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条男的看了会沉默,女的看了会流泪的新闻。没别的,从今天起,谁再黑王老师,我第一个不放过他!忘了介绍自己了,就职于某一线城市网监部门,想要查出一个人的地址轻而易举。”
“顶楼上的网监哥哥!虽然你这样有点滥用职权的嫌疑,可是我就是喜欢你这样的人!如果你是蓉城的,请联系我,我还没有男朋友哦。”
“那位相亲的妹妹注意影响,这可是很严肃的话题。你可以直接私信我,我也是x监哦,就是工作地点在工地。”
“这种事情应该由国家出面干涉一下,就算王老师不是名人,只是普通的华夏公民,国家也有保护公民在外不受侵犯的权利跟理由。”
“看了这条新闻越来越担心王老师的处境了,希望王老师能够安全归来吧。”
跟华夏网友的担心不同,东洋网友则表现出来极大的愤慨。
“一定是南韩故意抹黑我们!我们有千叶真昔老师在,会惧怕一个年轻人的挑战?我们民族向来都欢迎强者挑战的!”
“那个什么小惠子绝对不是东洋人,南韩抹黑人的伎俩这些年也见得不少了。前段时间还声称孔子是南韩人呢!这种卑劣的民族可是什么都干的出来的。”
“什么都别说了,我代表东洋人民欢迎王庸来东洋,进行一场公平公正的对决!看看在东洋的土地上,到底会不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东洋民族的精神不容亵渎!如果王庸在东洋遭遇一样的事情,我直播剖腹!话放在这里,大家作证!”
东洋网民一边倒的认为是南韩故意抹黑他们,根本不承认小惠子的所作所为。
当然,事实真相也确然不是如此。小惠子确实想置王庸于死地,但是跟什么文化挑战毫无干系,这一切都是王庸故意放出的风声而已。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强行捆绑热点,将人们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王庸挑战南韩文化界的身上来。
李在先究竟是学者,以为靠着影响力就能压制媒体。了解这些媒体人尿性的王庸深知,想让他们错过这么一个大料,比杀了他们还让他们难受。
果然不出所料,在王庸通过两个狗仔记者放出这个大爆料之后,所有南韩媒体都选择了跟进。
而两个狗仔记者所在的小报社,也一时间水涨船高,一下子成为了这次王庸南韩之行的独家报道人。
不说别的,就凭人家手里那一张张王庸的照片,从机场到国技院,从国技院到警署,甚至还有东洋领事馆的偷拍照。就已经将其他媒体都打趴下了。
谁让其他媒体根本就没打算报道王庸呢?更逞论安排记者跟踪,进行素材采集了。
八重菊总部所在地。
会议主持人坐在长桌前,一脸的悲恸。
“没想到小惠子桑就这样离我们而去。她是我们组织近年来最有潜力的成员,就连首领都很欣赏她,准备对她进行长期培养。这是组织的损失,这是帝国的损失啊!”
下手的其他与会成员也是低头不语,对小惠子的遇害表示哀悼。
片刻后,才有一个面色阴鹜的人抬起头,道:“小惠子桑的仇绝对不能这样算了,一定要报复回来!小惠子是执行狙杀王庸的任务而死,凶手毫无疑问就是那个王庸!”
“我也觉得王庸的可能性很高,不过报仇的事情我倒是觉得不可妄动。现在整个舆论对我们相当不利,王庸非常聪明,故意将小惠子扯进文化之争。如果王庸再出现什么意外,只会坐实我们惧怕王庸挑战东洋文化的传言。所以报仇事宜缓缓最好。”另外一个人发表了不同意见。
“没错,咱们国内网络舆论也是倾向于公平一战,以此洗刷南韩媒体的栽赃。这个时候确实不方便再惹事,一句话,文化的交给文化人去解决。等千叶真昔击败王庸,我们民族收获自信并且重创华夏民族信心之后,我们有的是时间解决王庸。”
“我同意。”
“赞同。”
“赞同。”
瞬间,八重菊大半成员对第二种说法表示了支持。
………………………………
第八百五十章 王庸直播
会议主持人扫一眼全场,即便已经接受了小惠子死去的事实,可看到那张本该属于小惠子的座椅,仍旧不可避免流露出一丝悲伤。
如果小惠子还在,恐怕能够说出一番截然不同角度的观点吧?
