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把那一男一女从隐蔽处弄出来、揭去蒙在头上的破衣烂衫之后,卢承业却惊异地发现,其中一位原来是自己的故人。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们不仅是卢承业的故人,还是卢县令的恩人……的家人。
原来,卢承业也是山西人。不只是山西人,而且还与山西太谷曹家十四房有着远亲关系。
卢承业幼时家境凄凉,而他本人却一心向学,而且也知道用功,因此颇得业师推崇。
若不是曹家十四房这门远亲的资助,卢承业多半要迫于生计,从而导致科举大业半途而废。
也就是依靠着曹家十四房的资助,卢承业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心放在学业上。也是天道酬勤老天开眼,他参加县试,一帆风顺,乡试也是一考即中。可他的好运也就戛然而止,之后的会试不幸折戟。
一而再之后,卢承业有些犹豫,觉得自己已经成人成家,不能再接受别人的资助了。要知道卢承业是家里唯一的男人,资助他的科举大业,也就意味着不能让他有丝毫的后顾之忧,而并非只是负担他一人的食用与束脩,卢承业一家老小的生活所需都要负担起来。
受助者已然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而施助者却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因为祖上就是庶出,因此曹家十四房一直希望寻找到有所臂助之人。而卢承业又学业有成,秀才举人连考连中,看来高中进士也并非奢望。因此曹家十四房资助起来是真正的不遗余力,一心想将卢承业推至朝廷抡才大典的顶峰。
对于远亲的心意,卢承业感激不尽,也在内心发誓,若是自己将来官场得意,一定回报曹家十四房的恩情。
可尚未涉足官场的卢承业,那时也还有着比较强烈的自尊意识。远亲已经为自家耗费多多,如果继续下去,自己岂不是几辈子都无法偿还。因此,在一次会试落第之后,他决定中断科举大业,以举人身份而被朝廷任用。
是的,举人身份也是可以蒙受朝廷诏用的,可很明显因为起步太低的原因,若想大展宏图步步高升,似乎有些不太可能。
刚入官场的卢承业肯定要有一段适应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时间,因此刚开始的几年,卢承业并没有能力给予曹家十四房任何的回报。
而令卢承业扼腕不已的是,就在那短短的几年时间,曹家十四房却是灾运连连,曹寡妇的公婆和丈夫相继离世。
此后,以妇道而支撑太谷曹家十四房一支的曹寡妇,自然不会与卢承业走的多么亲近。而卢承业因为要避嫌,也不可能多么主动地与曹寡妇来往,因此两家就因此逐渐淡漠了关系。
卢承业曾经自责。可造化弄人,人力实在无法违逆。
再以后,因为曹寡妇忙于商贾之事。她独力支撑着曹家十四房,尤其是开始阶段,更是苦于没有帮手,差不多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因此基本属于居无定所。两家开始尚且能够偶通消息,可时间一长,音信渐无,最后竟然断了消息。
对于曹家十四房与卢承业的这段往事,除了亲历者,就是双方的家人了,其中当然包括一直在曹家十四房担当护卫的曹栓和曹柱兄弟等人。
说实话,因为曹寡妇嫁过来的晚,而且成亲的前几年,是与婆婆一起把精力主要倾注在操持家务上,因此并没有多么深的参与到自家的生意和对外的“友好往来”方面,所以,对于卢承业这门远亲的情况,她远没有曹柱了解的更为详细。
曹柱可是一直在曹家十四房担任护卫,随着老、少东家走南闯北,因此对与卢承业的这段关系印象非常深刻。
在曹柱的印象中,卢承业是一个谨饬君子,应该不是一个知恩不报的人。
实际上,曹栓和曹柱的祖上,就是曹家十四房的家生子。做为十四房的护卫,也是延续了数辈。对于这些忠心耿耿的家人,曹寡妇也都是倚为心腹的,平时感到为难之际,有些事情也与他们打个商量。因此,对于曹家十四房的现状,以及面临周围环境的险恶,曹柱等人也是知道一些。
曹家十四房的商队遇袭,曹寡妇以身为饵,牵制住了范文程,曹柱等人才得以护卫着曹寡妇的妹妹杀出重围。
