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将护牧队露营所用的牦牛毯子,两件对扣着,将三面用皮线密不透气地缝了,只留一面往里钻人,开口处还加了盖子和拴系的皮带子。

    有人问要做几个,柳玉如说,“给他和樊莺做一个就成,山上风大,一人钻一个睡袋不暖和,两人挤着才行……要是被风刮跑了也有个伴儿!”

    然后再商量随从人员,开始时考虑到西州别驾的威风,说再少也要带十人。后来考虑到睡袋的个数,决定带五个人。

    但是一说到此行的坐骑,高峻就不考虑威风了,“这可不行,就是去拜望一下我义兄而已,去那么多人做什么……随从一个都不带了。”

    因为炭火不能去,樊莺的马也不成,得用骆驼。高峻的牧场里只有五对成年骆驼,算上驼犊子也不过十几,别驾大人舍不得。

    于是,她们给田地城驼马牧场大牧监王允达送了信,不久,王允达就亲自赶了两头体格强健的骆驼送过来。

    然后是路上的盘缠、干粮、水、引火之物,一一都在准备之列。

    高岷和罗得刀从西州赶过来,带来了通关的文书,一份吐蕃地图,一位向导。还带来了安西大都护郭孝恪的口信,郭大人同意高峻去一趟逻些城,将西州的事务暂且委托高岷全权处理。

    高峻对大哥说,“此行总要一个月,等我们回来时西州也就入冬了,家里一定要做好马匹越冬的准备,厩房、草料都不能出差错。”

    他还对高岷交待了与刘敦行的相处原则:只要不是大事,就要以和气为上,但事关天山牧、西州利害的问题,就一定要行使长史的权利。

    高岷一一答应下来。

    十月二十日,高峻和樊莺骑上两头骆驼,前往逻些城。高岷、高峪、罗得刀、刘武以及别驾家中的人都到旧村边相送,连婆子也来了,大家挥手而别。

    ……

    黔州。

    刺史高审行最近忙得滴溜乱转,农忙已过,劳力也多了起来,而开荒大计才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严格地说,一入腊月就什么都干不了了。天寒地冻人过年,那么他还有一个多月的光景好用。

    他天天往下边各县里跑,亲自去看哪个县动作快、人到的齐。有时就宿在县里不回来,那样的话路上太耽误功夫。

    都濡县原县令刘端锐的遗孀母女,从来过一次刺史府之后,好久都未再来麻烦高刺史,她们被代县令马洇安排在崔颖主仆一起开荒。

    虽然马洇对此极不乐意,倒不是多准备几块点心的事,而是这件事太过的窝囊――代位县令,让一位前县令的夫人逼得改变了最初的安排。

    事虽小,但涉关颜面。

    有刺史大人的字迹,他不好有半句怨言,但背了人的时候,马代县令对王氏母女的脸色总是阴沉着的。

    但王氏母女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刺史夫人带着那么多的护卫,现在她们两个几乎用不着在山上干活儿。

    而且连上山的路也不须走了,崔夫人每次上山,都想着让车子在王氏门前停一下――她们连车都有了,这可是刘端锐生前她们才享有的。

    她们要做的就是陪着崔夫人说说话,有时讲一讲都濡县以前的往事。崔夫人也愿意听,感觉自从她们母女来了以后,山上的劳动也有意思多了。

    到了休息的时候,马洇依旧将点心和茶水派人送到山上来,而王氏的女儿此时会帮着丫环,给那些护卫们倒倒茶水、递递点心。

    有一次,在休息的时候,崔氏悄声对丫环说,“你去陪那对母女……再把李引给我叫过来……”

    丫环仿佛猜到了什么事,就愉快地去做了。

    李引走过来,向着崔夫人躬身一礼,“夫人,是你叫小人么?”

    地头上有一块大石,是那些护卫们从地心里推过来的,崔颖就坐在上边,不好叫李引坐,李引就站着。

    夫人道,“李引,我看你年至不惑,还孤身一人……有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你就一直这么傻下去么?”

    李引喉头动了动,回道,“夫人,这事是强迫不得的,但李引仍旧感谢夫人的关心,如果没有别的事,李引告退。”说着就要走。

    “你等等,”崔夫人低声说,“也不听听下文,怎么变得这般急躁!”

