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哉大明-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兵唐通的身上也是带了伤,肩膀兀自插着一支狼牙箭的箭头,只是箭杆被折断了。

    看看形势非常紧张了,唐通觉得还是要请求支援。

    “大帅,情况危急啊!请调吴总兵上来吧!”唐通急急忙忙来到城门楼,向孙承宗求援。“我的兵可以不撤,可以与吴总兵共同守御,”为了避免在孙大帅面前留下贪生怕死的印象,唐通咬牙说出了“不撤兵”的话。他能够说这番硬气话也是不容易的,是冒着自己麾下的并被打残、甚至打光的风险的。

    那个时代有句话说:兵是将之胆。因为你手底下没了兵,为将者成了光杆儿司令,那说什么话都不好使了。手下若是有着几千上万的兵丁,那说什么不仅自己感到硬气,听话的人也不敢不重视。甭说别的,就是简简单单的因为“闹饷”生出一些事端,地方上苦于骚扰不说,就算是上司也害怕引起兵变而不敢强行压制。

    当然了,是不是调吴襄增援登城,他唐通是不是将兵撤到城下休整,都不是唐通自己说了算的。非但如此,但凡他有任何畏敌退缩的言行表现出来,孙大帅可是说不定马上就翻脸,将他拉出去砍了脑袋的。别看他的部队刚才打的不错,很是勇敢,可若是一出现畏敌畏难的情形,此前的英勇不仅一笔勾销,而且恐怕还要军法处置。

    不只是对唐通一人,所有的将官和兵丁,凡是有不听号令者、扰乱军心者,都是同样处置。这都是战前就反复强调多次的,任何人都没有例外。

    “唐总兵,稍安勿躁,”孙承宗一直通过窗子注视着城墙上明军与后金、蒙古的激战,并没有回头去看在身后喋喋不休的唐通。

    对于唐通的聒噪,老帅孙承宗并没有多么动容。

    他知道唐通的兵打的很苦,伤亡也很大,可终究还未到真正不支的地步。

    但是,也不是要等到真正不支的时候,才可以调动增援。若是唐通这支部队真正打残了,恐怕也不利于今后的战斗调配。

    是不是调动增援,孙承宗正在等一个人的意见,而这个人此时并没有在城楼里。

    “大帅,可以了,吴总兵可以上来了,”说曹操,曹操就到。牟其峰进来之后,先对孙大帅和唐总兵分别施了一礼,然后就对孙承宗说了一句令唐通感到非常惬意的话。

    这个牟其峰也是一名参军人员,随同卢象升来到宁远城,协助抵御后金的进攻。孙承宗很是信任于他,很多时候都以他提供的情况和分析做为自己决策的依据。

    唐通本来是对这个卢象升及其他参军人员没太有什么好感的。

    要说起来,不只是唐通一人对他们充满了恶感。

    卢象升带着这些人一来,就一本正经地一再严明军纪什么的,令人不厌其烦。尤其是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他们还要核对兵员人数,这一下更是令带兵的将官们心生不满。

    带兵的将官不吃空饷,拿什么给文官送礼,拿什么豢养家丁,拿什么去养姬妾……若是不让吃空饷了,这当官还有个什么滋味。

    如此想、如此认为的,可不只是唐通一人,所有的将官都是将这个卢象升他们当做了眼中钉肉中刺。

    可是,别看这个卢象升只是兵部职方清吏司的主事,却是皇帝陛下亲自委派而来。因此,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意见就是代表了皇帝陛下的意见,得罪他就与得罪皇帝陛下无异。因此,唐通等人虽然心里暗自腹诽,可表面上却是满脸的笑意。

    不过,此时此刻,唐通脸上的笑意却是真诚的,因为这个牟其峰终于说出了他最想听的话。

    “可以调动增援了?”孙承宗再次确认了一下。

    “可以了,吴总兵上来之后,肯定能够将他们的气势打下去,”牟其峰随口说道。

    本来对牟其峰的印象刚刚有些好转的唐通,听到他的这句话之后,脸色马上又变了回去,什么叫“吴总兵上来之后,肯定能够将他们的气势打下去”,难道老子刚刚与后金打的这么激烈、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就全白费了,功劳倒全成了他吴襄那个老淫棍的了,真是岂有此理!

