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攀附你也没用,本官断定,你此时去了,他也没什么好脸色给你了。”
夫人平静地说,“我无什么亏心的,也无什么要避嫌的,也无须要什么人攀附的,李引做不做官、做什么官那是老爷你要操心的,也与我无关。但我提醒老爷,用个好人,出了政绩也是你刺史大人的。都濡县有我的小桕树,谁也拦不住我。”
崔氏再与女儿们冒雨赶回都濡县时,李引已经什么都不是了。县丞钱发被张佶转达刺史大人的命令,暂代县令之职。
李引仿佛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披了蓑衣在盈隆岭上巡视,用根树棍儿探到地底去,查看地的吃水厚度,亲自下手疏通堵塞的石渠。
钱发很尊重这位实干的李大人,再说他只是暂代,有刺史夫人往这里跑,李引的未来还说不准什么样子,因而他对李引始终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尊敬,也不干涉他做什么。
李引前期在都濡县各处山上所修的拦水墙起了关键的作用,积蓄起来的雨水漫过了拦水墙,水势变得舒缓,再注入到排洪石渠里时,并未夹带过多的泥沙。
都濡县所有的坡地都安然无恙,受损失的只是山谷中的庄稼,看得出它们已在勉强支持,水再大一点儿,也就该倒伏了。
与都濡县不同的是,黔州其他五县中情况稍好的只有个洋水县,因为他们执行了李引未被罢职前下达的指令,山上的雨水被及时地排掉了。
另外的四县就没法子再看了,各处已经开始出现泥流,填淤了五、六成以上的石渠,然后水越过了石渠,再裹携着泥沙往山下而去。
刺史大人再也坐不住了,冒雨前往水情最严重的县,对着那些唯唯喏喏的官员们大发雷霆,斥责那些巡水队形同虚设――其实不是他们不尽力,只是所做的于排水无益。
小雨下了三天一刻也没有停,然后是再大些的雨,又是两天后,大雨又来了,天地间像瓢泼一样。
刺史高审行被大雨堵在了洋水县衙中出不去,目前接到的消息只是洋水县的。洋水县域内,各个谷地的庄稼都被山洪冲毁了,但坡地勉强无事。
在都濡县,不论是李引,还是刺史夫人、西州长史、西州大都督的五夫人崔嫣,还是刺史夫人的丫环、那些女护卫们,人人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山上护苗,紧盯水势。
代县令钱发看出,刺史夫人对李引的话言听计从,还亲自上手了,而刺史大人一时找不到,那么他也听李大人的。
李引让把能集中起来的壮役都集中起来,让他们带着铁锹上山、到地中的庄稼丛中去,哪处地块中有排水不畅,便临时挖出排水明沟,同时培护根须露出来的庄稼。
虽然他已不再有官职,但所有人知道,刺史夫人的行动便是他们也该干的,西州长史也当众说,大雨期间所有出役的人,不分壮、老,人人都有津补,人们快速地行动起来。
对于夫人来说,都濡县的庄稼代表了过去的一段难忘的时光,代表着她和李引之间一段不世恩怨的艰难的和解、也代表着和注释着自己数次引荐李引是正确的。
她的行动影响了一大批身边人,也让李引能够无职行令,行令有人听。
在大雨中、劳动的间隙,夫人曾问丫环,当然是当着李引问的,“李大人已无官职,你还想嫁他吗?”
丫环说,夫人你不常说,女子嫁的是人而不是官……
李引听了,竟然有好一阵感动。
黄昏的时候,暴雨如泻,雷鸣电闪,李引对这些妇女们说,“我们回县衙去吧,这里不会有大事,我以脑袋担保!”
话音未落,盈隆岭上便是一声炸雷,有一大团火光从那里闪了一下,随后“轰隆隆”地一阵木架倒塌的动静,李引道,“取水舀车大概废了,但我无忧!”
