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吞了。
一方面,老匠头自始至终处在上峰,筹谋了一切计划行动,让他的皇权尊严屡次受挫,跌至谷底,任人蹂躏。
这是他作为一个皇帝无法容忍的事情。
另一方面,他又忌惮王浪军的智谲、不敢表现出责难与怨恨王浪军的言行。
再加上王浪军控制草木的能力,惊醒着他不敢生出抹杀王浪军的心思。
何况他还要仰仗王浪军开启传承天书。
于是,他纵然经受老匠头的挑拨,也不敢对王浪军说什么,唯有在心里恨得滴血。
这会儿,他都强忍着辱骂老匠头的冲动,任由老匠头挑拨反击,默不作声,让老匠头被王浪军收拾去吧!
显然,他做出了明智之举,让老匠头一拳打在棉花上,也给王浪军出了一道难题。
毕竟王浪军跟随老匠头五年,哪怕老匠头对王浪军不好,但多少也有几分感情,照顾,护养情分。
可是王浪军被老匠头利用,出卖,乃至置于死亡境地,往死里逼,逼迫王浪军屈服他为止。
于情于理,王浪军该怎么办?
针对这种情况,王浪军不但要面对老匠头挑拨出的王世充的后裔,以及羞辱皇帝诸多死罪问题,而且还要面对天书问题。
无形之中形成三方抉择难题。
第一,王浪军为自己,为家人夺取天书,但要面对老匠头与皇帝掌握宝图,以及退路问题。
这关系到与他相关的上千人的性命。
这么多人的出路,夺取天书就要对抗李唐天下,会有活路吗?
再说了,他没有宝图,又如何夺取李二与老匠头手中的宝图,开启传承洞府获得天书?
第二,他协助老匠头夺取天书。
这是他避开李二事后追究王世充后裔,以及他羞辱李二等等死罪的方式。
毕竟他协助老匠头夺取天书,就少了一份宝图之忧。
而老匠头是最了解传承洞府的人选,在老匠头的帮助下获得天书最快,最把稳。
虽然与老匠头合作也要面对出路问题,但是在时间上,越快取得天书就越安全。
毕竟李二的朝廷援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杀过来了。
若是他想夺取天书,与老匠头合作是最快,最安全的方式。
第三,他与李二合作,同样只需夺取老匠头手中的宝图开启传承洞府,但要面对独立开发传承洞府的困难。
这样做就把老匠头抛之度外了,败在情义上,会让人说他无情无义,戳脊骨的境地。
并且,他如此做,还要面对李二事后追究罪责的危险,让上千人跟着他陷入朝廷治罪,灭门之祸。
毕竟伴君如伴虎,何况他把李二当孙子训斥,教做人,鄙视的一文不值。
众所周知,无法弥补。
综上三条,他该如何抉择?
这无疑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难办,还是凉拌?王浪军问自己。
“咻,嘭”
头疼,王浪军真心不爽,烦心之余向上空甩出一团烟花,通知保安队追击天山三鹰,直达陇伊村待机而动。
这是在李世民的惊讶中完成的,给李世民的心神上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对此,李世民依旧置若罔闻,默不作声。
而老匠头也是惊疑不定,但他顾不上了,一味地嘲笑,鄙视李二,挑拨李二与王浪军的关系,逼迫王浪军诚服。
直到老匠头喊话喊哑了嗓子,就差没有吐血三升的时候,王浪军抛出一句石破惊天的话:“老倔头,你别白费心机、挑拨离间了。
事到如今,我给你一道选择题,任你选。
第一,你立刻向李二道歉,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开启传承洞府,获得天书一起参详。
这是你颐养天年,善终的唯一出路。
虽然你们之间有仇恨,也有误解,但是事已至此,追究当事人才是正途。
要不然,你的仇到死也报不了。
对于李二来说,你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活不了几天,倒不如眼不见为净,放你一马也没什么。
对我来说,在外面,我与李二以普通人论交,没有贵贱之分,对你的护养情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这是我们三方合作的方式方法。
第二,你继续挑拨离间,直至喊话喊到死亡也没用。
因为我不想对你怎么样,让天下人耻笑我无情无义,所以你的挑拨离间劳而无获。
而且你越骂李二,他会怎么针对你是他的事。
他为此而整死你,与我不相干。
显然,你骂到最后,还是会被他抹杀于此,只因他处在悬崖之上,随便利用绳索滑下去,就可以治你于死地。
你如其累死而不能报仇雪恨,又何苦来哉?
