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种情景,高迎祥不由心中长叹一声:我命休矣!看来今天这一关是不好过了。
“哥儿几个,分头行动,听天由命吧,”高迎祥一看,不能再犹豫了,若是等远处的那些人再上来,那可真是插翅难飞了。
因此他对身后的喽啰们交代一声,也没看他们是如何分头行动,就挥动着自己手里的朴刀,当先冲着那两人就扑了过去。
高迎祥是以为,两个人总比三个人要好对付一些。可这次,他可真是打错了算盘。
当这些人从破败的棚屋中出来时,朱应成根据马三和丁六的描述,早就盯准了那个为首之人。此时见高迎祥奔着自己这个方向过来,他的心中不由暗喜:来的好。
朱应成提刀冲着高迎祥就迎了上去。二人交换了一刀,一错身互换了位置。
从未交过手的双方,第一招大都不会用实、用老,基本是虚晃一下,主要目的,就是借机看一看对方的路数,抻一抻对方的斤两,估摸一下对手的实力,也好为接下来的缠斗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仅仅是这一下并未完全使出的招数,就可以看的出来,高迎祥的招式精妙,而且并不急于出刀,显是临阵经验也是相当丰富。
若是一直这样对阵下去,年轻好几岁的朱应成都未必敢说,一定能将高迎祥顺利拿下。
当然了,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假如今天、或者昨天、甚至前天和大前天,高迎祥能够吃顿饱饭的话。一顿就行,真的。
而非常明显的是,这个先决条件,高迎祥并不具备,因此两人仅仅又过了几招,高迎祥的下盘就出现了不稳的现象,鼻凹鬓角也是见了汗滴。
可令高迎祥最后送命的,却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件。
这件事件之所以意外,不仅是对高迎祥而言,对受益者一方也同样是出乎意料。
高迎祥在与对方缠斗中间,就感到周围的情况似乎有些诡异。
“周围都是人啊,怎么这么静呢?!”高迎祥如此想着,就用眼睛的余光,向周围扫去。
一俟他看清了周围的情况,出汗的可就不仅是鼻凹鬓角了,一直支撑着他的那股劲随即不由一泄,浑身马上几乎虚脱了一般。
周围的人是不少,怎么也得有个好几百人。可大家——包括正方和反方、好人和坏蛋——都只是搁那儿站着,就像是观看一场演出。
朝廷的人,因为本方占据上风,而且出战的是锦衣卫,因此不好上前争功。可自己那些手下的喽啰,其中是很有几人很有些身手的,别看对方的人数多出几十倍,若想轻易拿下那也不是多么容易。难道他们就那么束手就擒了?
还得恭喜一下高迎祥,他的确猜对了,他的那些手下,就是束手就擒了。
当然了,这是在马三和丁六的“别打了,过来有饭吃!”感召下,他们才放下了屠刀,立地……被绑了。
手下的喽啰是如何束手就擒的,高迎祥不得而知,可根本没怎么让对方付出代价,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其实,若不是出现了这么一件意外的事情,高迎祥本来很快就会得手的。
高迎祥的确多日未曾饱腹,身子也是多日未曾真正地休息过,但要说他就因此一开始交手就显出疲态,那可是……真的就是一个陷阱。
在高迎祥的有意示弱下,朱应成已经开始加强了攻势。一旦朱应成真的认为对方根本无力发动攻势了,就是他露出破绽的时候,也就是高迎祥的奸计得逞的时候。
当然了,即便自己的奸计能够顺利得逞,最后自己的结局也是无法改变……肯定是乱刃分尸。
但是,高迎祥以为,那才是自己最应该享有的待遇,也是自己最向往的归宿——自从走上这条道之后,他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得善终!