临回县衙前,崔夫人猛然想起那两株岭上的桕树,非要亲自上去看看,李引说,“何劳夫人去,我去看。”
但夫人说,“算了,还是留着你的脑袋担保吧,李大人可没那架水车结实,万一有个闪失我怎么给丫环交人?”李引听了,便不再坚持上去,与人们撤回到县衙来。
晚上,大雨不停,都濡县衙中人人无眠,连钱发及几位县中官员们都与崔夫人在一起,大家摆上酒菜吃饭。看深夜福利电影,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k电影天堂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938章 十四眼井
在席间,黔州刺史夫人对都濡县的大小官员们说,李引大人一直无暇终身大事,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早就寻思着丫环与李大人还算般配,一直想给这二人搓合。
现在下了雨旱情已解,终于能让李大人歇歇了。今天在山上,她分别问过了李大人和丫环两人,两人彼此有意,今天便给他们做个媒人,求大家做个见证。
众人齐声道贺,“刺史夫人做媒,这可是美事一桩。”
夫人道,“今天这顿酒,便是二人定婚的喜酒,等雨过天晴,我们再郑重择良辰吉日,给这对佳偶完婚!”
丫环至此时,一颗心才放在肚子里,羞得满面通红。
而李引知道,崔颖让自己官场升迁的愿望,自己恐怕已经不能满足她了。而自己内心对她的暗恋与愧疚之意,不但终归不会有结果,还会让她时常挂念、对她产生干扰、甚至伤害。
这是一个步步认真、看重自已名誉胜过生命,连鞋子脏了都会难过上很久的女人,他又怎么能让污言秽语伤害到她呢!
如果真有这样的结局出现,那李引将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那么就在婚事一途上让她满意吧。
李引起身对着崔夫人一躬到地,“多谢夫人成全,李引敢不从命,只是委屈了这个姑娘了。”
夫人认真地看着李引,当了众人对他说,“丫环如我心腹,李大人一位堂堂男子,自当一喏千金。你要答应我诚心对她、待她好,不能像有些人那样,做出让她伤心欲绝之事!!”
李引知道崔颖说的‘有些人’是指的哪个,而她所说的‘伤心欲绝’之人又是哪个。只叹时运所然,而他非但不能帮她半分,离她过近了,都会对她形成伤害。
他当了席间众人,禁不住热泪滚滚,哽咽道,“夫人大德,李引一介草莽怎敢令夫人失望!她既是夫人心腹,那么李引见她如见夫人,自然不敢有违夫人的美意!”
无关人就连丫环在内,见到李引的失态,自然认为这是李引深受夫人感动所致。
但崔氏却明白他的意思,又不好多说。只是叹道,“李大人,你还嫌外边的雨下得小么?”
崔嫣已从都濡县寡妇吕氏那里,完全看到了高审行在黔州上任后、于私生活上的不堪,已经发展到被个寡妇捧腹相逼的地步。
以往母亲每次送往黔州的家书,说的都是平安,哪知道母亲真正的痛楚却一点未写。自在雅州时,崔嫣便知李弥对母亲的心意,但崔嫣那时对他只有痛恨。此时此刻,她看到一个大男人当众痛哭,比谁都明白他的心意。因而,崔嫣竟然也抹起了眼泪。
更有一个伤心的人是苏殷,她在此事上比崔嫣看的还要清楚,崔夫人和李引在盈隆岭上闪烁的言辞、都濡酒楼李引带醉赋诗、夫人半夜赶去澎水县酒场救急,以及下雨后夫人几天都上盈隆岭,那么,夫人此举,也许就是她唯一能够做到的了。
苏殷再想想自己,仿佛自己在西州家中的处境竟然还要好一点。
当然哭了鼻子的还有丫环
洋水县衙,被大雨滞留于此的刺史高审行,在半夜时一连接到了黔州几座县的汛情急报:
洪杜县的输水石渠全部淤塞,山洪挟带着泥沙沿坡而下,肆意奔流,冲毁田亩暂无法计算,但所见之处已经没有一处有直立着庄稼的好地方了。
信宁县同上,看不到一片好地了。石城县也完了。
季节已至秋天,本该快到收获的时候了,高审行有些不信,因为他坐镇的洋水县看起来并没有这样严峻,至少绝大多数的坡地都保住了,受损的只是那些临时充作泄洪通道的谷地。
洋水县令对刺史大人道,“卑职知道原因,大雨之前,六县都水”他意识到刺史大人已经废掉了这个职位,遂道,“李引曾经来过,让洋水县砸渠放水幸好卑职砸得及时!”
如果真如各县所报,那么黔州今年的收成几乎就等于泡在雨水里了!高审行的心情已经不能用方寸大乱来形容。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