这是杀局,选择死亡的方式方法。
第三,这一点最重要,只因我不染指天书,绝不触碰天书,原则问题,远离天书活的自在逍遥。
因为天书已被天下人获悉,谁得了天书就不得安生,所以天书对我而言就是祸患。
因此,无论你怎么游说,我也不会与你一起夺取天书,也不会成为李二的棋子,替他夺取天书。
我的存在只是开启传承洞府,寻求一条安生之道。
仅此而已,你们自己抉择吧?”
摊牌,无论对谁都好。
这话,他说得随意,轻描淡写,实则心中另有计较,只因袁天罡给他讲的真人故事,或是历代口口相传的传说。
总之一句话,天书没那么容易获得,而传承洞府内有没有天书还是未知之数。
因此,他不介意把话说的漂漂亮亮的,让老匠头垂足顿胸,让李世民权衡利弊、不得片刻的安宁。
正在这时,程咬金携胜而归,一路与吴闵吵吵闹闹的抵达悬崖处,向皇上禀奏:“启禀皇上,突厥人出去三名在逃的高手与这名女子之外已被三军将士全部剿灭……”
话未说完,吴闵跪地禀奏:“皇上,程咬金拦阻臣斩杀这名女子,请皇上定夺!”
李世民听得紧蹙眉头,没有言语,但程咬金显然对皇上有成见,嘴上不说,只论事实:“皇上,这名女子帮助我军斩杀了番邦高手,还是唯一存活下来的人。
若想得知与突厥人勾结的内幕,查出宫中的奸细,她是唯一的突破口……”
“你胡说八道,她吹笛驱蛇伤人无数,歹毒至极,留下来后患无穷,当杀……”
吴闵择理力争,只想为皇上灭口,消除危机到皇上尊严的隐患……
………………………………
第174章 战后安身计
王浪军向李二与老匠头抛出置身事外的三论,旋即走到一旁与娘亲叙话,漠视李二处理战后事宜。
李世民听了吴闵与程咬金的奏报,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对他来说,程咬金维护斯蒂芬有些过分了。
毕竟斯蒂芬是一个高手,不但留在身边是一个定时炸弹,而且斯蒂芬吹笛驱蛇咬死了众多侍卫,罪大恶极。
至于斯蒂芬掌握狄溥等主要谋朝篡位之人的阴谋细节,估计知之甚少。
这从女人身份卑微,哪怕是一名高手,也不可能被主谋方的男人所容忍,充其量只是利用而已。
因此,他不认为斯蒂芬知道狄溥一干谋逆者的筹谋计划,顶多也只是知道一些旁知末节。
而从斯蒂芬逆反狄溥等人来看,证明了这一推测。
因而,他真心想杀了斯蒂芬,以安将士之心,慰祭战死的将士。
只不过程咬金力保斯蒂芬,他就不能杀了斯蒂芬。
为什么呢?
因为他知道这是程咬金的试探,程咬金为先前被他放弃,任由三军将士射杀的试探,探查他心里还有没有程咬金的地位,所以他此时不能杀了斯蒂芬,寒了程咬金的心。
而他当务之急是接下王浪军踢来的皮球,拿下老匠头,开启传承洞府。
于是,李世民虽知吴闵为了维护他的皇权尊严,力挺他杀了斯蒂芬,也不得不摆手制止二人的争论说道:“二位爱卿不必争议,此事朕交由程爱卿与王浪军共同处理,不必再议。”
“臣遵旨,一定不负皇上所托!”
在吴闵傻眼之际,程咬金抱拳行礼领命,旋即压着斯蒂芬走向王浪军,心中也不平静。
伴君如伴虎,他心知肚明,本意试探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份量,也是在为一家人谋后路。
只因接二连三的的事件,让他越发看开了,看淡了,觉着自己再搅和于皇上与王浪军之间左右逢源,指不定连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