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最后不疼不痒,也要恶心长孙大人一回。
其二,他听说王浪军抵达土谷浑,心里乱了。
在搞不清王浪军的下步行动计划之前,他觉得王浪军此举必有所图,就不能轻易地做出决定。
要不然,很可能闹出大乌龙事件。
当然,他生出一种隐退的心理,感觉跟不上王浪军的阴谋节奏了,羞于匹对。
好像有种维护现状,名誉,害怕被王浪军虐的体无完肤,变得一无是处,得不偿失的心理。
阴影面积很大……
对此,李世民表示了解,感同身受的看着魏征,颤声说道:“魏爱卿劳苦功高,按理朕该准奏,重赏,准许爱卿卸任归家。
但如今乃多事之秋,朕希望爱卿为社稷奉献一份心力?”
“皇上仁德,臣敢不从命!
只是臣对长孙大人出尔反尔的戏弄微臣,颇具微词,不知……”
魏征要的就是皇上这句话,但没打算放过长孙无忌。
这家伙变得越来越油滑了。
每到关键时候就开溜,让别人顶罪,想得美。
为此,他差点被长孙大人给害死了,如今又来一次,恨得怒视着长孙无忌说事。
长孙无忌面不红心不跳的正视着他说道:“魏三本,你自己奏请皇上,对无量宫采用怀柔手段。
这与我的强攻手段不符。
但显然此时对无量宫发起强攻,势必逼反王浪军造反。
因此,再次启用你的怀柔手段,拿下无量宫,你难道不乐意……”
“哼,长孙大人好一句怀柔手段,不知道比你以饥饿,殴打,威胁的方式强迫平民大军进攻无量宫,哪一个更加阴毒……”
魏征视感着他把怀柔二字咬得很重,恼火的站起身来说道。
他怒了,但李世民松了一口气,摆手让众臣平身了。
众臣看出来了,只要魏三本恼火了,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当然,长孙无忌被魏征呛得狰狞起来,变化着瘦脸说道:“魏三本,你发什么狗牙疯?
难道你不知道那些平民百姓,都是反出大唐投靠王浪军的叛徒的亲人吗?
对他们以牙还牙怎么了?
比起你建议皇上以无量山为龙脉国葬……”
“那是缓兵之计,试探王浪军虚实的权宜之计……”
“可现在不是了,你觉得呢……”
………………………………
第488章 草把借人
李世民坐回到金銮殿上,环视灯火下的众臣下旨:“传旨礼部,筹办太上皇国葬事宜。
葬地无量山,暂时通传无量宫,闲人回避。
只待万事俱备,再昭告天下!”
“皇上圣明……”
“诺!”
众臣跪拜应和,唯独小祥子领旨下殿去了。
只不过人人心里不舒服,感觉皇上这道旨意很矛盾。
既然皇上选址无量山下葬太上皇,为何是暂时通传无量宫,闲人回避?
这本来就是多此一举。
只需一道圣旨把太上皇葬于无量山的消息昭告天下,自然而然的驱逐了待在无量山周边的人。
要知道皇陵不仅有卫队镇守巡逻,而且管制严苛,没人胆敢闯入接近。
既然如此,皇上这道旨意就有些多余了。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上畏惧王浪军,似乎不敢公然挑衅,仅以通传试探一二,再做决定?
魏征眼见皇上让众臣平身,跪在地上没动,仅仰头抱拳行礼说道:“皇上,国葬兹事体大,不可轻忽。
前日,微臣以无量山下葬太上皇为计谋,试探王浪军的虚实,可没当真。
如今皇上若是当真,恐怕……”
“魏三本,你在恐怕什么?
恐怕触及王浪军的底线吗?
难道王浪军不知道天书出自无量山,无量山就是镇压龙脉,国运之地?
这种关乎国体之地,王浪军胆敢霸占,意图谋反昭然若揭。
难道你想要维护他吗?”
