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王庸老师为国争光,本身又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国学家,我觉得这个荣誉教授当的没毛病。咱们京华大学文科方面薄弱,有王老师加盟立马就实力上涨一截。我校之幸!”
“不能叫王老师啦,要叫王教授!”
看着与会人员的表情,校长心中冷哼一声,却也没有说什么。
现在,只需要得到王庸那边的答复,就可以正式向王庸发出聘书了。
正想着,却听门外校长助理敲门而入,随手递给校长一份传真文件。
“寰众那边回文,称王庸非常高兴接到咱们学校的聘任,他愿意跟京华大学一起,为发展华夏文化而努力。”
“嗯,知道了。”校长点点头。
京华大学聘任王庸为荣誉教授的事情,却是板上钉钉了!
……………………
外界。
聘任消息传出之后,立马迎来一片哗然之声。
普通的吃瓜网友对于京华大学这个决定,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可是一些文化圈内的知名人士,却旗帜鲜明的表示了质疑。
“我不否认王庸的能力跟贡献,但是以他这个年龄获得荣誉教授这种称号,是不是太过草率了?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学者,未曾得到过表彰。忽略老学者,而吹捧一个新人,是不是有点缘木求鱼了?这样对国家的学术发展有利吗?”
“呵呵,也就京华大学能够做出这种事情了。在我们燕大,即便是助教的评定都有着极为严苛的流程,不像是其他学校,走走关系送送礼就能评上。要我评价这件事情,只有两个字――荒唐!”
“京华大学此举实在出人意料。如果他们只是想做做样子,千金买马骨,那么我能理解。毕竟京华大学在文科方面一直比较薄弱,这样有可能吸引来不少年轻学者的加入。但是京华大学可以千金买马骨,王庸却不能不自知。王庸真的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荣誉教授的级别?他如果选择接受这个聘任,一定会贻笑大方的。”
不止一个学者,只是一个小时内跳出来反对的学者,就已经有十多个。
在此之前,他们对于王庸只字未提过,无褒无贬,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但是王庸聘任荣誉教授的事情一出来,他们却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问题。
之前王庸再怎么折腾,都跟他们无关,干涉不到他们的利益圈。但是现在王庸却要被京华聘任为荣誉教授,一下子就抢了他们心中的东西。
荣誉教授好比一个美女,无数小伙子暗恋她。以前大家都没得到美女芳心,所以相安无事。但是现在王庸这个长得不咋样的家伙出现,抢走了美女。却是一下子犯了众怒。
素来跟王庸有罅隙的燕大,也站出来发表了评论。
只是燕大比其他人聪明多了,他只是转发了这条新闻,然后加上一句话――高校职称评定,是儿戏还是交易?
一句话,就轻易带起了节奏。
不少人真的被带偏,以为其中存在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甚至都骂到王庸微博下面来了。
王庸闲的无聊打开微博想要看看最近热点,正好就看到了那些对他破口大骂的人。
看到这里,王庸不禁笑了起来。
他当然清楚他被评为荣誉教授招来不少同行的嫉妒,只是左宗棠有句诗“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王庸又岂是害怕别人嫉妒的人?
立即啪啪啪打下一行字。
“明天上午十点钟,京华大学聘任现场,欢迎各位前来打脸。能够成功打我脸的人,我愿意退位让贤,将这个称号让给他。只是,真的有人敢来吗?”
微博一发出,评论区顿时炸了。
“王老师威武!最后一句话霸气极了!”
“哈哈,王老师这是广撒英雄帖啊!期待明天的现场直播!”
“王庸杀红眼了吧?怎么刚回国就跟国内学者杠上了?对同胞也这样?”
“满招损,谦受益。希望王老师能够冷静冷静,不要太过嚣张,否则早晚会后悔的。”
“楼上,是王老师嚣张还是别人找事,拜托你先弄清楚。合着别人一巴掌甩在了王老师脸上,王老师还得微笑面对?对不起,在王老师的字典里没有这几个字。王老师的字典里只有一个字――怼!怼到对方胆战心惊,怼到对方再不敢招惹王老师!”
