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灌输天书分卷在王浪军手中为由,刺激隐士高手对王浪军发难,决一死战。
而我们的武将组伺机挑唆,争取让王浪军与隐士高手群来一个两败俱伤。
另外,在适当时候,一举拿下王浪军,最不济也要抓捕狄韵。
这是武将组的任务与原则,必须完成。
第二,组建文臣胁迫组,以赶往无量宫外围促成魏征等人胁迫王泰一家人,要挟王浪军为首要任务。
这是逼迫王浪军放弃抵抗,诚服朝廷的最佳捷径。
一旦用好了,兵不血刃。
当然,我们的原则是尊奉皇上的旨意,让魏征等人胁迫王泰一家人要挟王浪军臣服于朝廷,不可贸然出风头。
但也不能让魏征等人违抗圣旨,做出忤逆皇上旨意,放弃胁迫王泰一家人逼迫王浪军投诚的计划。
这一组的任务,把握好了,几乎和第一组的任务一样,有难度,没危险。
就看各位大人的手段了。
第三,以防万一,我们要预备退路,也是一道杀手锏。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长孙无忌把文武大臣聚在金銮殿上商讨对策,丝毫没有隐瞒监视在殿门外的锦衣卫与太监。
很快,太监把他们密谋的计划传到皇上耳中。
对此,李世民端坐在御书房的办公椅上,报以冷笑,但为防万一侧眸侍奉在侧的李统领说道:“通传下去,密切监视长孙无忌一党的动态。
同时安排人潜伏在长孙无忌身边,随时替朕澄清污点。”
“诺!”
李统领当即低头屈膝跪地应诺,遂想到什么,抬头请示皇上:“皇上,长孙无忌一党大逆不道,妄想陷害皇上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境地,再逼宫谋夺皇位。
末将斗胆请命,在适当时候斩杀长孙无忌一党……”
“不必了,你办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别忘了,你和朕加在一起都没有抓住长孙无忌一党逼宫谋反的实证。
仅凭一些言论,以及太子皇子与各方实力频繁联络的信息,猜测他们有反心,不足以判决他们的罪行。”
李世民摆手说道,心中却在冷笑,看谁笑到最后,哼哼。
不过他的话让李统领懵逼了,斗胆说道:“皇上,若是他们当众说皇上的坏话。
或是诋毁,造谣皇上不仁不义等等举措。
这足以证明他们对皇上不忠心,图谋不轨,当斩立决……”
“你懂什么,这一战的关键是王浪军怎么想,懂吗?”
李世民恨铁不成钢的瞪着他说道,生怕他坏事。
而李统领听不懂,又不敢反驳,当即磕头说道:“末将不敢,誓死效忠皇上!”
“你去吧,不要擅自行动,朕静等你的好消息……”
“诺,末将告退……”
…………
宫中布局全面展开。
刹那间,一道道人影,一队队官军,乃至文武大臣组合向无量宫汇聚。
这其中包括国葬队伍,护送太上皇与高士廉的灵柩前往无量宫,浩浩荡荡的奔赴战场……
………………………………
第512章 渭水之争
“握草,什么情况?
这个时候,皇上怎么举办国葬了?”
绕是老道的魏征听闻探马来报,转向长安方向爆粗口。
口水喷到空中,映在仅爬到远处树梢上的朝阳光芒下,迎风吹散在脸上,他微微眯眼遮蔽口水星子。
没感觉到失态与尴尬。
相反,他只想看穿朝阳下的树林,看透皇上的心思,想干什么?
而站在他身边的徐茂公也好不到哪去,撇开与秦琼争论奉旨胁迫王泰一家人要挟王浪军的话题,跟随魏征转向东方说道:“这不是真的……”
“哈哈,那个二球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曾今,他弑兄逼父登上皇位,险些导致各方势力崩盘,看着突厥人挥军攻到长安一线,不乏有人伺机分割江山之辈。
那一战险些葬送了大唐江山。
成败得失,自有公允。
如今,他又舍弃大唐江山,乃至全天下百姓的生死,闹出这曲惊天大战。
殊不知黑衣人环伺在侧,蛮夷之人随时都会反弹大唐。
还有百济,高句丽虎视眈眈。
这一切外患,他都弃之不顾,却要调集天下之兵围攻无量宫,以至于各州出现兵力空虚窘况。
试问这还是一个正常人,一代帝王该干的事吗?”
