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启禀殿下,此次好像是有人弹劾殿下您”
可是,不知道为何,这一次却是出乎李峰的意料,来传旨的这位公公,在一阵踌躇之后,确实小声
的对着李峰说到。
“弹劾我?弹劾我什么?”
对方的话让李峰大感意外,他没想到,对方竟然会给他说这些。但是,更加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人弹劾他。
“具体情形小人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和前些曰子的跑步比赛有关。殿下最好能有所准备。”
对于李峰的问话,对方再一次回答道。
李峰知道,对方是不可能说假话骗自己的。可是,和前几天的环城长跑有关,这就让李峰有些莫名其妙了,这好像没什么出格之事吧。再说了,那天也没出什么事情来着啊。而且,他也没有以官府的名义举办这事情。这也没碍着谁啊?
“好吧,咱们走吧”
想不明白,那就不想,等到到了地头,自然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而此时,在太极殿中的李世民虽然看起来满脸平静,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但是,这心中却一点都不平静。虽然他早就料到,肯定会有人拿这事情做文章,但是,却没想到事态竟然变得如此严重。
不过,事已至此,还是等到当事人来了再说了。一想到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更是让他觉得一阵烦闷。还不知道,到时候事情将会演变到何种地步呢。然而,事情总是需要解决的,因此,就算他再不愿意,还是不得不派人去请李峰前来了。
再看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此时则是出现几种神情。大部分人是低着头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好像是在沉思着什么。李世民知道,这些人那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可谓是不支持,不反对。
而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以孔颖达为代表的一帮文人,则是满脸气冲冲的样子。方才,就是他们这帮人,声音最大。要求严厉处罚勇王李峰。
当然了,也不缺乏像程咬金这般的,抬头东张西望的货色。
“启禀陛下,勇王到”
等待的时间并不是很长,随着前去宣旨之人归来,意味着,事情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宣”
而此时此刻,哪怕李世民心中再郁闷,也只能拿出皇帝应有的态度来,对着外面说了一句。没过多久,那个他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了。虽然早就知道,李峰换了一身行头了。不过,此刻看到李峰此时的造型,李世民还是觉得一阵目瞪口呆起来。甚至差点没笑出声来。
不过,等仔细看了一阵子之后,李世民心中也不得不承认,这一身行头,确实是十分的有意思。光溜溜的脑袋,贼亮贼亮的,身上的一套中山装,更是彰显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精神头。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神态不对,若是这神情弄得庄重一些,严肃一些,那就完美了。
其实,有这种感觉的,可不仅仅是李世民一个,很多人同样觉得这一身造型,确实是显得十分的有精神气儿。特别是像程咬金之类的,更是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李峰。随后,那眼珠子就开始转溜起来,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比如说,像孔颖达之类的,看到李峰竟然这身造型就上到朝堂来,立马更是紧皱眉头,眼中露出厌恶之色。随后,便转过头去,不愿意再看第二眼了。
“参见陛下”
这里是太极殿,而且还是在众人面前,因此,来到殿中之后,李峰便对着李世民拱拱手,说到。这一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免礼,四皇弟请入列吧”
看到李峰竟然还知道跟自己行礼,李世民先是一愣之后,便开口说道。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来着啊。连同这一次,李峰一共来三国上次朝,当然了,都是这样的中途来的。一次是因为酿酒之事,还有一次则是因为高阳和亲之事。不过,每一次火气都不小,直接在这大殿之上便动起手来了。
因此,别说是跟他这个皇帝行礼了,没把他这太极殿给拆了算是好了。
“入列?”