可惜啊!
“好了,既然过半数的人都赞同缓而行之,那就暂时先将小惠子的仇恨放在一旁。不过小惠子虽然死了,可她此次南韩之行的目的终究算达成了。青山浩志留下的蛛丝马迹已经全都被清理干净,王庸想从青山浩志这条线索上找到咱们华夏的盟友,已经绝无可能。让他暂时活两天,也不算什么。”会议主持人最终一锤定音,宣布了会议决定。
在他们眼里,王庸只是一条不听话的小泥鳅,无碍大局。他们图谋的是华夏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池塘”,是池塘里面的各种名贵大鱼,而不是一只泥鳅。
一晚过去。
王庸在临近凌晨的时候还接到了曹部长打来的慰问电话,曹部长对王庸目前局势表示了担心,一度想要帮助王庸联系华夏使馆,让王庸搬到使馆去住。
不过王庸婉拒了,现在这情况,表面上看王庸处境危险,实际上真正的危机已经被清除了。剩下的都是人们对于王庸处境的过分夸大与幻想。
王庸巴不得别人把他此行想的越艰难越好,这种艰难困苦中依旧达成目标,会最大程度提振华夏人们的信心,同时也最大程度打击南韩民众的民族自信。
王庸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天的清晨空气清新,因为靠海的缘故,暑季的阳光也并不那么强烈,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颇为受用,一切都显得那么心旷神怡,除了有关王庸的新闻再次被压了下去。
李在先的影响力终究还是有的,那些跟风的南韩媒体权衡之后立马做出决定,屏蔽了有关王庸的所有新闻报道。
目前整个南韩,除了两个狗仔所在的小报社还有相关报道之外,其他媒体都噤声不语。
就连标榜自由的网络论坛,也抽掉了许多的王庸讨论帖。当然论坛官方肯定不承认,他们只说是技术问题。
总之一觉醒来,人们发现昨天就像是做了一个梦,有关王庸的消息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王大哥,这次南韩媒体明显受到了指使,故意不报道你的新闻,还把昨天的新闻都删除了。这样一来你这次任务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赵莉刷新着手机网站,忧心忡忡说。
王庸点点头:“不奇怪,如果李在先没有反制措施,我才奇怪呢。越有难度的挑战,就越有意思,不是吗?至于新闻曝光,我不强求。反正最终他们会求着采访我的。”
“希望吧。”赵莉对王庸的盲目乐观有些不看好,不过也并未说什么。
“抓紧吃饭,吃过饭带我去新安沉船博物馆看看。”
“去那里做什么?”赵莉诧异的问。
“来南韩好几天了,还没到处逛逛,听说新安沉船博物馆不错,去参观一下嘛。”王庸笑着回答。
赵莉一阵无语,什么时候了王庸还有心思参观游玩。不过赵莉没说话,只是嗯一声,答应下来。
吃过饭,两人就带上思涵,往位于光州的沉船博物馆而去。
到达后,买票进去。
新安沉船博物馆里所展览的,其实就是一艘古代沉船里发掘出来的文物。
只是这艘沉船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南韩,而是一艘来自元代的商船,恰巧沉没在了南韩附近海域。
四十年前一位叫做崔享根的渔民打捞出来六件青瓷,将其带回家后,其弟弟认为这是文物,便联系了当时南韩文物管理局。只可惜南韩文物管理局根本不识货,也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暗藏着一个巨大的文化宝藏。
直到另外一伙渔民出于发财考虑,在海底打捞出123件瓷器并且卖给外国人之后,才让这艘沉没于南韩海域的元代商船曝光。
之后南韩政府多次组织人进行打捞,在几年内连续打捞出两万多件青瓷和白瓷,两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800万件重达28吨的华夏铜钱,震惊了全世界。
这艘出发自华夏泉州,沉没于南韩海域的元代沉船,最终被南韩人称为“新安沉船文化财”,被誉为南韩的文化骄傲。
然而事实上这艘船里所发掘的大部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