长孙无忌刚站起身来就听见他龇牙,立马怒视着他落井下石,想把这个屎盆子彻底扣在魏三本头上。
若是促成魏三本处犯王浪军的底线,继而恼怒相残,那就再好不过了。
只不过魏征没想这些事情,唯恐触怒王浪军反唐,当即反驳道:“长孙大人休要胡搅蛮缠。
须知王浪军掐在李靖率领三军征伐土谷浑之际插手,兹事体大。
其一,王浪军有可能故意而为,假借插手朝廷征伐土谷浑之际插手,来一个敲山震虎,警告朝廷,以便取到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效果。
显然,他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王浪军震怒了,从而打算拿下李靖一干将领,继而收服三军为己用,企图造反。
要知道,王浪军救治伤兵跟洒水玩儿一样简单。
这是他收买人心的资本,他再以强大的武力,结合金银双鹰震慑人心,没有他收服不了的将士。
而一旦他收服了三军将士,继而拿下土谷浑全境,壮大实力,再反唐的话就恐怖了。
毕竟他具备这种能力,我们不得不防啊!
其三,王浪军近日来没有任何举动,是否说明他在暗中考察朝廷对他的态度?
若是让他感触到危机,杀意,乃至懒得与苍蝇辩解个中是非,直接来真格的。
以无量宫军民装聋作哑为诱饵,诱导朝廷展露出对他的杀意,便于他下决心反唐?
若是这种猜出成立了。
那么,他一旦做出决定,就会下令金银双鹰与他一起营救爹娘,弟弟妹妹,继而放开手脚与朝廷决一死战。
要知道他能做到这种地步。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的能力。
也就是说,就差他亲自前来救回王泰一家人,彻底撕破脸了。
综上所述,臣以为长孙大人一贯主张强攻无量宫,再强迫平民大军进攻无量宫,取到了逼反王浪军的作用。
事到如今,王浪军濒临反唐之际,长孙大人不知悔改。
妄想栽赃陷害微臣以无量山下葬太上皇,彻底逼反王浪军,乱我大唐天下,其心可诛!
还望皇上明鉴?”
他这话就诛心了。
不过让人听得如丝如扣,没什么错处。反而听得满堂文武惊悸莫名,打心底里发寒。
王浪军真有这么厉害吗?
这也太可怕了吧?
至此,没人觉得魏征有卸责,避嫌,缓解他与王浪军之间的关系的意图。
只因事态发展到这一步,他完全失去了针对王浪军而设计的方寸。
说白了,王浪军的行为举止把他搞糊涂了,失去了底气,不战而怯了。
当然,他的分析不无道理。
毕竟在他看来,王浪军确确实实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主。
只要王浪军不怒,一切都好说,但王浪军一旦震怒,天王老子都杀得。
加上王浪军深似海的智谋,无以匹敌。
对此,李世民衡量在心,眼见宫灯光辉下的众臣吓坏了的不堪模样,不禁冷哼一声说道:“爱卿平身,多虑了。
虽然朕也相信你的推论,但是你该知道大唐江山是打下来的。
从未怕过谁,哪怕是战死也无怨无悔。
因此,朕不惧一战,爱卿无需多说,朕恩准爱卿之言,罚长孙无忌亲临无量宫,主持国葬事宜。”
“微臣遵旨谢恩……”
“什么?皇上这不能……”
魏征谢恩,长孙无忌吓得腿一软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可惜没鸟用,李世民直接宣布退朝了。
皇上不甘心,幻想一战成名,解决一切烦恼问鼎九五之尊。
眼见皇上的背影消失在大殿侧门,长孙无忌偷窥他的眼神变得阴毒闪烁起来,嘴上说道:“魏三本,你现在满意了?”
“长孙大人想岔了,满意的是那王浪军,你可要小心他的报复行动啊!”
魏征汇入房玄龄一行人当中向外走,对他的话置若罔闻,头也不回的走向殿外回了一句。
这把长孙无忌气得吐血,站起身来看着他走出殿门的背影,咬牙切齿的咒骂:“该死的魏三本,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你赢不了,王浪军也未必能赢。
包括皇上期盼着天下高手汇聚皇宫,讨伐王浪军获得一切成果的奢望,未必能实现。
嘿嘿,到是本国舅的计划……”
他的咒骂声越骂越低,到最后几近不闻。
………………
如此同时,无量宫外围发生了一件诡异事件。
“报,尉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