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弟你的意思是要在边关开市?”
虽然李峰口中的交易市场让人听得有些耳生,但是李世民还是很快的就理解了李峰的意思了。
“没错,就是开市”
看到李世民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峰便点头说到。
等到看到李峰点头后,李世民却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在那里沉思起来,思考着这其中的利与弊。不过,想着想着。这眉头开始慢慢地皱起来了,也不知道是想不通为何需要如此做,还是想到了什么困难之事。
“四弟可否说说,如此做,有何好处?”
过了好一阵子之后。李世民才抬起头来看着李峰慢悠悠的问到。既然李峰提出这么一个想法,当然就有他的理由了。一切,还是等听听李峰的理由再做决定。
“据我所知,以往,丝绸之路基本上都是由长按西市出发,然后沿着商路一路前行,把货物运送到各国。而国内别的地方。却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很少有参与进来的。如此一来,就使得这条经济命脉的作用被大大的限制了。”
“究其原因,有多种。比如说,有许多人,由于财力原因,货物原因。更或者是没有那个实力进行远航贸易。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地遗憾和损失。”
“而若是能够直接在边境开市。如此一来,就使得这贸易的入门门槛变低了,许多的货物只需要运送到国境就能够进行交易。这样一来,肯定就会让更多地方的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使得这条贸易命脉更加繁盛起来”
“做此等买卖之人多了,竞争就变得激烈起来了。有竞争才会有活力,也能很快地打破现今这种垄断的局面。”
“交易变得更加的方便,交易量就会变大,别的就不说了,若是到时候收关税,将会为朝廷带来更加一大笔收益。”
随着李峰如此一解释,李世民顿时再一次心动不已起来了。说实话,他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事情尽然会有如此大,如此多的好处。
确实,若是真的在边境开市,到时候,对于商人们来说,将会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毫无疑问,肯定就能使得这商贸活动繁盛起来。甚至能够满地开花。门槛降低,那入门之人肯定也就多了。
人一多起来,那么对那些一直垄断此行业的世家的冲击可就更加的大了。同样的,税收也会变得更加可观起来。光是这两点,就让李世民心动不已。
“好,哈哈,朕就知道,事情只要到了四弟你的手中,肯定就会变得出乎意料起来。这开市好,开市好,这个。。。。。。那个啥交易市场要建,一定要建。”
“嗯,还有这个市场若是建造起来后,对于边关的稳定也极有好处。最少以后边关物资的运送就不用朝廷如此伤脑筋了,只要这市场在,定然就会囤积大量的物资”
“而且,这个市场已建造起来。也能避免以后出什么意外,再让突厥人卡断了丝绸之路,嗯,不错,不错。。。。。。”
此时,李世民或许是心情大好,也像是突然开了窍一般。尽然越想就觉得这个建议好处越多。只不过,李峰考虑的是经济方面的东西,而李世民想到的则是别的东西。
正所谓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当然不同,想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这个很正常。
“不过,建造这样一个市场,这花费可不低啊。这市场要是建造得太小,不管用,要建造就必须建得足够宏伟。现在国库想要拿出这一笔钱,可是拿不出来的,对此四弟你有何看法”
事情到此基本上已经可以定了的,可是,很快的李世民便又开始皱眉了,因为,他立马又想到了钱这方面的问题。
这笔钱,国库拿不拿的出来是一个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这么大一笔投入,到时候,说不得就有很多人会以此为借口反对了。毕竟,在一直以来的观念中,这商业之事,便是被刻意贬低的事情。更何况,在这种国库不充盈,四处都要钱的时候。
还有,这件事情若是真的办成了,对于某些人的利益,那可是致命的损害,那些人不可能没有动作的。
“父皇,我觉得此事或许可以用老办法来办”
看到李世民满脸愁容,一直在旁听的李承乾确实开口说话了。因为,他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办法来了。
“老办法?什么老办法?”
“嗯,就像上次建造广场之时,四叔所用的法子。因为,若是这个市场真的建立起来的话。其中,绝大部分肯定都是商铺和仓库,市场是朝廷建立的,这些东西当然就是属于朝廷所有。而那些商人若是要使用这些东西,要么租借,要么购买。如此一来,不就是与广场那边的情行如出一辙了吗。那么,我们为何不使用当初的老办法,再来一次空手套白狼呢。”
上一次,纪念碑广场的建造,李承乾可是全程参与的,因此,对其中的没一个环节都是十分清楚的。虽然,对于这个所谓的市场他不是那么了解,但是,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么一回事。
如此一来,只要操作得当,完全可以使用当初建造广场之时使用的办法。那么,一切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不错,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只不过,此次与广场之情形又有所区别。想要说动那些商人投钱,这还需要好好的做一番准备才行。四弟,你看此事。。。。。。”
听到李承乾如此一说,李世民也是反应过来了。确实,这不是一个明摆着的好办法嘛。若是操作得当,不但可以不用朝廷花费多少财力物力人力,甚至还能大赚一笔也说不定呢。
想到这些,便十分满意地对着李承乾点点头,随后便满脸笑容地望向李峰。
“你别看我,这事情我可不管,你们自己想办法。”
抗李世民望向自己,李峰连忙就表态,这事情他可不干。开什么玩笑啊,上一次的广场,一来是他早就准备弄的,所以没有办法。还有,建造广场,这也只是在长安而已,离家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路程。
而现在要建造的交易市场,那可是在边境,就算边关急报,那都要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到达。而且,这么大一个市场,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造好呢。
不干,此事说什么他都不干。这简直比上次上战场更为恶劣来着。
“好吧,此事也不急,前期工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呢。不过,现在倒是可以先敲定突厥方面提出的提议了。”
看到李峰那神情,李世民便知道想要让李峰来负责此事根本就不可能。不过还好,一来此事并不急,二来当初已经有纪念碑广场之事了,也算是有可以借鉴的东西了。
既然一切都已经交代完了,这里那就没他李峰什么事情了。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便开始一门心思的弄他的店铺装饰。
现在这天气已经是越来越冷,正是卖衣服的好时节,这店铺越早弄好,买卖就可以越早进行,也就能够让柔娘越早定下心来。
天下之事太多,咱能力太小,管不了那么多事情。天下之人也太多,咱的心太小,关心不过来。这可以说就是李峰最为真实的写照了。
………………………………
第409章 店铺开业
店面装修的事情,在崔莺莺的全力帮助下很快就弄完了。弄完店面之后,李峰便直接返回匠户村,准备开业之事。听到店铺已经弄完,让柔娘她们是一阵激动不已。一家人顿时就开始准备东西出发长安城。
村中的男女老少也知道马上就要拿衣服去卖之事了,也纷纷前来帮忙。特别是村里的那些妇女们,更是显得激动不已。毕竟,这门买卖也有她们的一份子,也有她们的功劳,若是赚了钱,同样的也有她们的一份。
这一批羽绒服着实是不少,竟然装了好几辆马车,这才装完。这些马车是崔莺莺特意派来的,连同车夫一起。
去长安城,当然不需要这么多的人去,再说了,村子里的活也离不开人。要知道,秋冬季节,那可是建造新房子最好的时节。这时候,不仅是天气干旱少雨,更是由于地里的活都已经忙完,劳动力多,工钱也低。
如此一来,村子里的砖窑的生意一下子就变得更加火爆起来了。如此赚钱时节,村民们岂能错过,于是便开始加班加点,整个村子那是男女老少全部上阵。
因此,这一次就没有从村子里带人去了,只是李峰他们一家子去而已。本来崔莺莺还安排了人员专门负责销售之事的,可是,若不到现场,柔娘却总是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