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1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驸马也不往蜀王李愔的话上跟,又在单独敬一个人酒,“长孙兄,我来敬你一杯。”

    听着隔间里“滋滋”两声,一直未说话的长孙冲这时才开口了,他叹了口气道,“唉!江安王在休祥坊惹出的事真是美中不足了!”

    有人问,“怎么呢?难道真让蒋王殿下说着了?”

    秘书监说道,“江安王打的是波斯副使的人,疼的更是波斯国的脸!波斯使者好像很是委屈,已声称明日必到早朝鸣冤!”

    韩瑗道,“韩某听说休祥坊初二那晚,波充只是走过去、拉人家自己的夫人起来,却挨了江安王爷一顿暴打!这是怎么说的。”

    长孙冲道,“家父自听闻了此事,一直在为江安王担心,王爷若不动手什么毛病都没有,一动手立刻成了争风吃醋。”

    江安王妃在隔间中惊得,心都跳的分不出个数了。

    长孙冲说,“父亲极为忧虑,这样有惹国格的事件,又恐陛下震怒起来,他一个人替江安王求情很可能于事无补……若是再有几个人站出来共为江安王添几句好言语,兴许会好办些。”

    韩瑗插言道,“江安王为人事少,也不斤斤计较,倒是个好人。只怕波斯人一告,陛下即便有心回护江安王,也不大可能装糊涂吧!”

    长孙冲说,“父亲亦是这样认为,这可不是两个人的小矛盾,陛下必然要考虑此事在邦际间的不良影响啊!”

    韩瑗道,“韩某倒想伸手相援,但韩某只是个侍郎,怕是不顶什么用,除非……”

    隔间的江安王妃觉着腰梁骨让人抽走了,强打精神撑着去听。

    偏偏此时,就听着窗外近处,爆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声炸响,连窗纸都抖个不住,震得王妃耳朵里嗡嗡半晌才恢复了听力。

    隔壁的桌子上也是一阵子的杯倒,筷子落地,有人惊问,“什么动静!”

    有个伙计跑出去,在楼下与几位看马的伙计打听。

    就听着隔间里有人问,“韩大人,除非什么?”

    韩瑗道,“总得有些有份量的、比如亲王什么的,一个还不成,若是集那么三五个,众王一同发声,在下想陛下总得给个面子!”

    伙计跑上来报告说,方才应该是二踢脚的第二响——第一响将炮升入空中,然后第二响凌空炸开——好像是从大宁坊隔着大街飞过来的。


………………………………

第1335章 险些绝后

    李愔长出了口气,心有余悸地说道,“狗操的,还、还以为本王的报应来了!谁家买这么大个炮!拿去轰承天门……都成了。”

    说着,他双手合什,十分虔诚地闭着眼睛祝道,“毘沙门①,长乐坊还有郑观音呢,可别在这里吓人了……”

    伙计再跑出去,几个人在巷子里仰着脸盯住半空,等着再有一响,就能辨别巨炮的具体方位。

    而李恽第一个表示赞同,“有理,亲王的事,亲王不管谁来管?本王一定算上一份,这是给江安王叔请命,大了不这个安州都督,本王就挪一挪!但情意总要讲!”

    李愔方才骂的是房遗爱,但维护兄长李恪的意思太过明显了,给人感觉他不将李恽生死放在心上似的。

    此时李愔便第二个表示赞同,“狗操的,本王怕什么,算本王一个吧。”

