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祭台。
东洋官员有点迷茫的碰了千叶真昔一下,问:“千叶老师,王庸说的什么?”
千叶真昔眼闪烁着隐隐怒火,沉声道:“刚才那篇祭是毛在1937年写的《祭黄帝陵》,王庸根本不是道歉,而是进一步挑衅!”
东洋官员闻言,豁然变色。
不需要具体询问祭内容,只是听“毛”跟“1937”知道里面绝对不是什么好词。
“八嘎!这个混蛋在挑战我们东洋人的耐性!必须要给他点教训!”东洋官员怒气冲冲道。
千叶真昔目光冷冽,摆摆手:“不要冲动。这次是世界范围内的转播,万一发生什么群体行为,对东洋形象是极大打击。王庸显然知道这一点,才有恃无恐。我们只能斗,不能武斗。让我来。”
说着,千叶真昔再度走去,站到了王庸面前。
“如果你的歉意是进一步的挑衅东洋民众的忍耐力的话,我想你已经成功了!”千叶真昔朝着台下一指。
台下东洋民众已然沸腾起来,个个表情狰狞,义愤填膺。有几个冲动的甚至要冲祭台,要不是安保人员拦着,王庸已经被人海湮没了。
东洋民众却是终于从英记者那里得知了祭的真相。
“打死这只支那狗!”
“无耻的支那人,滚出东洋的土地!”
“什么狗屁大师!是一个存心不良的战争煽动者!华夏正是有这种人存在,才放不下以前的仇恨,才不断发起一次次愚蠢的抵制东洋、抵制南韩的行动!”
东洋民众叫嚣着,咬牙切齿。
王庸表情淡定的扫视一圈,点头道:“是挺成功的。”
千叶真昔被王庸这种态度气到了,他愤怒的指着王庸,大声斥责:“我原本以为你是一个心存高远的真正大师级人物,没想到我错了!原来你只是一个心胸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不明白几十年前的仇恨,你为什么紧抓不放?那些事情跟现在的东洋人有关系吗?你把过去的仇恨强加到这一代人身,始终放不下执念,不肯原谅。这是一个志向于和平的人士应该有的心态吗?如果你代表的是所有华夏人的态度,那我只能说,华夏人没救了!华夏民族没救了!”
千叶真昔声音激昂,侃侃而谈。
话音一落,登时获得无数东洋人的喝彩。
“说得好!一个只知道记恨,不肯原谅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记恨,是最愚蠢的行为。尤其记的还是一辈的仇恨!”
“天天抵制这个,抵制那个,你们什么时候抵制全世界?学会放下仇恨,才是正途!愚蠢的支那人,醒醒吧!”
东洋民众你一言我一语,开启了对华夏的指责。
周围的华夏游客们听着,脸肌肉连连抖动,却无可奈何。
因为这些东洋人找到了道德制高点,他们居高临下的指责华夏不该心存记恨,应该学会原谅,和平共处。
这种价值理论是非常符合西方人的理念的,当场获得了不少外国游客跟外国记者的点头赞同。
甚至一向以提问犀利狠辣著称的cnn记者,直接跳了祭台,话筒对准王庸,问道:“是啊,王庸先生,你们华夏人为什么是不能放下过去的仇恨?选择原谅呢?”
王庸看了cnn记者一眼,又看了台下叫嚣的东洋民众一眼,蓦然冷冽一笑:“原谅?我想问问,凭什么被原谅?!”
王庸声音极大,犹如雷霆万钧,带着强烈的声势冲击进了在场每个人的耳朵。
所有人都被王庸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
现场瞬间变得安静,落针可闻。
“无数人置身事外,站在道德的高地对华夏人说着:原谅吧。
其实我们何尝不懂这个道理?我们也想原谅。
只是不是我们不能原谅,是我们不能忘却十万万同胞流淌的鲜血!
不是我们不能原谅,是我们无法容忍东洋政府拒绝道歉的跋扈!
确然,学会原谅是一个成熟民族的标志。像是过去曾经遭受德国侵略的国家,选择了原谅德国一样。
但是,德国是东洋吗?
1970年12月7日,在白雪皑皑的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德国总理勃兰特惊人的一跪,胜过任何言语。也是这个时候世界人民选择了原谅德国。
可反观东洋呢?
