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哉大明-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还有出现伤病如何处理。参加大明狂飙初训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垒”的强度如何把握等等,在在需要一整套详尽而切实可行的办法。

    而目前在整个大明王朝,这方面都还是一个空白。

    所以,何胜文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向皇帝陛下禀报。

    “无须全面施行,可择其一二试行……”皇帝陛下似乎意识到何胜文的无语是有着那些窒碍,因此就出言提示道。

    “臣明白了,”未等皇帝陛下的话音落地,何胜文已经极其粗鲁地接上了话茬。皇帝陛下看他那个兴奋样儿,也只是报以微笑。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目前的大明狂飙尚属草创阶段,何胜文承担这方面的责任,让他感到压力山大。他念兹在兹的,都是如何从“全局”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对于一些可以在局部、在某一阶段能够采取的、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本未曾考虑过。

    “无须全面……择其一二……”这是何等的英明睿智之举。

    何胜文唯一的顾虑,就是生怕对抗激烈起来,出现伤情甚至个别的死亡意外。而因为这种激烈的对抗是“有意”促成,尽管也要有些“收”的成分,可“放”的因素还是占据着主要的主导思想。

    “朕需要的是虎狼之师,可不是温驯的羔羊……似可比照正式的大明狂飙的伤亡例子予以抚恤,并且也给予同等荣耀。”离开之前,皇帝陛下如此叮嘱何胜文。

    何胜文恭送了皇帝陛下一行之后,当晚就召集手下教官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训练办法。

    第二天,李家子弟们就惊奇地发现,在自己小组队列的右边,也站立着一队人。这队人,正是他们的对头,吴三桂及其狐朋狗友。

    因为有教官就在旁边约束,距离如此之近的双方才没有呲牙咧嘴地对掐起来。

    但是,只要是走过旁边,就可以隐隐感到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就会扑面而来。在表面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以蔑视的目光斜睨对方,根本不将对方放在眼里。

    对于今天出现在队伍前面的这个叫做何胜文的大明狂飙总教官,李家子弟虽然见过几次,可并没有什么更深的印象。而吴三桂等人却对这个何总教官大有如雷贯耳之感。

    吴三桂等人的父兄多是一时权贵,因此也是热衷于当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时间只是稍稍过去,有关那一场血雨腥风的更详细的细节,慢慢在大明朝廷的内部传播开来。

    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这个叫做何胜文的新任锦衣卫副千户。

    不过,那时的何胜文还只是个百户。

    传说中的何百户是一个孤胆英雄,孤身一人打入已为奸商之傀儡和附庸的卫所,如何抓住时机发动了卫所中的中下层官兵,将喝兵血的指挥同知力斩马下,并且率领官兵直趋奸商老巢,并一举全歼了奸商的护卫……

    有这样一位传奇性的人物站在面前,吴三桂等人两眼几乎放光。像他们这个年纪,虽然纨绔习气浓厚,平时也是不靠谱的时候居多,可也是易于血脉贲张、易于崇拜英雄偶像的年纪。

    何总教官在前,王教官和马教官在后。

    何总教官说,这一堂训练课,由他给大家安排。

    何胜文本来想要从两个小组中抽取同等数量的人员,然后进行对抗。但是考虑到以后他们有可能都是大明狂飙的一员,集体意识还是要一直予以灌输的。因此,两个小组的成员,除非确实有伤病者,其他成员都是当然的参加者。

    而且最终判定胜负的依据,是以最后一名成员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准。

    同组的成员之间是可以相互帮助的,可以相互搀扶,可以拉拽,甚至还可以背负而行。而且在对抗开始之后,即便是在途中受伤的人员,不能算作减员,也要坚持到对抗结束,就是不允许有中途退出人员。哪组出现了伤员,哪组的成员就是抬,也要负责将他们抬到终点。

    除此之外,何胜文还准备了一种非常接近实战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甫一提出,就受到了双方人员的一致拥护。

