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很快就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回答说到。
“恩,如此甚好”
李世民一听,也是不断地点头说到。不过问,那就对了,装聋作哑,无疑就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了。一是免得引起误会,二来也免得尴尬不是吗。
“那别的邦国,可有什么反应?”
问完吐蕃国,李世民又立马询问起周围别的国家来了。他相信,那些国家,肯定也已经知道此事了的。既然知道此事,他们肯定就会有所反应。
“启禀陛下,确实是有所反应,不过,它们只是加强了边关驻军的数量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任何异动。恩,不过,高丽,新罗和百济,却是派出了使臣,此时已经在赶往长安的路上,要不了多少时日,应该就能到达的”
“呵呵,看来这杀鸡儆猴,起到作用了。各国使臣到达长安后,便来禀报朕,到时候,朕会在皇宫设宴款待他们,可不能失了我大唐礼数。不过,还是让各地边军,全军戒备,密切注视各国的动向。”
李世民一听,就知道,很多人都被吓着了,这是要来示好来着。对此,李世民当然不会给人家脸色看了。要是真的把人家吓着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东西,那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的。
当然了,对于这些邦国的戒备,那也是不可松懈的。要知道,现在大唐可正在和吐谷浑交战呢。要是,再出什么事情,那可就麻烦大了。
“对了,突厥呢,突厥那边如何了?”
到了最后,李世民终于是问起了突厥,这才是他最为担心的地方。
“陛下,依照您的吩咐,在大军进攻吐谷浑之前,已经从别处,调了一批军士,加强了对突厥的防范了。以臣看来,应该能万无一失的。就算谷欲设想要有所行动,按照我边军的实力,也不惧怕。更何况,他还得防着他身后的南庭的偷袭”
“那就好,哎……现在,朕最担忧的,就是突厥那边有异动了。要知道,他们现在所存之兵力,可不少啊。而且,全是骑兵,行动迅速。一旦出现什么闪失的话,到时候,可就糟糕了。”
突厥,一直以来,就是李世民最大的心病。虽然,突厥的人口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的士兵,却是奇多。可以说,只要是男丁,骑上马,那就是一个勇武的骑兵。对此情况,李世民也是无可奈何。
人家根本就不实行什么耕种之术,就是在草原上放牧,没事就打打猎,或者策马狂奔,或者比比武之类的。可以说,从小就是在训练着。特别是那马术,那是人人在行,又不缺战马。
“报……紧急军情……突厥入侵……”
李世民的话,才刚说完,担忧的心情还没平复,突然宫外就传来了一阵十分急促的声音来了。
“什么?突厥入侵,快……快呈上来……”
一听,突厥入侵,李世民更是噌的一下就站起来了,声音中都充满着一种紧张和急切之情。
其实,不仅是李世民,在座的所有大臣,一个个的心中都是咯噔的一下。对于突厥,人人心中都是万分的清楚,这可是相当难缠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以前的一切,都是假象……”
李世民匆匆忙忙的接过了密报,然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只不过,随着慢慢观看,他顿时露出了一副震惊的神情,然后,满脸焦急的说到。神情之中,全是不敢相信之色。
看到皇帝如此神情,下面的大臣,心中更是紧张起来了。他们知道,此次肯定是出现大事情了。要不然,皇帝不可能是这样一副神情。他们虽然心中也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却只能焦急地等待着皇帝开口了。
“众位爱卿,现在情形十分不妙了。突厥,南庭,北庭,集结将近十五万大军,对我顺州,化州,长洲,定襄等多处都督府,同时发起进攻。虽然,我边军早有准备,前段时日也得到了补充。不过,现在敌兵实力太大。所有边军,都只能依靠城池,进行被动防守。急报中,请求朝廷,立马派兵支援。”
李世民在一阵震惊之后,很快的就迫使自己平静下来了。然后,神情无比严肃地,对着下面的大臣们说到。
“南庭和北庭,一起出动,这………这怎么可能,而且,竟然兵员多达十五万之巨,如此算来,他们可谓是倾巢而出。难道,他们以前的内斗,都是在演戏?故意迷惑我们的,否则,怎么会如此”
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李绩立马也站起来,一阵惊骇的说到。作为军中将领,他对于这军事上的事情,那是最了解不过了。十五万兵力,这绝对是南庭和北庭,所有的兵力了。现在,竟然会和到了一起,对大唐进行进攻。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有十足的把握,对方不会背后阴自己一把。要不然,不可能这样毫无防备的,拿出全部的家当。
要是按照以往,这还好说一点,毕竟,有一个共同的大汗,大家就算有什么想法,那也不敢对自己兄弟动手。可是,现在这样的情况,可就不太对头了。因此,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之前的一切,人家都是演戏给众人看的。
“好了,现在,还是来商讨一下,如何来面对这突厥大军之事吧。要知道,边军现在抵抗得十分的吃力。要是,时间拖得太长,恐生变故。”
李世民现在,也是觉得一阵无力感。他没想到,他最担心的事情,不仅发生了,而且还是这样的出乎意料。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先前已经对那边调军,巩固了防范。要不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所有的人,都不说话,开始沉思起来了。让这甘露殿内,顿时变得静悄悄的。和刚才的欢快气氛相比,显得十分的寂静和压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290章 和亲
“陛下,当前最紧要的事情,那就是要调兵支援。当地的兵力,只有不到十万,虽然,能够依托城墙建筑之固,能够暂时阻挡敌人,然而,这绝不是长久之计。况且,据臣所知,由于交通不便,粮草运输极其困难,因而,那些城内所储存的粮草并不充足。时间若是拖得太久,到时候,必然人心惶惶。因此,此事必须尽快做出决断来。”
一阵死一般的寂静之后,李绩终于是站了起来了,然后,便开始说起来了。
“军师所言极是,调兵增援,这是必然之法。可是,现今,又能从何处调兵山支援呢。虽我大唐,依旧有三四十万大军,可是,大部分,都是镇守各处边关。如若,贸然调遣,到时候,恐那些国家,也会心生异动,若是那样的话,可就真是雪上加霜了。”
调兵山支援,这是肯定要的。关键是,这些兵丁,从哪里调遣。边境,那肯定是不行,要是再因为这样,造成异动的话,可就糟糕了。
“陛下,如若不然,或许就只能从吐谷浑退兵了。至于吐谷浑之事,只能延后再办了。”
突然,又有一位大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从别处,没法调动兵丁,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从吐谷浑退兵,然后支援那边。
“陛下,此法不可,若是从吐谷浑撤兵,我泱泱大唐,颜面何在啊。更何况,此次出兵,耗费巨大,若是就此撤兵,损失难以估量。最为关键之处,若是此次。吐谷浑之事,就此作罢,那么以后,十有八九,只要我大唐一发兵,周边之国,恐就会立生异心。不行,不行,此法不妥”
这时候很快就有人开始反对说到。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一个国家呢。尊严那可是十分重要的。要是这一次,就这样灰溜溜的从吐谷浑走了。这脸面可就丢大了。还有,这一次若是这样,那以后呢。
“可是,若是不从吐谷浑撤兵,援军从何处而来?到时候,若是突厥入关,遭殃的可是成千上万的大唐百姓。到时候。依旧只能撤兵回防。”
看到,自己的提议被否决了,这位立马也开始反驳起来了。
“陛下,臣这里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可行否。众所周知,吐蕃国与吐谷浑,素来不和。之前,是考虑到需要杀鸡儆猴。况且我唐军消灭一个吐谷浑,那是易如反掌。也是为了独吞此利益。这才没有跟吐蕃联合。可是,事到如今,情况有变,因而就不得不便宜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