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哉大明-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金时期,都统是八旗的最高长官,满语称固山额真,设一人。然后设左右梅勒额真(后改为梅勒章京)各一人。到了以后的顺治十七年(一六六零年),依据汉语说法,改固山额真为都统,梅勒章京为副都统。

    此处为了叙述方便,统一以都统称之。

    都统的权利很大,执掌一旗之户口、教养、官爵承袭、军事训练等。此后京师满、蒙、汉八旗各有都统一人,品级是从一品,共设都统衙门二十四处。在各省置驻防八旗,辖兵两千名名以上者,以将军领之。

    全国设将军衙门十三处,品级均为从一品,以满洲王公或亲信大臣兼任。各防以将军或都统为长官。一般将军与都统不并设,凡设将军处,下置副都统。在某些地区,副都统即为一地驻防旗长官。

    协领是后金驻防八旗各旗所设职务,正三品。协领位在副都统之下,佐领之上。负责驻防旗之一旗军政诸务。

    参领是后金八旗甲喇额真(甲喇章京)职官的汉译名,品级为正三品。副参领为正四品。后来京旗每旗下分五参领,每参领下辖佐领若干。

    城守尉是后金八旗驻防将领官名,正三品,负责重要府州防卫,其与副都统等。全国共设城守尉衙门十六个。城守尉所领兵一般为数百人,少者百余人,个别地方也有超过千人的。

    佐领就是即是牛录额真,或称之为牛录章京。

    早期的后金社会,出兵或狩错时,按家族村寨行动,每十人选一人为首领,称牛录额真(箭主之意)。

    大明万历二十九年(一六零一年),努尔哈赤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军事编制单位,始正式成为官名。天聪八年(一六三四年),改称牛录章京。入关之后,改为汉称的佐领,正四品。

    佐领若是驻京师者,则置於参领之下。驻防,则置於协领之下。战时是领兵官,平时为行政官,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诸事。其职多为世袭。也是社会与军事组职名。

    牛录是八旗的基本单位。早期的满族社会,它兼有行政、生产、军事三种职能。入关後军事职能增强,生产职能逐渐消失。皇太极时,每佐领壮丁约略两百人。此后多有减少,大概也维持在一百四五十人左右。

    因此,在皇太极时期,都统的地位还是很牢固的,因此皇太极不能对他们怎么样,有气也不能对着他们撒,只能是冲着之下的协领来。

    而板子虽然没有直接打在都统的身上,但是他们也并非不知其真正用意,因此也把怒火发泄到更低一些的佐领和城守尉的身上。

    其实,要说起来,也不能怪罪皇太极和都统们大光其火,的确是前段时间,后金大军的后方实在闹的忒不像话――好不容易征集了那么一些粮食,不留神就被烧了精光;好不容易要将粮食送到前线了,半路上却又被截下,最后的结果也是一烧而光……

    其他的像什么村镇被袭击,老幼妇孺被斩杀殆尽,稍微可以当做人吃马嚼之物的,也悉数被毁……此类事情,几乎无日无之,令人防不胜防。

    而且那些袭击者飘忽不定,来去如风,根本无法捕捉到他们的任何讯息。

    后来他们闹腾的多了,也慢慢找到了他们的一些规律。可他们就像是一条条滑不留手的泥鳅,等闲无法捕捉到他们的踪影。倒是在无意中与其不期而遇了几次,可因为事起仓促,对方的单兵能力也是十分的强悍,因此后金也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毛文龙……东江军……”在公开的场合,皇太极认准了这些骚扰都是来自毛文龙的东江军,也再三给在辽东半岛负责封锁的三大贝勒莽古尔泰去信,开始还是温言提醒,后来的语气就逐渐冷厉起来,最后甚至满是责问的意味。

    而三大贝勒莽古尔泰却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在这里明明恪尽了职守,将毛文龙的东江军死死地拦在陆地之外,死死地困在那几个小岛之上……虽然趁着防卫松懈的时候,偶尔让他们偷袭过几次,也或许有些人趁机突破了防线,可那只是少量的人员,绝对不会在那么广阔的范围之内,制造如许的声势,给后金带来如此的骚扰和破坏。

