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岷没回来,与高白分手后去南边寻找高峻、柳玉如和樊莺的周谯却赶回来了。
所有的人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周谯,问他,“你到底找没找到他们?”
周谯风尘仆仆,脸也没洗,他看到别驾、高长史、李弥、刘武,以及谢金莲等高峻的家中人都在场,便擦着汗道,“没找到。”
高审行急了,问他,“怎么会?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么?”
周谯道,“长史大人,我会骗你吗?与高白分手后我沿着丹凤镇、邓州、襄州一路打听下去,一开始还有位船主父女,他们说看到一男两女是从襄州坐船南下了,可是我再往下追就没有了消息,”
崔氏也在场,她着急的问,“你总该再往下游去打听一下,这种事只要打听船只的下落是不难的。”
周谯道,“夫人,这些我都想到了,但是……在汉江荆州段往后,就没有人说见到过那条船。也许他们半路上下了船走了旱路,这样寻找的范围就太大了。我怕家里着急,就先赶回来报信。”
高长史道,“他们可真是,不知道家中人惦记,还跑的这样远,连个准确的地方都没有。眼下长安的圣旨已经到了这样久,他却音信都无,真是不知道轻重!”
崔氏道,“老爷你不必怪高峻,他走的时候可是所有的官职一撸到底的,一个无官一身轻的人要去哪里谁管得着呢?圣旨的事情他怎么知道?”别驾也这样说。
李弥叹了口气道,“唉,本来我是不大相信这件事,一直在隐忍着不想说,今天看来还是说了的好,也好让大家有个心理上的准备。”
崔氏和高长史都催他说什么事。李弥吩咐他一个随从道,“你去把东西拿来。”
人们都不知道他要拿什么东西,不大一会儿,随从拿来了一副牦牛皮的马甲,思晴一看脸色就变了。
那马甲她太熟悉了!只是现在看来,这副马甲已经被水泡过,连牛皮上边那层自然的光泽都被水泡掉了,整副皮甲看起来僵硬得很,失去了柔软的质地。
李弥道,“我在来西州的路上就碰到了几个人,他们是从鄂州来的,皮甲就是从他们的手里买下来的。我听他们说了汉江上的一件事,有艘南下的大船在荆州段撞崖沉江,人一个都没有救上来……那里水流湍急,人一下去根本就没法救。”
崔氏准笑着道,“李大人,你可真是有先见之明!你怎么就知道要把这副马甲带到西州来?你怎么知道西州有这样的马甲?”
她已经明白了,自己在当阳县酒馆里与李弥的那番话是白说了!她难过,不肯相信这个结果,事情哪能会有这样巧呢就让李弥碰到。
李弥道,“崔夫人差矣,我是看这副马甲做得精巧,知道高总牧监是有护牧队的,想着拿回来让他借鉴一下皮甲的做法。这对于牧场是有好处的,李弥焉能不做?我是看到护牧队的皮甲款式与这一副一模一样,这才起的疑心。”
他说,我若是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哪里会隐瞒到这时?
思晴先是捂着脸跑出去了。随后高峻的那些如夫人们一涌而出。她们是相信思晴的判断的。她与高大人在西域这么久,难道还会看错?很快就有隐约的哭声从二楼上传了出来。
高审行大惊失色,他虽然一直看高峻不顺眼,但是高峻能有这样大的成就,升迁得这样快,怎么不都是高府的荣耀?他看到崔氏的眼睛里转出泪花儿,自己也不由得一阵气短。
倒是别驾李大人劝解道,“列位何必如此悲伤,一副马甲而已,本官绝不相信高峻会有不测,不信走着瞧。”
崔氏忙问别驾因何有这样的断言,李别驾也是强打精神,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曾专门请高人给我女儿算过,那人说她富泽深厚,从一而终,百年白首……”说罢有些踉跄地起身,要去楼上劝解一下女儿。
崔氏也想起了女儿,她随着别驾也去了二楼上。下边的众人不欢而散。周谯对最后离开的刘武道,“刘大人……”
别驾和崔夫人上去的时候,二楼上的女子们已经抱头哭了多时,她们不敢大声,互相的手紧紧的揪住在一起,她们从思晴的表现上已经明白了全部,高大人已经回不来了。李婉清手里拿着把剪子,哽咽着道,“姐妹们,我先走一步。”
李袭誉喝喊着一步抢上,斥责道,“胡闹,一副马甲而已,我刚刚吹完你和高峻要‘百年白首’,你就要寻短见,不怕高峻回来了瞧不见?”