不过,一听李世民让自己入列,李峰却有点懵了。这太极殿他倒是来过两次,可是他可不是来上朝的。基本上来了之后,便直挺挺得站在大殿中央。现在让他入列,鬼才知道站到哪里呢。
不过,很快的他便有了选择了,直接便向着武将那队伍走去。本来呢,他想到程
咬金和李绩那里挤一挤的。不过,李靖看到他竟然往他们这里走来。便直接地往后退了退,让位置来,示意李峰站在前面。
“陛下,下官有本要奏”
李峰才以站定,立马的就有人站出来了,对着李世民请示说到。(未完待续。)
………………………………
第426章 热闹的朝堂
此时出列的是御史台的一位官员,姓赵。御史台乃是中央行政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起主要的职责,那就是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肃正纲纪。是一个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权力机构。
特别是在这隋唐贞观时期,也就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这御史台的权利变得十分的大。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李世民鼓励御史台官员,要勇于,敢于揭发朝中百官的亵渎失职,或者失礼之处。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御史台的老大,御史大夫魏征了。他甚至敢经常跟皇帝对着干,指出皇帝的不妥之处,甚至,常常因此让李世民下不了台,气得更是七窍生烟。可是,就是如此,魏征非但从未获皇帝怪罪,相反的,更受到皇帝的器重。
最为令人恐怖的是,这御史台的官员,可以不以言论定罪。也就是说,就算他所弹劾之事,弹劾之人,调查之后,并非如弹劾中的那般。或者因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些罪名。这些御史台的官员,也不会因此而得一个什么诬陷罪什么的。充其量也就会被皇帝训斥一番而已。
当然,这也是皇帝鼓励御史台官员勇于检举,敢于说话的举措。若不然,一不小心说错话了,反而让自己丢官去职,更甚者自己把自己下了大牢。试问,还有谁人敢于说话呢。这种害人害己的事情,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做?
当然了,像上次那个被治罪的倒霉鬼,那是罪有应得。谁让他竟敢不调查清楚,直接便把李峰给提溜到这太极殿的。这种以下犯上,大不敬,又急于功利。不按照相应程序办事之人,那是活该。
“臣等御史台之官员,深受皇恩,肩负纠察百官,肃正朝纲之职,皇恩浩荡,令臣不敢有半点懈怠之心,唯恐有负皇恩。近日来,微臣接连收到举报。言勇王殿下。行为不检,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经过微臣调查,检举之事,全部属实”
“因此。臣要参劾勇王几条罪状。其一,大不孝,有违祖宗礼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此乃祖宗规矩,乃是孝之始也。世人莫不对之爱惜有加,然今,勇王却漠视祖宗规矩。公然丢之弃之,可谓是大不敬,大不孝。孝,乃百善之始。更是朝廷治理统御天下万民之本,也是世世代代君王最为重视的事情之一,更是圣人教言之根本。可以说,那是朝廷最重要的基石。而今,勇王竟然公然无视。实乃大不敬之大罪也”
“其二,公器私用,私自调军。具我朝律令,非战事降临,若要调用一兵一卒,则必须报备兵部,得到兵部签署文书授权之后,方可调动。而若是调动军队的数量太大,更是要得到我皇圣旨。黑虎军虽然现今属于国旗护卫队,然而,其毕竟依旧是属于我大唐的军队。勇王在没有得意兵部授权就私自指挥黑虎军出城,实乃大罪。”
“其三,有失国体,蒙羞皇室……”
……
看到李峰这个正主已经到场,这赵大人便立马开始再一次陈述起李峰的罪状来了。言辞之严厉,神情之激愤,那就好像被人挖了祖坟一般。
“陛下,老臣复议。自古以来,皆以忠孝治理天下。可以说,忠孝那是治国之本。而孝那是百善之初,没有孝又如何的谈忠啊。勇王乃是国之亲王,一言一行代表着国之体面,皇家颜面,在外人看来,那更是代表着我大唐之尊严。而如今,勇王竟然做出如此荒谬之举,可谓是令我大唐颜面尽失。”
“因此,对于勇王如此不顾祖宗礼法,圣人礼数之行为,应该给予处罚,若不然,如何令天下百姓臣服,如何堵天下悠悠之众口,朝廷以后,更是如何来教化天下百姓啊。若是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