    她向李引示意自己的小丫环,“你可不能糊涂了,我私下里问过她的意思,她是有这个心意的。若是你想好了,便给我个话,我替你与她说……”

    李引道,“多谢夫人,只是李引无房无产、无功无名,又大过她二十来岁,我不能害了一位姑娘……但小人还是谢谢夫人关心,此事就此做罢吧!”

    崔夫人停了一阵子无话,看看李引又要走,才道,“你只要踏实做事,功名田产都不是难事……而且你曾对我们有过救命之恩,即使以前你……但往事已矣!我也不想再追究了!”

    “多谢夫人!小人以前确是行径不端,小人脸上的刀疤便是我自己所留,提醒我是个什么样的丑恶之人!但此次到黔州从军,小人便决心改过从善,要以笃行弥补深重罪孽……但婚姻情感之事就不敢再想了。宁可错过,也不想将就。即使卑微,也不再做个蝼蚁。”

    “可是男子汉大丈夫,是有延续子嗣的权利的!”

    李引已经再度对夫人深施一礼,回到那些护卫中去了。
………………………………

第774章 百尺竿头

    崔氏呆呆地坐那里,不敢去看他的背影。

    回来之后,李引再度去二门上站着。站门的差事枯燥而无味,白天开荒累了一天,晚上时谁都想早早休息,而这些人多是黔州当地的人,谁都有家有室,他们的内卫队长永远没有自己的事情,此举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威信也好得很。

    丫环从外面回来,一见李引站在门上,头一低就快步走过去了,崔夫人已经把跟李引的谈话结果委婉地对她说了。

    看到丫环,李引的嘴动了动,人站在那里没动。

    高审行到黔州后所推行的头一件、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目前正在黔州各县全面铺开,十一月份,成就已经有目共睹了。

    他就此事再次向长安报送了奏章,汇报了黔州的政绩。皇帝又是朱笔御批,勉励他的所为,同时也提醒他体恤民力,不可操之过急。

    对于陛下的勉励,高审行夜不能寐,回来后终于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对夫人说起。

    为了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也为了抓住十九年最后一个来月的大好光阴,高审行决定,从护卫之中超拔六名表现良好的手下,代他到黔州底下各县里充作垦荒监察官。

    能想出这样的法子,也是没有法子的法子――摊子太大了,他不能总是自己去跑!同时也体现了刺史大人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魄力。

    崔氏焉能不知这是个机会,能被选出来担任监察官,护卫也就顺理成章地由一名役、变成了一位官。

    崔颖听了,当即向他建议道,“老爷,我看那位李引不错,为人肯吃亏也很机敏……你看他每天都任劳任怨的,”

    高审行想起了这个人来,“是不错,给他赏赐也不受。不过……监察一事是个拉下脸子来的差事。但我看他太有些的面矮,对那些手下内卫们还不忍拉下脸安排他们差事,到各县里去面对那些精明过人的县令和县丞……哼哼!”他摇摇头。

    崔氏道,“可他却救过我的命。”

    高审行说,“夫人,你不在官场,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关节!所谓人尽其才,我断定他是不适合的。再说他们这些人下去后,是要充刺史府门面的……一个破相之人,出去后会让人说我刺史府无人的。”

    崔氏不再坚持,但扭过身去不再理他。

    选拔监荒官的事情引起了很大轰动,那些刺史府的内、外护卫们,谁都知道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名亲勋翊卫府的护卫是天下护卫之中等级高的,是个流外二等。而到了刺史府一级的护卫是流外五等,离着上品阶的官员还差着五级,如果盼上了这个差事,那无疑是鱼过龙门了。

    更何况天子护卫立功的机会少于州府护卫,柱国的孙子守大门就是这个道理。即便如此,高刺史提到的这个机会也是不多见的,内外卫者们几乎人人都报了名、都想被刺史大人挑选上。

    只有李引未报名。

    有他的手下道,“李兄,你不想做官吗?以你的能力和表现,正该报个名的。”

    李引笑了笑,淡淡说道,“我能看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