    不行,我得想法儿……唐通觉得自己就这么撤下了有点儿冤,自己手下的兵也有些被欺负的感觉。但是,刚才他已经向孙承宗请求支援了,此时马上就出尔反尔,似乎也不太容易转圜。

    这可怎么办呢?或许孙大帅马上就拍板决定了,若是不赶紧地想出一个主意,一俟大帅的决定做出之后,再想挽回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唐通急的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
………………………………

第245章 兵者诡道5

    其实,唐通是误会牟其峰的意思了。或者,也怪牟其峰自己没有将话说清楚,中间省却了一些过度的话。

    牟其峰并没有埋没唐通功劳的意思。某种程度上,吴襄所部上来之后,之所以能够“将他们的气势打下去”,几乎全是唐通前面与后金和蒙古人殊死恶战,彼此大量消耗的结果。

    所谓大量的消耗,不仅是消磨了对方的锐气,也消耗了他们很多的兵力。最后若是能够取胜,不管怎么说,唐通所部的功劳还是不小的。

    “吴总兵他们……上来一半就可以了,末将有信心带领着……官兵将后金和蒙古人的气势打下去,”此时,唐通终于想出了一个权宜之计。而且他的话中的意思,显然是将吴襄的那一半兵力,也置于自己的“带领”之下了。

    吴襄出兵一半,自己的兵——不管眼下所剩几何,即便有所缺失也是在此前的恶战中消耗了的——可是全部,击退敌人的进攻之后,向朝廷和皇帝陛下上奏的战报中若是这样描述“总兵唐通所部与总兵吴襄所部半数共同击溃敌人攻势”,唐通也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唐通也明白,没有吴襄所部的增援,仅凭自己麾下所剩的兵力,顶多与对方形成僵持的局面,这还是借助了居高临下、做为守御一方的优势才做到的。

    “唐总兵所言极是,”一直在思考的孙承宗,接过了唐通的话。

    而唐通没有想到大帅竟然这么快就同意了自己的提议,真让他有些喜出望外之感。

    其实,在孙承宗的心里,原本也是没有想将吴襄所部全部拉上城来的打算。

    做为主将,孙承宗秉持的是“未虑胜,先虑败”的方针。尤其是这一场宁远城保卫战,更是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是啊,将吴襄所部全都调上城来,是相当有把握将对方击溃的。可一方面这“相当有把握”并不是“绝对有把握”,即便“绝对有把握”的情况下,若是吴襄所部消耗过大,那也是不能接受的。

    唐通所部基本上被打残了,若是吴襄所部也被消耗过半,那宁远城西城的防御就会出现明显的漏洞。而这个漏洞是致命的,做为宁远城防御战主将的孙承宗,势必要从别的方面调动一些部队予以补充。

    目前南面和东面是没有战事的,要抽调兵力,肯定是要打这两处的主意。可是,孙承宗敢如此行事吗?

    不错,这两处目前看起来是风平浪静的,可谁又敢保证这种局面究竟会否一直保持下去呢?若是让后金皇太极窥出端倪,说不定明天、后天就会对以上两处发起攻击。这不是臆想,以皇太极的狡诈多端,这是有着相当大的可能性的。

    其他方面也是大同小异。预留的那些机动力量也是不可轻易动用的,万一战事吃紧,不能一点儿后手都不留。因此现在宁远城内的防守兵力,基本是处于满负荷运转的,弥补了西城的这个漏洞,其他方面肯定就会出现缺失。

    是可以向觉华岛请求援助的。

    可这大战才刚刚开始没多久,就向朝廷请求援助,孙承宗也的确感到有损自己的威名。自己的脸面倒是次要的,若是到了非此不可的地步,他是不会因小失大的。最关键的是,之前与皇帝陛下拟定的策略,现在也还未到动用觉华岛的时候。之所以尽量延后觉华岛方面出动的时间,是因为不想让皇太极摸着大明王朝觉华岛的这张底牌。

    不管觉华岛的援助是不是能够顺利进入宁远城,就是令皇太极趁机尽早摸清大明的一些“路数”,也是得不偿失的。

    因为宁远城的守御战,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结束的。

    按照皇帝陛下的说法就是:咱们摆好了龙门阵,客人就会不请自到。而客人到了之后,主家就万没有撵人的道理。所以嘛,客人要呆多久,咱们也都要陪着。

    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