    可事实总归是事实,不容否认。
………………………………

第397章 虚虚实实

    c_t;后来后金腹地不断遭受袭击的事情,慢慢地传播开来,以至于莽古尔泰也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防御不严、令东江军趁隙渗透到后金腹地而造成的。'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莽古尔泰也曾想抽出一些兵力,对新奠、宽奠等以前东江军的根据之地,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拉网式搜索,将他们活动的根本断绝。可又生怕那样一来,抽调兵力去搜索,前线的兵力虚弱、出现空挡之后,会有更多的东江军弃岛登陆,那就犹如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就真的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因此,当皇太极决定,要从宁远城回师辽东半岛、彻底清剿渗透过来的东江军时,莽古尔泰虽然感到有些没有面子,可也并没有什么牢骚好发。

    皇太极自宁远城撤军之后,孙承宗等部获得了喘息之机。

    皇帝陛下下了圣旨,对他们能够成功阻止了后金的内侵,表示了热烈祝贺,对他们做出的牺牲,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自孙承宗以下,所有前线将士无不感念皇帝陛下的圣恩。

    精神方面的食粮是必须的,可物质方面的鼓励更是不可或缺。其后,朝廷对在前线的所有的将士,按照孙承宗所奏功劳大小,一一进行了封赏。

    最后,皇帝陛下也同时告诫他们,后金不是那么容易被击垮的,一两次战役的胜利,并不代表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他希望诸将士胜不骄败不馁,继续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

    果不其然,三天之后,皇帝陛下的圣旨又到了。求书网小说下载/

    原来参军部刚刚接到斥候汇报,说皇太极回兵,并非是彻底的罢兵,而是要对皮岛和獐子岛的毛文龙所部东江军进行严厉打击。现在后金的兵力和物资又开始了重新的集结,其动向多半就是辽东半岛。

    为了牵制后金的力量,皇帝陛下下令孙承宗,待部队休整二十天至三十天之后,选择一万五千至两万的精锐,对后金发起有限度的进攻。具体的进攻路线,由孙承宗拟定,然后报请皇帝陛下批准。

    孙承宗明白,此次进攻的原则是以牵制为主,就是要让后金首尾不得兼顾,令他们在辽东半岛的战事不能顺利展开。因此,孙承宗觉得,此次本部的出动属于比较轻松的,只需将声势尽可能地弄大,让皇太极不能全力进攻东江军就可以了。

    于是,根据以上的考虑,孙承宗拟定了两条进攻路线,也算是中规中矩。

    ,就是从宁远城向北,收复塔山、杏山和锦州、大凌河堡等处。这些地方,后金撤退的时候,只留下了少量的兵力驻守,因此,大明若是进攻,应该很容易就能“光复”。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用费多大的力气,也不用付出多大的牺牲,可接连收复失地的讯息,肯定会激励士气,也为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增光添彩。

    对大明的士气是一种鼓励,那反过来对后金的士气就是打击了。

    皇太极纠集了这么多的人马,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没有从大明弄到多少好处也就罢了,好歹还有那几座城池,虽然里面都是空空如也,可勉强也算是一个交代。若是就这么容易又让大明给拿了回去,面子上肯定不是那么好看。

    ,就是复制一下前些时候十个百人队潜入辽东腹地的故事,还是从盖州等地登陆,但是规模要比那些百人队大的多,登陆地点也可以选择更多,反正是要造声势,那就可劲儿地折腾就是了。

    登陆之后,一路沿着海州、鞍山、辽阳北上,做出直趋后金政治的中心沈阳的态势,以此吸引皇太极回兵救援,减轻毛文龙所部的压力。

    这第二条进攻路线,显然要比第一条冒的风险要大很多。因为距离后金的大部队要近很多,虽然目的也是要使后金不能集中兵力,减轻对东江军压力。可若是皇太极果真回援的话,双方很有可能会发生一场大战。

    众将官得到消息之后,纷纷到孙承宗那里请战。因为大家都能够看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朝廷采取第一条进攻路线的可能性都非常大。本来嘛,收复锦州等处城池,既不用费多少力气,又可以赚取更大的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