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俏郎君-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处在两难之境,希望有人替他分忧,也就看中魏征了。

    魏征似是猜透了皇上的心思,也不搭理怒目而视的长孙无忌,直言不讳的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有本启奏。

    第一,臣奏请皇上法办长孙无忌。

    理由是长孙无忌劳民伤财,派遣将士驱赶曾今为朝廷出征无量宫的将士的家小,抵达,围堵在无量宫外围闹事。

    据说这些人有老有小。

    他们不但被迫的羞辱,辱骂,咒诅王浪军,而且试图进攻无量宫。

    关键是他们缺衣少食,在求生面前,不得不屈服长孙无忌而闹事,大闹特闹。

    这要是传扬天下,天下人如何看待皇上?

    第二,长孙无忌命令大军驱赶民众之际,大肆建造云梯,工程器械等等一切战备设施。

    公然摆出进攻无量宫的姿态。

    只怕他瞒着皇上私自行动,自当欺君,问斩。

    第三,秦琼现已护送高士廉的灵柩抵达长安城外,但被长孙无忌下令拦截在外,整整两日夜。

    现已引发民众非议。

    再这么下去,只怕民众会妄议皇上的不是,损伤的是皇权威信啊!

    综上所述,条条都是长孙无忌一人欺君,犯上作乱……”

    “皇上明鉴,魏三本一派胡言……”

    长孙无忌既惊又怕,不禁冒出一头细汗,慌忙间打断魏征的话头辩驳起来。

    但李世民心知肚明,魏征没说错,但也自己的意思,旨在试探王浪军的反应,谁曾想王浪军至今没动静了?

    如今把这种事拉到问斩的高度,他就犯难了。

    毕竟他交给魏征在无量宫安插内应,表面和谐王浪军,暗自算计王浪军,算是秘密任务。

    而他交给长孙无忌的任务是制造矛盾,逼王浪军出手犯下屠夫罪名,再做决断。

    当然,王浪军消失了,长孙无忌就没了顾忌,无所不用其极,利用曾今的将士的家小制乱无量宫。

    要知道那些将士,现已是无量宫的俘虏。

    他们的家小在外面闹事,辱骂,羞辱,抵制王浪军,乃至进攻无量宫。

    这份压力可不小。

    试问无量宫高层会怎么看到俘虏兵?

    而俘虏兵在家小诋毁王浪军,进攻无量宫,又处在生死边缘,心理上如何抉择?

    显然,俘虏兵无论受不受得了家小存亡的考验,还是家小诋毁王浪军,带给他们什么影响,都是他们无法被无量宫高层认可的现实。

    至少在这件事没有解决之前,他们的处境很尴尬,两头不是人。

    这就达到了制乱无量宫的目的。

    若是在这个时候,内应从中唆使,势必令无量宫混乱起来,便于朝廷下手。

    当然,朝廷下手,是以打着平民愤,正国法,兴天下的大义全面展开军事行动。

    但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内应失联了?

    即便是俘虏兵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让他想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无量宫把俘虏兵训得服服帖帖的?

    他们不行动,他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关键是他害怕王浪军归来兴师问罪,就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难以善了了。

    因此,他不能处罚长孙无忌与魏征任何一个人,反而希望魏征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报,秦知府八百里加急军情……”

    不待魏征回话,锦衣卫跪在御书房外面禀奏。

    当锦衣卫把加急军情呈给皇上,李世民一看喜上眉梢,但旋即拍案怒起:“大胆,王浪军竟然屠杀数千民众,搭建人头景观,来人,传朕旨意,着令三军将士进攻无量宫……”

    “皇上,不可啊……”

    “有何不可?王浪军现已闹得民怨沸腾,杀他千百次都难消其罪……”


………………………………

第444章 三策

    “长孙无忌,你别忘了朝廷屡次进攻无量宫,都以失败告终。

    这难道没有引起你的重视吗?”

