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种现象越发促使黑衣人仇视王浪军,遂转向右侧丈外的草丛说道:“艾斯,秃鹰有消息传来吗?”
“啊,没有,我没有收到秃鹰传信。
不过即便他利用信鸽传信过来,如今的妓院联络点也被李二摧毁了,根本收不到……”
艾斯一惊色变,违心的回了他一句。
对她来说,跟随黑衣人针对王浪军与李二的朝廷,屡次犯险又没有达到目的,生出反感逃离之意。
因为她觉得黑衣人是个疯子,变态,无所不用其极,害怕了,所以她只想脱离黑衣人的掌控。
要不然,她真担心自己会被黑衣人给玩死。
关键是她不怕死,但她被黑衣人驱使却不能报仇雪恨,杀了王浪军或是针对李二的人肆意斩杀,泄恨,觉着持续下去会丧失自我。
这种感觉让她恐慌。
她害怕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黑衣人的傀儡,只知道听命行事,没有自我与未来。
面对走向行尸走肉的恐慌,她只想远离……
只是黑衣人沉浸在对王浪军的仇恨之中,根本没在意她的变化,反而严厉的说道:“你收不到他的传信,你不会给他传信吗?”
“啊,主上息怒,您也知道我们被天上的金鹰盯上了,没有机会设置信鸽传信点,我……”
艾斯对他喜怒无常的低吼吓了一跳,借机道出了现实处境。
黑衣人冷哼一声说道:“你这是狡辩,难道你没有执行本座的转移计划,不该给本座一个交代,或是你心生不轨,作死?”
“不,主上,奴婢不敢对主上有二心。
事实是奴婢按照主上的指令转移隐藏在妓院里的中坚力量的途中,遭遇官军追捕,加上城门已被官军封锁了,根本无法把人转移出来。
最可怕的是李二好像发了疯,封锁了下水道连通的河道。
致使水路秘密通道无法启用。
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转移人员的机会,即便是奴婢自己也是九死一生才逃出长安城……”
艾斯想想一下都无比后怕,若是黑衣人再来一回,或许会和黑衣人拼命,心有所想而生恨的说道。
可惜她的情绪波动被黑衣人完全无视在外,或是不屑一顾,且不加辞色的说道:“哼,没用的废物,滚到外面去联络秃鹰。
你让他执行完任务赶到狄家庄与本座汇合,整死王浪军,桀桀……”
“是,主上,奴婢这就去办……”
艾斯说着话向树林外围潜行,心说,老娘再被你驱使,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在她的心理作祟下,一去不返。
这种变化让黑衣人等了一日夜,没见艾斯回归,始料不及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混账,都是废物,你们坏了本座的计划,岂有此理。
难道要让本座亲自执行计划,弄死弄残王浪军……”
这会儿,他恨得牙痒痒的,咬牙切齿的拿不定主意。
因为金鹰离去多时,但换来银鹰监视着这片树林,这让他对金银双鹰无比忌惮,害怕自己亲自对王浪军出手会面对金银双鹰的袭击,所以他犹豫不决。
…………
如此同时,处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的李世民受惊了,拍案而起,怒视跪在案桌前方的禁卫统领吼道:“你说什么?光禄大夫高士廉遇刺身亡了?”
“啊,回皇上,密探来报,确实如此……”
禁卫统领吓得趴在地上颤抖着说道,只把密探恨死了,玛德,这种事密而不报不行啊?
混账东西,不知道皇上这几天肝火旺,随时都会暴怒杀人吗?
在这个关键段,报什么高士廉遇刺,找死也不能害老子啊。
要知道高士廉是皇后与长孙无忌的养父。
她们若非高士廉收养,早就死于非命,哪有他们如今身为皇后与重臣的机会。
相对来说,他们二人对皇上至关重要。
皇上没有长孙无忌的辅助,成就不了今日的帝位。
而皇后是协助皇上稳定后宫,母仪天下的典范,总在关键时刻替皇上排忧解难。
即便是长孙无忌原本被皇上封为丞相,也是在皇后的劝谏下,迫使长孙无忌放弃丞相一职,以免拥兵自重而压主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自动卸任了。
可见皇后的贤德,得皇上恩宠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对来说,皇上依仗长孙无忌打天下,得皇后的贤德治理天下,自然会敬重他们的养父,不会亏待他们任何一人。
可如今高士廉遇刺了?