    隔间,年轻的江安王妃不必再听了。

    她丢下桌上根本未动一筷子的酒菜,蹑手蹑脚下了楼,到了店外再放稳了步子款款出巷。

    归林居门外,伙计们总算等来了第二响,正是来自大宁坊方向。那个方向正是濮王府。

    炮声开天裂地,却异常的清脆,比普通的二踢脚射得也高了近一倍。

    爆炸声产生了滚雷的效果,“喀啦啦”地震荡着空气,又在大明宫墙上反出回响。

    等人们循声望过去时,濮王府的上方还弥漫着一大团未散的烟雾,正好将午后行至那里的、明媚的日头遮到后边。

    江安王妃在巷口匆匆解了马缰,扳着鞍子入镫,她要尽快找到浑蛋元祥,跟他商量一下对策。

    ……

    就在江安王妃急着要去寻李元祥的时候,延州刺史高审行刚刚从鸿胪卿崔仁师的府上回来。

    崔仁师宦场沉浮,说起来也算是老资格。

    贞观十九年大唐东征高丽,崔仁师是海运副总管,与太常卿韦挺搭班子。

    在那次海运中,二人各领一支庞大的船队,源源不断往军前输送物资。

    贞观皇帝下旨,幽、营等州负责军资大部,但天下各州按着份额、也要各负少量。

    皇帝意在申明:高丽战事乃是举国共责,并非东北部寥寥几州的事情。

    在这次举国范围内零零碎碎地筹集中,韦挺一丝不苟,不知变通,最后延误了军情,被削职为民。

    而崔仁师先从近处州府筹措了军资运走,然后再将天下诸州随后运至的筹集之物充还。

    这件事让他在官场上再升一步,做到了鸿胪寺少卿,从四品上阶。

    偏偏在去过一次翠微宫后,崔仁师作了一篇《清暑赋》讽刺贞观皇帝。

    先皇得知后不但未加斥责,还要升他做中书侍郎。

    时任中书令的褚遂良,立刻翻出崔少卿在十九年知海运时、亡失民役的一件旧事来弹劾他。

    结果,崔仁师连中书省的门都未进,便被贬去龚州,从尚未到手的四品侍郎,跌到了一名不入流的记帐文吏。

    人还没到龚州,时任中书令的鹞国公、如今的金徽皇帝再将他一把拉了回来,接替了鸿胪正卿高审行的位子。

    惊心动魄,冷热交替,令人胆战心惊。

    痛定思痛,崔仁师早就明白过味来了,那篇《清暑赋》写的太不合时宜。

    先皇虽说对此赋极度不满,但是总不会同自己一般见识。

    而褚遂良的弹劾不早不晚,既满足了他排斥异已的目的,又满足了先皇报一箭之仇的心思。

    那么自己的位置有那么大的落差,还,还奇怪吗?

    人都是在挫折中聪明起来的,再正直的人也会如此。

    崔仁师虽说不致于从此变得多么识时务,但至少,会在不损害大体处事原则、和行事章程的情况下适当自保。

    鸿胪正卿一本正经,连眼都不眨地听了高审行的来意,心里从头编算:

    一,金徽皇帝虽说极富人情,却比他爹整人更狠。

    二,高审行春风得意,凭着一把镢头深受金徽皇帝赏识。刘青萍不够规格也封了国夫人。连皇帝极为宠爱的贤妃娘娘都去兴禄坊归省了。

    三,高审行大过年的跑到府上来说了这件事,那是志在必得。

    四,这件事不一定是皇帝知情的,但高审行若不如愿,那么等皇帝陛下知情时,恐怕这件事也就变味儿了。

    五,事情只要一变味儿,恐怕鸿胪正卿连记帐的差事都没有了!

    六,此事涉及到的是江安王李元祥,这又是个大块头。如将此事给办了的话,取悦的可能是两个人。顶着不办,对自己不悦的极可能是三个人。

    七,江安王爷的事,关系着我大唐帝国的颜面,每一名官员都应该想方设法地,不遗余力地加以维护。

    八,即便办错了,那也算在正确的路上崴了脚,但腿绝对不会残。

    九,自己去颁政坊驿馆吓吓波斯使者,比李元祥暴揍波充也真不算什么。

    十,以上诸条都算差了,要挨陛下斥责的话,也有李元祥和高审行顶着。

    崔正卿正色对延州刺史说道,“刺史大人,你为的可是我大唐,崔某能有什么可说的!崔某即刻往颁政坊走他一趟!料想也没什么难度。”

    高审行没想到事情办的这般的顺利,他又在崔正卿的府上略坐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他兴冲冲地回到兴禄坊,本想入府,又一想崔仁师说的那么信誓旦旦,此事大约已没什么出入了。

    何不立即去胜业坊与王爷、王妃通报一声,弄不好晚饭也就有人请了。

    再说,昨晚半夜才答应过江安王妃的事,次日午后便有了回音,这不也能说明延州刺史办事利索、指谁射谁的魄力?

    高审行过家门而不入,门外的家丁们迷惑地看着五老爷。

    而只带了两名随从的五老爷头都未扭,骑马沿着务本坊大街往东去了。他们拐过了太庙,未走平康坊,而是经由北面大街去胜业坊。

    刺史不愿意在平康坊遭遇某些人,他们找那些艺妓、歌妓、舞妓、寝妓们寻开心,然后再扭过头来瞅着自己不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