    魏征自知皇上处在刻不容发的关键时刻,不得不对无量宫动手了。

    皇上如今逮住秦知府呈报王浪军屠杀数千民众,再以人头堆景观的惨案,为民除害,义不容辞。

    正是接触尴尬境地的大好时机。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旦进攻无量宫,势必与王浪军撕破脸,拉开生死对决的序幕。

    可是问题就在这里。

    要知道王浪军是先天高手,又有金银双鹰辅助,王浪军若是想杀某个人,或是逃跑,根本没人拦得住。

    也就是说,撕破脸不要紧,要紧的是命。

    谁敢招惹王浪军,也就在地府的生死簿上画勾了。

    因此,他不想皇上因一时之怒招来杀身之祸,也就与长孙无忌对怂了。

    长孙无忌眼见他义正言辞的面目,说得皇上哑口无言,顿时怒火中烧,抬手怒指着他喝斥:“魏征,你分明是在替王浪军打掩护。

    以便皇上错失征伐无量宫的良机……”

    “长孙大人可有证据,证明本相替王浪军出卖朝廷?”

    魏征被他气乐了,乘胜追击。

    其实他根本就不怕长孙无忌为难自己。

    虽然长孙无忌以内应多发出几封大内密探知晓,但不知情的信笺为难自己,但是这些信笺难以成为定罪的铁证。

    毕竟信笺谁都可以伪造。

    伪造者可能是王浪军,故意为之的反击。

    也有可能是府内出了奸细,在暗中给他泼脏水,从中渔利。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长孙无忌命令当日搜查魏府的士卒,栽赃陷害于他。

    总之有无数个可能性。

    仅凭几封信笺,难以让他获罪。

    对此,长孙无忌心知肚明,也仅仅只是以此来打压他一段时间,便于自己便宜行事罢了。

    如今把话说开了,他当即反将一军:“证据是你自始至终与王浪军暧昧不清。

    再与你对朝廷毫无建树结合起来。

    你认为自己没问题,但谁信?”

    那句话没出来:皇上都在怀疑你了。

    魏征似乎不关心这些东西,转向皇上行礼说道:“皇上,臣有三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呃,魏爱卿如实讲来?”

    李世民压下冲动,归坐后点头说道,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但这让长孙无忌有点懵,同时生起质疑,这魏三本能有什么办法解决王浪军的问题?

    骗鬼对吧?

    魏征也不理他,自顾自地伸出三根手指头说道:“微臣有三策供皇上参详。

    第一,摄服人心,借刀杀人。

    这把刀就是那些老少民众。

    不过不能对他们用强,要以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给他们树立国家大义,忠君爱国的观念。

    再以他们的亲人投靠王浪军造反,天人公愤,必遭世人唾弃,建立正邪荣辱观。

    形成大义所驱,让他们自发的进犯无量宫。

    也唯有他们发自肺腑的激情,才能感化亲人回归朝廷,爆发前所未有的战斗力,针对无量宫展开行动。

    第二,审时度势,以静制动。

    俗话说得好:莽夫动刀兵,智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今正逢秦知府揭露王浪军屠杀数千民众的罪行,大可借用一下。

    只要确认此事为真,再配上相关人证与物证,由当事人公布于众。

    想必会引发连锁效应。

    无论是民众听到王浪军屠杀数千民众的消息,会担心亲人变成王浪军屠戳天下,犯上作乱,遗臭万年,牵连家人获罪,势必规劝亲人对王浪军反戈一击。

    还是借题发挥,润色这件事,激励民众联合亲人,里应外合的进犯无量宫。

    这都是一种策略。

    占据大义,昭告天下共伐之。

    第三,天命传承,皇陵异象。

    众所周知,天书传承问世,早已流传开去。

    恐怕天下尽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因此,天书传承为何不能明示龙脉移位无量山,相师迎合,昭告天下,为镇国运安天下,迁移皇陵可成大事。

    如今正逢太上皇驾崩,可择无量山下葬。

    以此来试探王浪军的态度,掩藏护送太上皇下葬的将士进入无量山的行动,伺机而动。

    届时,王浪军公然反对,天下人都会不满。

    这叫人心所向无敌。

    上述三策可分可合,巧妙布局,不愁拿不下王浪军。

    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嗯,妙,此法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