还处在李渊太上皇还未举办国葬的守孝阶段。
这不是要气死皇上吗?
李世民差点气得吐血,摇摇欲坠的坐到椅子上,双目赤红,有气无力的嘶吼:“朕要你们在三日内抓捕凶手,将他凌迟处死,喂狗……”
“是,微臣遵旨!
不过皇上,朝中大臣已得知高士廉大夫遇刺身亡的消息,聚集到殿外候旨,他们怀疑王浪军刺杀高大夫……”
禁卫统领不敢抗旨,遂想从文武身上找到突破口,避免三日内无法抓捕凶犯而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宣他们进来,朕要他们给出实证,证明凶犯,无论是谁杀无赦!”
“微臣遵旨……”
………………………………
第299章 洞悉根源
“各位大人,本统领奉旨传皇上口谕:朕要他们给出实证,证明凶犯,无论是谁杀无赦!”
禁卫统领抵达殿外传旨。
文武官员顿时跪地接旨,听懵了,皇上几个意思?
显然皇上为高士廉遇刺一事震怒了。
可是天知道刺杀高大夫的凶犯是谁呀?
既然不知道刺客是谁,还怎么证明刺客的身份,从而向皇上交旨?
这不是无中生有吗?
实质上是皇上变相的强制措施,寓意深远。
皇上一心查出刺杀高大夫的凶手,杀之泄恨,震慑人心的同时维护尊严。
当然,这其中包含了诸多情感牵绊,杀凶犯巩固君臣之谊,夫妻之情,稳定朝局人心等等情因。
不过皇上似乎还想利用高大夫遇刺一案做文章,针对某个人……
这一刻,文武官员不禁彼此对视,交换各自悟到皇上口谕的弦外之音,遂先后进入御书房。
在礼毕之后,魏征率先说道:“皇上明鉴,微臣以为刺杀高大夫之人必定出自暗势力中人。
不过依据勘察现场的仵作证词来看,缺乏黑衣人挑起的宫斗事件遗留下的邪气,以及毒性特征。
但这并不能不排除刺客与黑衣人的暗势力无关。
因此,微臣与诸位大臣商讨案情,觉着刺杀高大夫的刺客来无踪去无影,隐似盗取玉玺之人的身法。
因为凶犯在高大夫出门之际展开刺杀,没有给护卫反应的时间,所以到目前为止,唯有盗取玉玺之人具备着这种快如闪电般的刺杀能力。
还望皇上明断?”
“微臣附议,刺杀高大夫的人就是姜婉婷,或是肖天,牵扯到王浪军图谋不轨,望皇上明断!”
文武官员相继附议。
虽然他们应和魏征的说法,交旨交差,但是人人把魏征恨得牙痒痒的,这老货老奸巨猾,无耻的搞连坐啊?
这一招阴险至极。
要知道中伤王浪军这位先天高手,纯属作死。
那家伙睚眦必报,谁敢惹他啊!
可是魏征这老货把满朝文武拖下水,当着皇上的面信口开河,谁敢唱反调啊。
一旦唱反调就违背了皇上的心意,那是找不痛快,作死的节奏。
毕竟人人都知道皇上不惜一切代价的拉拢王浪军,唯有顺势辅助,不敢忤逆。
于是,满朝文武一致附议魏征的推论,向皇上交旨。
李世民表面盛怒,暗自骂道:魏征狗阴狠,果断,这帮大臣也是墙头草,没有一个比得了王浪军的才能,只可惜……
心有所思,他撇开奏折,撑起身来怒道:“各位爱卿是在逼宫吗?”
一句话,寓意深远。
为啥?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要知道王浪军已达先天境界,他可不敢再惹怒王浪军,以免给他的朝廷带来致命的打击。
而满朝文武指认王浪军派人刺杀高大夫,联名告御状,也就把他推到王浪军的对立面,死磕。
那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不自量力的作死。
这是满朝文武逼他作死,就是逼宫。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唯有把一切责任推给满朝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