别说学习德国了,连最基本的道歉意图都没有释放过!
从抗战结束至今,仅仅东洋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次数达到了六十多次!
一国最高领导人都如此,别说底下民众了!
而在前段时间,东洋更是流行起‘金陵屠杀是谎言’的说法。
我想问问那些制造这个谣言的人,他们晚睡觉不会做噩梦吗?!
三十万人的尸骨未寒,却可以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否认。我想除了东洋,再没有一个民族这样了!
所以,你们告诉我,华夏人凭什么要原谅?!
历史从来不会真正过去。
如果你们有空,我想邀请你们去金陵纪念馆逛逛,看看那些血淋淋的证据,看看那些惨绝人寰的悲剧,我想你们绝对不会再开口提起‘原谅’这两个字的。
想要原谅,请先道歉。”
………………………………
第九百六十三章 抄袭而已
第九百六十三章 抄袭而已
“想要原谅,请先道歉”,这八个字,像是铮铮之音,透过电波传到所有华夏民众的耳。
刷!
瞬间所有华夏人血液都沸腾了。
一个坐在轮椅的百岁老人,听着王庸的话语,默默流下一行清泪。作为那个年代的见证者,他任何人都清楚那场侵略战争的残酷性,也更任何人清楚侵略者的所作所为;
一个刚刚还在发表帖子,斥责华夏民众无脑抵制,不知道理性对待当年仇恨的年人,悄悄的删除了自己刚刚发的帖子。是啊,想要原谅,请先道歉。对方连道歉都没有,为什么要故作大方的原谅呢?
一个本来受到东洋动漫影响,对东洋化极为推崇的青少年,呆愣半晌。然后毅然拿起手机订了一张前往金陵的火车票。他想亲眼去看看那场惨案的过往,他不知道这会给他带来什么改变,但是他知道至少沉浸在虚幻的动漫里强。
芝樱祭现场的华夏游客,一个个泪眼朦胧,无声的握紧了拳头。
隔岸观火的人们只会用道德大棒强加在华夏人头顶,说华夏人放不下仇恨是因为想要挑起复仇战争。只有华夏人自己清楚,这个自古以来爱好和平的农耕民族,之所以迟迟放不下仇恨,仅仅是因为对方连一声道歉都没有。
既然没有道歉,凭什么要华夏人原谅?
凭什么?!
一种激烈的情绪在现场华夏游客的胸口滚动,灼烧的他们快要炸裂,想要不顾一切的怒吼出来。
只是华夏游客还没开口,却听媒体区陡然传来一声大喊:“说得好!没有道歉,绝不原谅!那些试图将道德枷锁加在受难人民头的人,都是虚伪而卑劣的!有本事把你们的国家拿出来,让东洋侵略一次!”
这句话是用英语说得,只是带着浓重的腔调,不似纯正英记者。
众人看过去,果然,说话的不是西方人,而是一个东方面孔的家伙。
“哼,华夏人自吹自捧,演戏给谁看呢?”东洋人不屑的冷哼一声。
声音不大,却也传到了那个东方面孔的记者耳朵里。
那记者呵呵一笑,陡然将挂在脖子的记者证举了起来:“我不是华夏人,我来自南韩!在这次的事件,南韩跟华夏站在一起!”
“南韩跟华夏站在一起!”
“南韩跟华夏站在一起!”
现场人群里响起一个又一个的声音,却是前来旅游的南韩游客纷纷站了出来,站到了华夏游客的旁边。
“什么?”东洋民众目瞪口呆。
只是这才是一个开始。
“菲律宾跟华夏站在一起!”
“马来跟华夏站在一起!”
“新加坡跟华夏站在一起!”
……
一个又一个曾经受到过东洋侵略的国家游客,站了出来。
尽管人数仍旧不抵东洋民众,可却又一股强大而坚定的气势凝聚,牢牢掌控了整个芝樱祭会场的气场。
王庸看着台下目光坚定的游客,眼有淡淡泪光闪烁。
他喃喃说了数声:“谢谢,谢谢……”
然后蓦然将头转向了cnn记者,道:“你们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仅仅在珍珠港一役死亡的美国民众人数超过2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