但是,杀出重围之后,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危险。
因为范文程在外围还布置了一些从后金带来的斥候。这些斥候虽然人数不是很多,可单兵作战的能力却是非常恐怖。
为了掩护曹寡妇的妹妹,那三名护卫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曹柱护卫着曹寡妇的妹妹总算是逃出了层层截杀,可是之后“向哪里去”的问题,却大费思量。
不错,曹寡妇是嘱咐过,一定要去寻找到那位王爷,只有他才能够帮助曹家十四房报了冤屈。可两人总不能就这么张着嘴到处打听吧,总得先有个落脚之地吧。
而山西太谷老家是不敢回的。至于别的生意方面的关系,又担心他们趁火打劫,同样也是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在他们面前露面。
。。。
………………………………
第148章 故人难为1
更为可怖的是,那范文程既然敢于对曹寡妇这一支商队公然施出了辣手,肯定也会有意无意地在晋商中散布了消息,借以最大程度地“放大”其“辣手”的“效果”,“震慑”那些不合作、或想要不合作的势力,这或许才是范文程不顾一切地、在大明王朝的境内就悍然发动一次袭击的真正目的和险恶用心。
曹柱虽然不见得能够看透,可他却也知道他们两人要尽量避开晋商活跃的区域。因为曹家十四房本来就与那些晋商不是多么融洽,曹柱不会不知。
生离死别之际,曹寡妇的确曾经嘱咐他们,只有找到那位王爷,曹家十四房的冤仇才能得报。可那位王爷的行踪实在飘忽不定,而他们两个漏网之鱼又不敢过于公开露面,因此万般无奈之下,曹柱想起了曹家十四房曾经资助过的那个远亲卢承业。
曹柱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武人,走南闯北风餐露宿犹如家常便饭,自己以前不就是京城这样吗。可曹寡妇的妹妹却是一位小姐,虽然性格有些泼辣,可如何适应得了真正颠沛流离的生活。
因此曹柱的想法,是先找到卢承业,在卢承业处谋得一个暂时栖身之所。
一方面是为小姐找寻一个栖身之所,自己就可以无所牵挂地出外寻觅。另一方面卢承业毕竟属于官场中人,或许更便于获得那位王爷的讯息。
卢承业任凤翔县知县已有数年时间,因此非常容易打听。
没想到的是,在赶赴凤翔县的途中,两人误入杜阳山区,恰与在那里游荡的独行狼狭路相逢。
几天之内数次的倾尽全力以命相搏的厮杀,再加上数日不停的奔波,已经让曹柱精疲力竭,根本无力反抗。
有关那位王爷的信息,是曹柱装作无意间透露给独行狼等人的,其意图自然是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不敢轻举妄动。
没想到的是,独行狼他们倒是将这条信息当成了奇货可居的保证。
不管怎么说,曹柱的目的达到了,尽管有些侥幸,有些歪打正着。
――――
将两人解救出来之后,卢承业从曹柱的嘴里获知了大概的情况。
之所以说是“大概”,也就是说曹柱并没有将所有的情况如实道出。
范文程敢于在大明王朝的境内,截杀一支大明王朝的民间商队,其嚣张的程度已经是无以复加。
可范文程就是有着嚣张的资本,这是曹柱心知肚明的。
虽然曾经有着很大的“交情”,可曹家十四房与卢承业毕竟已有数年没有来往,而且当初的那些“故人”基本已经“作古”,因此当初的“交情”如今是否“有效”,自然大成疑问。
况且即便卢承业依然保持着本色,可无法保证他的身边之人就全是值得信托。
因此,曹家十四房商队遇袭之事,卢承业根本不知,所以也就没有问及,而曹柱也就绝口未提。
曹柱也是个心思缜密之人,他的顾虑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如果此后感到卢承业是值得信任的,再找时机相告也不为迟,反正自己有着“身体虚弱,记忆混杂”的理由可以借用。
但是,关于曹家要寻找那位王爷的事情,却是众人皆知,因此无法隐瞒。而至于理由……当初也只是曹寡妇口气非常坚定的嘱咐,或许只是他的一种感觉。
曹柱一直随行商队,与那位王爷及随从也曾打过几次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