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陛下,臣也完全同意卢国公的话。一面国旗,一首国歌,一群威武的大唐军士,同样是令臣下我一阵热血沸腾。深为能作为一个大唐子民而感到荣耀。甚至,方才那刻,都有一种上战场,抽刀驱马,保家卫国感觉。”
“因此,臣完全赞同勇王殿下的想法。甚至,臣觉得,此事不仅要办,而且还要大办。臣觉得,我们不应该局限在长安此地。而是应该在全国各地,都开展这升国旗仪式。”
“臣相信,如此一来,将会让我大唐子民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当人人都以身为一个大唐子民为荣之时。那我大唐方才是战无不胜的。国之道,最重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而这升国旗仪式,毫无疑问,是一件凝聚民心,树立国魂的绝妙之方。”
“勇王殿下大才,果真是神鬼莫测,邻人敬服,实乃我大唐之福星也”
程咬金话音一落,魏征立马就站出来,表示绝对支持此事。到最后,更是公然对李峰行礼赞扬起来了。
“呵呵,魏大人过奖了,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本来在一旁准备看热闹的李峰没想到,魏征竟然会在这种场合,直接给他邀功,弄得他是一阵郁闷。不过,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人家那是真情实意的夸奖他呢。李峰也只能拱拱手笑着回答到。
“嗯,对于魏爱卿之言,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看到满脸郁闷的李峰,李世民心中顿时大乐起来了。平日里对李峰,他李世民是狗咬刺猬,根本没辙。甚至,无论什么和李峰有关之事,他都得万分认真的对待。生怕惹得这位爷不高兴了,他李世民遭殃。
对于李峰,李世民确实是没辙。
用帝王的身份对李峰,根本就行不通。人家不敬天不敬地,更不在乎皇权,他这个皇帝在人家心中,根本无用。若是别人敢如此,李世民肯定不介意给他换一个脑袋。可是,这是他亲兄弟,还是唯一一个。最重要的是,人家对他的皇位那是半点想法都没有。
试问,就为了这些,他这个做皇帝的哥哥,能够像干掉李建成,李元吉一般把李峰干掉?
再说,皇帝也是人,也需要亲人朋友,需要感情。而很不巧,李世民还真的能从李峰那里找到一种久违的亲情和友情。
当然了,在李世民心中,这个兄弟有点猛。面对这个有些疯狂过度的兄弟,李世民几兄弟,心中还是有些发虚的。特别是李世民这个曾经跟谁着李元霸上过战场的,若是李峰真的发起飙来,还真的让他心惊肉跳的。
而之后,李峰表现出来的种种奇异的才能,更是令李世民惊为天人。很多次,他束手无策的事情,在李峰那里,便变得轻轻松松起来了。而李峰无意中提出的几个想法,更是让他这个皇帝得到了天大的好处。
种种理由,让李世民早就习惯了这个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兄弟了。可以说,对于这个兄弟,李世民根本就兴不起别的想法。
其实,他有时候,真想试试逼着李峰出来做事。可是,每次这个念头都只是一闪而过而已。反正不知道为什么,在李峰这里,他这个皇帝竟然学会了忍让,学会了知足。
而今日,魏征突然表现,似乎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不过,现在,可不是考虑这种事情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把升国旗这件事情定下来才行。
“启禀陛下,臣也赞同魏大人的想法。这事情办起来并不难,可以说,根本不需要花费什么代价,就能得到无穷的好处。”
“臣也复议”
“臣也赞同”
对于这种事情,当然是没人反对的,况且也完全就没有反对的理由来着。
“嗯,朕也觉得,这是一件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大好事。竟然众位爱卿都没有意见,那此事就如此定下来了。至于具体如何实施嘛?这个也简单,等到纪念碑广场建成之后,举行一次正规宏大的升国旗仪式。到时候,随后,各地便可依葫芦画瓢就可”
“或者,到时候,让各地派出人员前来长安,训练一段时日也就成了。”
看到众人对此没有意见,李世民便直接拍板把此事定下来了。
“嗯,臣觉得陛下此法甚好,不过,如此一来,眼下最关键之事,就是选定人员,负责长安城的升旗仪式。恩,还必须选出一位能力出众,能够担当此事之人来全权负责。毕竟,此事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复杂,但是却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啊。”
李世民话音一落,魏征却再次站出来开口说到。确实,按照李世民如此说法,那么长安城这边,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了。
且不说,长安城作为大唐的都城,若是连这边都弄得不伦不类的,那岂不被人笑掉大牙,也有损国家威严不是。最重要的是,各地之人,都是依葫芦画瓢,若是这边都弄不好,那么各地的情况那就更不用说了。
魏征之话,那是句句在理,不过,这一次,却没有一个人再站出来说话了,一个个都选择了沉默。就连李世民,也都是一样。
此事,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其实,只要随随便便派出一个人来,只要不是那种真真正正的酒囊饭袋,肯定都能轻轻松松地搞定。
而只要办成了这件事情,不管是谁,都能得到莫大的好处的。如此大事,若能圆满完成,功劳就不说了。光是这件事情,就能让那负责此事之人,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当然,那是远的好处,就说近的,那也能在老百姓心中留下极好地印象和口碑。
如此一来,这样的美差,那是人人都要抢破头的。当然,如此天大的好处,肯定也轮不到一般人来做。众人心中都明白,这件事情,最重只能落于皇家。
然而,就是因为如此,事情可就变得复杂了。如此一来,能负责此事之人,无非就是那么几个成年的皇子了。事情,一下子,就又扯到了最敏感之处了。
正是因为如此,众人才开始选择沉默。(未完待续。。)
………………………………
第368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魏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整个校场一瞬间便变得鸦雀无声起来了,一个个都做出一副低头沉思的样子。**不过,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有些人已经开始偷偷地眉目传情,用眼神在交流着生命。
面对这样的情景,李世民刚才还十分高兴的心情,顿时就变得有些暗淡下来了。
现在,最让他心烦,最让他难受的,就是如何处理几个儿子关系的问题。这是让他最为难的,几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更重要的是,还都如此的优秀。
以前的李承乾,确实是很让他失望和痛心,可是,近段时间,李承乾的改变确实是很大,办事情也是让他越来越放心。
除了李承乾,李恪和李泰,同样是十分的优秀。就是曾经顽劣到极点,让李世民都不愿意看到的李佑,现在也都发生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李世民更加的烦闷起来了。若是只有一个儿子很优秀,能够鹤立鸡群,那根本就不用考虑。可是,现在,一个个都如此优秀,就不一般了。
优秀之皇子,那都是有野心的皇子,这很正常。同样的,优秀的臣子,也都是有抱负有追求的臣子。而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那就必须先得到相应的地位和权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然而,皇帝只有一个,那些能实现人生抱负,人生理想的位子也只有那么多。
如此一来,为了各自的利益,不用说,就会以某个皇子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的利益团体。形成一个个的党派,争斗不断。李世民也知道,这种情况不可避免。但是,等到真要去面对的时候,却万分的头疼。
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之后,他是真的不愿意那种情形在他的儿子中发生。然而,对此,他又能如何选择呢。
因此,虽然把一切都看在眼中。但是,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李世民也就权当没看到了。
“魏爱卿,那你觉得此事如何处理才最为妥当呢?”
李世民知道,此时此刻。虽然这些臣子心中都有想法,但是却绝对不会有人立马跳出来的。毕竟,虽然不愿意成为那个出头鸟,更加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
只要已有人出来推荐自己想推荐之人,绝对立马就要遭到围攻,失去这次竞争的机会。
思来想去,李世民就只能再次点魏征的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