秦琼不待他说完,扬声呐喊,甚为愤懑,气得面红脖子粗的。
只因他看不下去了。
若是他没有看见二球以王泰一家人要挟王浪军,以及邀请了一百多隐士高手强攻无量宫的事实,他也不至于公然诋毁二球。
这超出了他的忍受底线。
感觉二球没救了。
根本没有半点仁义礼智信之心,表现出来的全是假的。
这让他忍无可忍了,就差没有动手杀人了。
他愤怒的威势,让徐茂公窒息的遍体颤抖着转向他说道:“秦琼,事已至此,你我当以大局为重……”
他的下半句话是为了保全家人的性命,以及家族命运未来,不得不屈服于朝廷。
只可惜秦琼没让他说完,当即怒指着他呵斥:“闭嘴,什么大局为重?
那全是你们自誉清高,贪图名利的借口。
为此可以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
不计国破家亡。
不论蛮夷灭族之危…你们还有脸说什么…”
“秦琼,你少在这里充当仁义君子。
难道你没有私心吗?”
徐茂公顿时被他说得无地自容,怒而正视着他反驳。
赶上魏征听不下去了,转身走近秦琼说道:“秦琼,你夹在皇上下旨让你协助我们,以王泰一家人要挟王浪军的行动当中来。
这让你失去了往昔的仁义之名,本相理解。
你没退路了,除了协助我们完成皇上的任务,就剩下坚守你的仁义叫嚣了。
妄图寻求一个心理平衡。
可是你觉得平衡得了吗?
在家人,家族的存亡面前,你有得选择吗?
在如今上百位隐士高手围攻无量宫,以及几十万大军围困无量宫,还有皇上以无量山下葬太上皇占据大义的情况下,你认为王浪军还有反抗之力吗?
综上所述,你认为你自己能帮王浪军扭转败局,维护你那可怜的仁义名声……”
“够了,闭嘴,无论我秦琼有什么私心,所作所为问心无愧!”
面对这种局面,秦琼无话可说,但也不甘堕落的怒视着二人,理直气壮的鄙视。
事到如今,没什么可隐瞒的。
一切都是为了个人利益,只要不是圣人,都有私心。
既然挑明了,他不介意鄙视眼前几位重臣。
哪怕是王泰一家人坐在船头上拭目以待,还有成百上千的将士耳闻目见,看笑话,不得不摊牌了。
当然,他依仗自身魅力与仁义信仰说事,根本没有考虑这场大战的双方的成败。
只论仁义对错,不计后果。
相反,他比魏征等人认定二球赢定了,从而违心的协助二球打击王浪军,不顾后果的行为,有质的不同。
他只求问心无愧,不计一切。
这让魏征,徐茂公与尉迟恭感到羞愧,不敢与他对视。
就在这时,以孙普为首的文臣监视组抵达现场,在见礼之后说道:“下官传达皇上口谕,督促各位大人胁迫王泰一家人要挟王浪军,使其诚服。
各位大人请吧!”
一行人十三位,咄咄逼人。
而且人人一脸自得的坏笑,像是在看魏征等人的笑话。
魏征蹙眉的扫了他们一眼,转向长安方向没见国葬队伍的影子,心中有所猜疑的问道:“奉旨办事,责无旁贷。
只不过本相有所怀疑,你们真的是奉旨传达口谕,而不是某些人的走卒,假传圣旨……”
“魏丞相口下积德,千万不要污蔑我们效忠皇上赤胆忠心。
再说了,你这是在质疑皇上的旨意。
公然造谣皇上的口谕是假,认定我们十三位大臣图谋不轨,我们有这个胆子吗?
而你存心不轨,欲盖弥彰,可见你对皇上的忠心不咋地……”
孙普当即反驳,气势汹汹地引领众臣声讨魏征等人。
魏征气得不轻,徐茂公吞着口水躲到一旁去了。
而尉迟恭干脆躲进将士堆里,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唯独秦琼高兴了,自顾自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