位,成为某个人的傀儡皇帝,易如反掌。
这也是他失去皇权威信,兵力与臣子齐心而战败的忧患,绝境局面。
由不得他这么想。
这可是生死局,他既愤怒而惶恐不安。
而面对他这位掉了牙的老虎皇上,众臣虽跪地磕头,但人人皆在为自己的后路盘算着。
当然,其中有人愤怒了。
“哗啦啦”
尉迟恭怒而站起身来,环指着一地文武爆吼:“大胆,谁敢逼宫,多言一句,本将就杀了他!”
“尉迟将军息怒。
你不会认为满朝文武就你一人忠于皇上吧?”
魏征也怒了,不但没被皇上与尉迟恭的杀人的眼神与气势吓到,反而正气凛然的回敬二人,直言不讳的反驳。
其实他这会儿很憋屈。
先前他被王浪军摆了一道,羞于启齿,面对皇上的质问没二话,忍着吧。
谁让自己没替皇上办好差事呢。
哪怕是被人误会自己与王浪军又勾结,他也认了。
毕竟邪不胜正,他没错,也就不怕人泼脏水。
再说了,他也是仗着尉迟恭是皇上的宠臣,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被怀疑的资本,无形中为他抵挡了一部分嫌疑。
这种关系很微妙。
再加上以怨民逼迫王浪军言和的策略,进展顺利。
这是他与皇上,以及徐茂公谋划的行动。
在怨民没有失控之前,无形中是他的一道护身符。
何况他还替皇上执行过赐婚,苦肉计等等戏码。
无疑是皇上的心腹。
在这种种依仗下,他不担心皇上会斩杀自己。
相反还得依仗他来从中协调,达成预想的目的。
但显然在怨民失控之际,他惶恐的乱了方寸,不得不督促皇上抓紧时间,做出决断。
否则就来不及了。
而尉迟恭可不懂他心里盘算的道道,当即愤怒的扬起拳头,预备揍死他。
这时,李世民冥冥中意识到什么,挥手叫停:“等等,魏爱卿所言不差,朕相信各位大臣忠于李唐。
为今之计,我们君臣齐心,共赴患难。
好了,各位爱卿平身,捋定一个方案解决这场危机。
谁先来说说?”
“回皇上,臣恳请皇上下旨,让臣带兵拦截怨民……”
住手在魏征额头前的尉迟恭不敢抗旨,转身向皇上行礼请命。
在他看来,求王浪军和解不可能。
还不如带兵斩杀一部分怨民,震慑剩余的怨民,也就化解了这场危机。
但他的提议,当场被魏征否决了:“皇上不可,虎头蛇尾的事做不到。
否则贻笑大方。
主要是无法拿捏王浪军,只怕后患无穷!
还请皇上三思而行!”
“臣附议,出兵抹杀平民,此乃一大忌讳,必受其乱……”
“臣亦附议,民怨需解,矛盾虚化,方为上策……”
“臣有本奏。
第一,派人向王浪军求援。
最起码把王浪军请到现场,观看现场局势,以解误会。
防止彼此猜疑,失和,被人挑唆之危。
第二,择亲王重臣驰援徐茂公平反,争取平息民众哗变。
以此两条双管齐下,理当解除危机!”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的上奏。
显然,这会儿人人踊跃奏报,争取皇上采纳,立功受奖。
这让李世民惊恐万状的心神逐渐平复下来,但依旧呼吸急促,冒热汗的环视众臣说道:“列位爱卿所言极是。
只不过在行动之前,我们是不是要搞清楚王浪军的目的,再对症下药啊?”
“这,这恐怕不好说啊,他王浪军睚眦必报,张狂霸道,谁知道他想干什么啊?”
杜如晦一脸忧色的蹙眉,盯着坐回到龙椅上的皇上说道。
心说皇上还真是心计深沉,临危不乱啊。
就这么几句话,平息了一场逼宫事件。
且抛出反击议题。
一下子把众臣的心拢到一起了。
厉害……
他有所想法,但也毫无对策。
而站在他身旁的房玄龄眼见皇上装深沉,没言语,立马抱拳行礼说道:“皇上,臣以为王浪军此次的行为太过张扬。
第一,扣押朝廷十来万大军。
这不符合他的仁义之名,反而会被十来万将士的存在毁坏名声。
这显然是折本的事情。
但他做了,必有深意。
第二,皇上与各位同僚都知道,王浪军利用草木精华救治伤兵的效果。
那是一经施术,便可救治一大片伤兵。
这种能力,看上去是收买人心。
实际上就是震慑。
毕竟他王浪军可以保证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厮杀而不死,为什么不组织俘虏兵杀入皇宫,谋朝篡位。
别忘了王浪军在无量宫培植的各种农作物,以及研发成果。
这一切都是他利国利民,收买人心的资本。
因此,即便他夺取皇位失去仁心,只要稳住跟脚,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用科研成果,网络天下人之心。
可是他没这么做,显然与他以往的仁义有关。
他志不在此。
那么他要干什么?
第三,老话重提,他越是表现得不在家人的死活,反而更显珍贵,在意,时刻关注,保护着家人的安全。
这从刺客袭杀王泰一家人,反被影子反杀回去,证明他在暗中保护家人。
综上所述,臣以为他的目的是获得天书传承!”
“哦,爱卿的意思是让朕交出天书?”
“臣惶恐……”
………………………………
第598章 情感下的忧患
“够了,朕不想听你们废话。”
众臣跪拜,李世民怒而站起身来,缓步走下台阶,说着话话锋一转:“传旨禁卫军随朕亲征。
另,着令程咬金为前部,带兵支援徐茂公平乱。
再由秦琼魏征与王泰一起出使无量宫言和。
如此三路并进,解决危机。”
“臣遵旨”
点名之人相继跪地领旨。
而众臣眼睁睁的看着皇上走出金銮殿的背影,人人惊愕了。
皇上要干嘛?
这般雷厉风行的,要搞事啊!
还搞什么三路并进,其中有文章啊。
再说了,皇上仅仅下旨带走王泰,把王妈与其一对儿女留在长安城,似乎另有深意啊。
要知道皇上大动干戈,兴师动众的出城平乱,导致长安城内空虚是肯定的。
若是在这个空档,王妈及其儿女被人暗杀了……
那就玩大了……
何况皇上亲征,却没说去征伐谁?
仅仅只说三路并进。
有木有搞错啊?
这话咋理解?
眼下仅仅只有王浪军与怨民两路需要对付,哪来的第三路敌人啊?
显然,这话有意思,目的性太强。
只是没人知道而已。
不过想不通,但魏征的死谏气势如虹,当即看着皇上映在灯光下的龙袍背影说道:“皇上亲征,还请皇上下旨太子理政……”
“你这话是说朕这一走,皇宫就空虚了,有被人乘虚而入的机会,是不是?”
李世民头也不回的迈步跨过门槛,不怒自威的说道。
他这话把众臣吓得不轻。
虽然这句话很老套,但是没必要说出来吧?
这一说,人人自危。
特别是文臣,不参与皇上亲征行列的人,可谓是如履薄冰。
一下子拉入乘虚而入的行列。
反之,有可能被乘虚而入的人给杀了。
总之,不安全。
毕竟皇上出宫,若是再有人谋朝篡位怎么办?
抵抗,文臣没那本事。
不抵抗,那就是欺君,不忠之罪。
关键是皇上豁出去了,带走了绝大部分将士,也不安排人理政,想想都恐怖。
这不是给谋朝篡位的人创造机会吗?
于是乎,人人自危,分成两波,自皇宫大内分散了。
“哗哗”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