看到王庸微博后,那一批质疑王庸的学者气坏了。
“王庸以为自己是什么玩意?还‘真的有人敢来吗’,不知天高地厚!”
“就是!赵教授离得近,明天上午去京华大学杀杀他的锐气!我们为你鼓劲加油!”
“明天?恐怕不行。我现在正在海南开一个学术研讨会呢!明天可回不去。还是宋教授上吧!”
“哈哈,我倒是真的有这种想法。不过也很遗憾,我在美国,别说明天,就算明年都未必回得去。不然他容他如此嚣张?”
“咳咳,宋教授、赵教授,你们能不能先把你们的地址隐藏一下?两位微博下面可是清清楚楚显示着在燕京呢!”
有围观网友看不下去了,提醒道。
“啊?估计是定位错了。这年头手机定位真的不可信……”两个教授赶紧解释。
………………………………
第九百九十六章 直接上课
同样的话语还在其他学者的微博上演着。
那些刚刚还跳的很欢,各种贬低王庸的学者,面对王庸嚣张的挑衅,竟然像是失明了一样,视而不见。
有几个极力谴责的,也只是谴责而已。丝毫不提应战之事。
笑话,王庸从华夏国内战到国外,无数人用血淋淋的尸体证明了王庸的战斗力。
谁还敢不开眼的招惹王庸?
上叫嚣两声是一回事,现实找王庸pk又是一回事。
能有十足的把握战胜王庸还好说,万一失手,岂不又给王庸的战绩榜上增添一个名字?而且连同自己也得搭进去,成为国人的笑柄。
只是国内在国学领域,又有谁有十足的把握战胜王庸?
李在先跟千叶真昔这种老妖孽都栽了,别说其他人了。
所以,直到入夜,都没有人站出来,也没有人应战。
围观友们早就笑成一团。
“丢人啊,主动找事,又临阵退缩。既然知道自己怂,干嘛招惹人家王老师?”
“啧啧,这就是国内学者的德行吗?得亏还有一个王老师撑着,不然我对华夏学术圈就丧失信心了。”
“不能这么说,国内学术圈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学者还是很多的。只不过恰巧出了这几个丢人的货而已!”
“让我失望的是,燕大竟然会亲自跳出来带节奏。纵然燕大跟王庸素有罅隙,就不能放下成见,共同为华夏化的传播而努力吗?一个是华夏实力最雄厚的科高校,一个是华夏最厉害的国学大师。两者双剑合璧,绝对天下无敌。真不知道燕大领导怎么想的,连这点胸襟都没有?”
“身为燕大学子,严重同意楼上所说。悄悄说一句,燕大不少学子都是王老师的粉丝,以后骂燕大不要捎带上我们,我们是无辜的。”
好像不管什么事情沾上王庸,就会变得搞笑而有趣。
友们讨论了足足半宿,才随着深夜的到来而消停下去。
翌日。
即便有部分专家跟媒体质疑,京华大学聘任王庸为荣誉教授的典礼,还是在京华大学礼堂照常进行。
京华大学的大礼堂是上个世纪的古建筑,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三所建筑一起构成京华大学早期的“四大建筑”。
王庸信步走向礼堂,远远可以看到礼堂拜占庭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入口处四根汉白玉爱奥尼柱,三个刻着精致浮雕的大铜门镶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跟旁边红色的门墙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谈建筑风格,只看这座建筑的历史,就充满了端肃之意。
“来了!来了!”王庸还没走进礼堂,就听到礼堂内响起热烈欢呼声。
经过修缮后的京华大礼堂足足能够容纳1011人,已经是国内高校最大的礼堂了。
只是今天,却显得还不够。每个座位上都坐满了学生,旁边的过道里,也满满都是人。
前排,还有蹲在地上的记者。
可见王庸有多么的受欢迎。
“欢迎王老师!”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整个礼堂顿时响起哗啦啦的掌声,如潮声一般轰隆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