李婉清道,“爹,让我怎么不相信!女儿现在追去了,也许还能在茫茫冥州找到他们!”众女子听了又是一阵控制不住的难过。
崔氏道,“亲家翁,如今就你是个心里没有乱了方寸的,给个主意吧!”
别驾道,“谁都别哭,事情哪到哪儿?周谯回来都没说准话,”别驾知道这些人都在看着思晴,便对她道,“丫头,你是与高峻去过战场的,那里的凶险你没经历过?高峻可是这么容易交待的人?”
思晴虽然心里转不过弯儿来,但别驾的话她听懂了,说道,“伯父,是我不好……一条汉江怎么会阻住他!在西边十倍于我们的敌人都让我们打得一个不剩。”
别驾道,“对哇,就算真有沉船,人不会不见个尸首的,我们哪能如此禁不得事,焉知这不是别有用心的人耍的计策!”崔氏听罢,猛然一惊,深感别驾的话有理,这个消息若不是从李弥的嘴里讲出来,她再信也不迟。
李袭誉也是瞪着眼睛愣说,他哪知道什么人的计策,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看到人们终于情绪稳定,又好言安慰了一阵子,他才慢慢地下楼来。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关了门,他感到身上乏累得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未完待续。)
………………………………
第440章 两害相权
半夜时,谢金莲要照看甜甜,早一步离开众人到了自己的屋子。她刚刚把灯掌上,就听着靠着西院刘武家的那扇窗子上有动静。她安顿了甜甜趴在西窗上往外看。
她看到刘武和刘采霞二人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刘武正弯腰拣起一块小石子,要再往这边二楼的窗子上掷。刘武看到高大人家二楼窗子上出现了谢金莲一人的身影,就把扬起来的手放下,打着手势叫谢金莲下去。
谢金莲不知何事,纳闷儿那一屋中有好多人,灯也亮着,刘武为什么偏偏往这里掷东西?她知道一定是有些机密,于是悄悄关了门,也不与众人讲,在院门口见到了婆子出来,就示意婆子不得张扬。
时值半夜,街上也没什么人看到她,谢金莲出院子一拐到了刘武家。在屋里,她看到不止是刘武和刘采霞,还有周谯。
等她再从刘武家里走出来时,脚步就变得轻快起来。甚至在迈步上到自家二楼时,谢金莲控制不住地两脚蹦了一下,这才一把推开了门。
崔氏、思晴、李婉清、崔嫣、丽容还在一个屋子里。她们看到谢金莲满面春风地进来,并且马上关严了房门,不知道她要说什么。
周谯在刘武家里向谢金莲报告了高峻三人平安的消息。按着高峻的叮嘱,别驾李袭誉、谢金莲她们姐妹之间不必隐瞒。如果崔氏在人前帮着高峻和柳玉如说话,那么崔氏也可以知道这个消息。除此之外,连高审行都在不告之列。
谢金莲也有心奚落一下李婉清,“妹妹,幸亏你对自己下手慢了些些,不然到了那边找不到他们,你就是再哭也回不来了!”李婉清不好意思地笑了。
崔氏听了谢金莲的话由衷地替女儿高兴,自己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她知道高峻这么做,绝大部分的原因是与李弥有关的。
这么说高峻已经注意到李弥了,如此崔氏坚信,如果李弥让他盯上了,李弥不动则罢,再要想使鬼的话,高峻一定会让李弥输得连一条裤衩都不剩。
她们得知高峻眼下正与江夏王爷在一起,为着皇帝造船的大事而操劳着。崔氏问,“他说没说玉如和莺莺两人怎么样?”
谢金莲道,“只说她们都好,别的没说。”崔氏听了,心再放下来大半。崔嫣也有心情嘀咕道,“这是肯定的了!高大人没有事,姐姐怎么会有危险呢?”
于是众人又低声地、七嘴八舌地表示这不公平,她们两个在外面快乐,让这些人在家里提心吊胆。
李弥从周谯一回来就在观察着高长史一家人的反应。他看到第二天原西州别驾李袭誉就忙着打点着行襄,说要去凉州上任。心说终于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