    这种训练方式,权且叫做攻守演练。

    具体方法就是划定一个山坡,双方分为进攻一方和防守一方。进攻一方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通过山坡到达坡顶,而防守一方,就是在在山坡上设置种种障碍,尽量阻止对方的前进,或者尽量延缓对方的前进步伐。

    一轮对抗,记下进攻方到达坡顶的时间,然后双方交换攻防,重复进行上述对抗。双方各有一次攻防之后,以到达坡顶所需时间最短者为胜。

    人多的一方看似占了便宜,可因为是以最后一名到达目的地才能判定为胜,因此这点优势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对来说,这种训练方式,他们更愿意做为防守一方,因为,使坏、下绊子不仅是这些二世祖所“喜闻乐见”,更是他们的“专长”,过程中更是能够激发他们无穷的智慧。

    何胜文的这一发明,极大地激起了训练热情。一直在西山观摩他们训练的皇帝陛下,也对训练情况感到非常满意。

    这样训练一番,时间也超过了十天的初训期限。为此,皇帝陛下还下了特旨,将这两个小组的成员,全部免试招为大明狂飙的正式成员。

    皇帝陛下为两个小组成员颁发了初训合格证书之后,马上离开了。

    因为边关示警,大明王朝要迎来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了。

    医院数日守护,身心极度疲惫,今天回家稍事休整,急切中奉上一章,请各位大大见谅!!!

    。。。
………………………………

第213章 大战临近1

    皇帝陛下虽然离开了大明狂飙的训练基地,可并没有离开西山兵营。他去的那个地方,叫做大明王朝西山军事指挥中心。

    这个军事指挥中心,是在西山深处。

    当初修建西山兵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天然溶洞。经过探测,溶洞内空间相当大,而且内中还有一条地下河缓缓流过,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去往何处。出入口也是非常隐秘,若是事先不知,从外部根本无法发现。

    皇帝陛下获悉之后,亲自进入到里面探访了一番。出来后就专门安排锦衣卫整修一番,准备派上大的用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持,卢象升和何腾蛟负责的兵部职方清吏司获得很大的提升,不管从人员的数量上还是精干程度上,以及职司的范围等方面都已经大为扩充。因此,以前的承天门对面的兵部衙门已经无法容得下了。

    于是,皇帝陛下下令,将兵部职方司搬到了西山,搬到了西山的这处溶洞之内。

    在皇帝陛下的心里,兵部职方司已经是做为后世的参谋部而组建。这是一**事的心脏,必须保持很高的机密性。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之内,军事方面的事务,恐怕会成为大明王朝必须面对的问题,皇帝陛下觉得怎么重视都不能算是过分。况且即便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军情的采集和保存都是一个不容轻忽的事情。

    这个地点是属于绝对机密的所在,因此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建设,筹建的进度也就缓慢了一些,此时也只是先僻出了几间房子大小的地方,供皇帝陛下和卢象升和何腾蛟等人商议军情。

    为了尽可能多的、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后金控制地区的情况,卢象升和何腾蛟不断地派出斥候深入辽东地区。

    最近,从斥候反馈回来的情报看,后金开始动员兵力。而兵力集结的地点,是在沈阳的南面,因此排除了刚刚签下城下之盟的朝鲜之后,后金的兵锋所指,就只有大明王朝了。

    后金的八旗制度是以牛录为单位,平时耕作狩猎,遇有战事,才向某一地点集中。

    近一段时间以来,后金控制区域内的旗丁纷纷告妻别子、整顿装备,向自己所属的牛录集中。他们集中之后,前进的目的地一是在宽奠、新奠一线,另一个就是辽阳、西平堡和广宁一线。

    广宁的西南方向就是大凌河、小凌河、松山和锦州等,目前这些地方都还掌握在大明手里,由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孙承宗率领众将把守。

    在宽奠和新奠等处,已经集结起来的兵力,继续向南,在与皮岛和獐子岛隔海相望的铁山和宣州等处海边扎设营盘。

    在辽阳、西平堡和广宁一线,他们并没有构筑什么防御性的营盘。

    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