手下喽啰的不战而降,令高迎祥心情大坏,一直支撑着他的那股劲儿,几乎瞬间就从指间消失无踪。
凡是练家子都应该了解,在缠斗之中,切忌心生旁骛,切忌心思闪烁,尤其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更是分不得一点儿心。
而锦衣卫小旗朱应成,却是仍然按照自己的步调开始了全力的进攻。
他一刀快似一刀,一刀又比一刀重。
高迎祥已经步步后退……是真的,格挡已经开始凌乱……也是真的,下盘更是真的出现了不稳的现象——这些都是真的。
朱应成越战越勇。
在他使用力劈华山的招式连劈了三刀,都被高迎祥格挡出去之后,他仍然不罢休,第四刀又是高高举起,马上就要重重落下,而高迎祥也是将自己手中的刀奋力地迎了上去。
可是,朱应成的第四刀却并没有重重劈下,而是迅疾地收回,然后又迅疾地刺了出去。
其实,若是没有出现刚刚中间的那个意外事件,高迎祥也是在专等着这样的机会。
朱应成的这一变招,其实是非常凶险的。他的刀收回再刺出,时间上肯定要多一些,同时自己的头颈以及胸肩部位也就失去了防守,等于是暴露于对方的刀锋之下。
如果高迎祥孤注一掷,在对方收刀的刹那开始抢攻,结局或许就是两败俱伤,甚至是同归于尽也是很有可能。当然了,另一种结局也是有可能出现的,那就是双方同时罢手,然后再行来过。
但此时的高迎祥已经心浮气躁、乱了方寸,虽然意识到对方要变招了,自己也是一直在等着对方提供的这种机会,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自己却偏偏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
。。。
。。。
………………………………
第169章 两枚鸡子儿的故事
凤翔府凤翔县。
皇帝陛下驻跸之处。
今天一早收到耀州顺义驿的驿卒快马送来的孙传庭的奏折,以及用木匣盛放的高迎祥那颗血淋淋、面目狰狞的人头,皇帝陛下的心情稍微好转了一些。
“这个孙传庭也真是……让他去干什么呢,结果他却那……什么了,可真是啊,什么人什么命,真是不能跟老天抬杠,”皇帝陛下在心里暗自感慨了一番,此事也就此丢下。
虽然此时高闯王的历史地位,已经没有那一世的那么重要了,可这样的人物,少一个总比多一个强。
这件事丢下了,可另一件更棘手的事情,却还是需要他做出决断。
其实,这件棘手的事情,也是从很早就开始谋划了。
做为将保护圣躬视为第一要务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皇帝陛下巡幸陕西期间,却一直未能随驾的原因,就是在为此事做着准备。如今只不过是到了万事俱备、只等皇帝陛下最后拍板的时候了。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其实,不做是不可能的。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即便是大明王朝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也都要对其带来的影响……甚感不胜负荷。史册肯定是要添注一笔的,虽然有那个真正的那什么……背负名声,可一想到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还是陷于踌躇彷徨之中。
骆养性是昨天晚上子时到达凤翔县的。
虽然因为时间太晚,没有立即召见,可皇帝陛下知道骆养性到达之后,这一整晚就再也没有合过眼。
他知道,骆养性的部署已经基本完毕,是到了开始下一步、也就是最为关键、最为……血腥的那一步了。
而且,此事一经发动,就没有收手的可能。
受到影响和波及的,恐怕还有大明王朝那本来就已经非常脆弱的经济,以及那几乎完全变了轨道的经济秩序。
皇帝陛下知道,一国的国力如何,取决于该国的经济政策,取决于该国施行的经济政策是否符合该国的国情,是否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而战争,尤其是对外战争,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国家富强的起点,而是国家富强的延伸,是向周围的国家或地区推销自己的主义、政策和剩余产品的一种有时很有效的方式。
除了自保,除了抵抗外侵,除了上位者、掌权者利令智昏,没有哪个国家在国力虚弱、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敢于发动一场靡费多多的对外战争。因为,那实在是不自量力,自速其死。
强盗土匪是不包括在内的,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国”的范畴,而且他们本来就是以抢掠为生。某种程度上,越是内部空虚,强盗和土匪就越是需要对外宣示武力。当然了,他们的目标,肯定是那些比自己还要弱小的群体。
――――
早膳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