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8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狂拍大腿,感叹:“牛比!不愧是央视,手笔就是不一样!”

    画面一转,这时却见一个身材窈窕的亮眼美女走上台。

    步伐轻盈,笑容自然,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

    却是主持人韩粒登场。

    “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学论剑》第一期节目的播出!刚才呀,咱们七位论剑明星合力演唱了一首经典的粤语歌曲《难念的经》。可能有观众就要问了,他们为什么要唱这首歌呢?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呢?其实,这跟我们节目的主旨有关。

    据作词者林夕自己说,这首歌是他参考着《金刚经》写出来的。其中每一句歌词,都充斥着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禅意。如此复杂的情感,仅仅用一首歌词就表达了出来。这,便是华夏文化的魅力。而禅学,也正是华夏本土化的一种标志性文化。跟道家、儒家、佛家合成三大家。

    国学论剑,论的也正是这些细枝末节、点点滴滴里的华夏精气神!”

    韩粒这个开场,不仅讲出了明星们演唱《难念的经》的原因,更是承上启下,正式拉开了《国学论剑》的序幕。

    “好!”电视机前,大片观众鼓掌叫好。

    《国学论剑》第一期,反响却是出乎预料的好。
………………………………

第七百九十五章 这样也行?

    网上。

    不少人在实时讨论着《国学论剑》。

    大部分都是夸赞的话语,觉得这个节目算是真正把握住了流行与国学的衔接点。

    不过也有不同意见的人表示:第一个将流行跟国学完美结合的是王庸,王庸几期节目都是此类典范。《国学论剑》才播出十分钟,节目正文还没看到,这么吹不合适。

    只是这种声音太过微弱,很快就被淹没在众多言论之中。

    人类发展了这么久,其实观众们爱看的东西始终没变。

    那就是热闹。

    古代人们看见菜市场砍头了,一拥而上,围观的围观,扔鸡蛋的扔鸡蛋。现代人们看见新鲜事件,比如碰瓷,比如跳楼,也是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就是这么一个天性。

    火爷作为老资历导演,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将《国学论剑》的场面做的很宏大,将节目形式做的充满了神秘感。

    当即奏效,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国学论剑节目组也全员加班,时刻盯着网上人们的讨论。

    当他们看到大多数人都是夸赞的时候,不由长舒一口气。

    “yes!我这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微放下一点了,这几天让王庸把咱们折腾的够呛!”策划副导演满肚子委屈。

    王庸搞一次事情,他就挨一次火爷的训。以至于后来他每天早上一上班,干脆什么都不干,直接就等着火爷来训他了。

    要说整个节目组里最讨厌王庸的人,非他莫属。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留存率多少还是个问题。但是毕竟开了一个好头,我有预感,咱们节目收视率肯定比《华夏好先生》高!”另一个执行副导演发话

    “嗨,这还用你预感吗?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其实咱跟王庸那档节目较劲,本来就已经够掉价了。他们多少投资,咱们多少投资?差十几倍呢!咱们不能把目光放在王庸身上,要往前看,往目前收视率最高的某档综艺节目上看!”

    “你是说,奔跑吧哥们?!”所有节目组的人眼睛一亮。

    要是《国学论剑》真的可以一举超越《奔跑》,那就真的大发了!

    央视在综艺方面被地方卫视压得喘不过气的局面,也能在他们手里终结。

    这是多么大的一份荣耀!

    所有人心里都腾起一股希望。

    电视里,节目正在进行。

    韩粒在介绍论剑规则。

    很简单,就是每一位明星选手随机抽取一把剑,跟代表该剑的选手组成战队。

    然后节目组会设置各种难度的关卡,让七支队伍pk。每两期节目计算一次排名,最末位的论剑战队将会被淘汰掉,由新的队伍递补。

    可以说,《国学论剑》将当下观众最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借鉴过来,套上了一个国学的外壳。极大提高了受众群体,增加了娱乐性。

    这也是当时王庸看明白《国学论剑》节目形式后,有点担忧的原因所在。

    《好先生》跟《国学论剑》相比,节目形式跟嘉宾阵容,实在是相差太大了。

    不夸张的说,《好先生》整个节目全靠王庸一个人撑着,而《国学论剑》却有七位大明星、七个论剑选手、三位评委,以及宏大的舞美场景、道具支撑。

    在这点上《好先生》完败。

    光电这时候暂停《好先生》,倒是有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变相保护了《好先生》一下。

    韩粒大致讲完规则,然后又请出来三位评委。

    吴正权、沈虹、舟拳。

    这时候原本微博爆料的东西全都出来了,《国学论剑》在网上的实时讨论热度也达到一个小巅峰。

    这也让一众工作人员笑开了花,更加不把王庸跟《好先生》放在眼里。

    他们的目标是《奔跑吧哥们》这种收视冠军,一个连《奔跑吧哥们》收视率一半都不到的节目,怎么可能会入他们法眼?

    《国学论剑》工作人员的心气都无限拔高起来。

    只是,这种心气仅仅持续了不到五分钟,所有人就被一个消息给弄懵逼了。

    “大家快看燕京电视台!卧槽,见鬼了简直!”有人在微博大喊。

    这没头没脑的一嗓子,顿时引起好多人的好奇。

    不少人真的换了台,转到了燕京卫视。

    然后就看到了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的画面。

    燕京电视台,竟然正在播放一部有关父亲的纪录片!

    听画外配音,赫然是王庸的声音!

    “8月8号,这是一个媒体基本不会提及,人们普遍遗忘的节日。正如它的谐音――爸爸,这一天,是爸爸节。

    金钱没了,还可以再赚;时间没了,还有明天;爸爸没了,却真的就没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已经看过太多这样的悲剧,所以在爸爸节即将来临的前一天,我们愿意牺牲一期节目时间,做一个这样的纪录片。”

    转台到燕京电视台的人们听完王庸这番话,全都傻了。

    什么鬼?爸爸节?我tm怎么没有听过?

    不是六月份刚刚过完父亲节吗?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爸爸节?

    观众们还没来得及理清思绪,就被王庸充满情感的声音带入了一个镜头里。

    里面,一个蹒跚的背影艰难走在火车站的路上,孤独而又萧索。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却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

    这篇多数人自小学就背诵过的散文,被王庸以饱满而深沉的感情朗诵出来。

    恰到好处的音调,低沉喑哑的磁性音质,一瞬间就抓住了转台过来的观众的心。

    几乎所有人都学过这篇课文,几乎每个人都对那张蹒跚而行的图片印象深刻。

    那种积淀十几年、几十年的情感,根本不需要王庸费劲牵引,呼啦一下子就从每个观众心底涌现出来。

    无数人目光闪动,隐隐有泪光闪烁。

    而一个观众父亲已经离世,王庸的朗诵直接将其沉痛情感勾了起来。

    三十多岁的老爷们哭的稀里哗啦。

    旁边几岁的小女儿不懂,笨拙的擦拭着爸爸眼泪,问:“爸爸怎么了?爸爸不哭,爸爸乖……”

    这一幕,直接让那观众崩溃,眼泪止不住的流。

    一边流,还一边搂着小女儿,不住道:“爸爸没事,爸爸乖……”

    原本按在换台按钮上的手指却是再也按不下去了。

    ……

    “无耻!太无耻了!节目明明被限期整改,却死不承认。以为今天他们会露馅,谁知道竟然搞出来这么一个玩意!爸爸节?我看是粑粑吧!”一个《国学论剑》副导演气愤的道。

    “沃日,王庸这是作弊啊!他怎么能用这种手段竞争?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