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9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玄策出使,最后带兵,平叛,灭国,当中牵扯到吐蕃、尼婆罗,有些地方,玄家的商队也力所不能及,所以也是从被的商人口中打听过来的,还有一些,是玄世璟本就知道的

    玄世璟为他们讲‘故事’,引来了不少学生,都围在火炉边,围在玄世璟身边,虽是下课的时间,但是却没有人在学堂外面玩耍,都聚集在了学堂之中,想要听玄世璟讲述这件事。
………………………………

第四百五十一章:讲故事

    学生没有在外面自有活动,书房了的两位先生也觉得稀奇,悄悄走到学堂门口,却看到学生们都在围着玄世,围炉而坐,玄世坐在中间的茶几旁边,为学生们讲王玄策的事情。

    王玄策现在还在回长安的路上,这许多事情连朝中的大臣都不知道当中的细节,但是玄世却不同,他若想知道,商队的人怎么说也能将消息送回来。

    毕竟玄家的生意做的大,赚钱都赚到别的国家去了,尤其是西域那片儿。

    关于王玄策在天竺那边儿的事儿,萧和高士廉也只是一知半解,对于玄世的诉说,也起了兴趣,相视一眼,便进了学堂,随手将门关上,然后走到学生身后,盘膝坐了下来。

    学生们听玄世讲述,听的入迷,却未发现两位先生就在他们身后,一直到上课的钟声响起,玄世才停了话语,让学生们准备回座位上上课。

    萧和高士廉听的正酣,怎会如此放过玄世,下节课本事高士廉的课,高士廉大手一挥,课程暂且可以搁置,让玄世继续讲下去。

    玄世讲王玄策借兵,绕不开大唐与吐蕃间的邦交,而大唐与吐蕃之间最为重要的纽带,便是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与大唐两国之间的邦交基础,正是因为这层关系,王玄策才得以能够借助松赞干布的名义,在尼婆罗借到七千精兵。”玄世说道:“松赞干布有两位皇后,其一,大家都知道,是我朝文成公主,在文成公主之前,松赞干布还有一妻子,是尼婆罗的尺尊公主,除却尼婆罗,松赞干布也借出一千两百精锐骑兵与王玄策,这般下来,王玄策手中有精兵将近万人”

    玄世讲的精彩,周围的人听的也认真,除却讲述这件事情,玄世还将当中的邦交政策与外交技巧揉入其中讲给学生听。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要思考的东西,就很多了。

    书本上虽说有许多先例,但仍旧不及眼前活生生发生在他们这个时代的事情来的真实,比如说先秦之前,战国时期,各国邦交攻伐,典型的先例很多,但是这些事情离着他们太过久远,再怎么理解,那也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往日不同今夕,前人所做的事情,作为后人,最不可取的就是死板硬套到现在。

    玄世这一讲,就讲了大半节课。

    讲完之后,萧和高士廉这才站起来,萧离开了学堂,而高士廉则是来到讲台上,跪坐下来,准备利用下半节课的光景,继续教授。

    “大家都先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吧。”高士廉说道。

    听得高士廉的话,学生们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玄世则是带着自己的东西,与高士廉示意过之后,离开了学堂,去了书房。

    高士廉扫视过下方的学生们:“这后半节课,借着方才玄公所讲述的事情,老夫来与你们讲一讲先秦之前战国时候的事大家回去之后,结合先前所接触到的书本,写一篇感想,明日午后,交予老夫。”

    “是”学生们纷纷应声。

    玄世进了书房,萧正在给书房中的火炉添煤块,书房中有一火炕,火炉的烟囱就直接伸在火炕之中,火炕之上放置了矮桌软榻。

    玄世将东西放在了炕上,脱掉鞋子,直接盘膝坐在了炕上。

    萧见状,笑道:“世你好歹也是个年轻人,怎地跟我们这些老朽一个模样,一点儿朝气都没有。”

    “晚辈也老大不小了,还是稳重一些好。”玄世笑道。

    萧说玄世一点儿朝气都没有也的确没说错,长安城中像玄世这般年纪的勋贵子弟,哪个不是朝气蓬勃的,或是在军中当兵操练,或是在官场上兢兢业业,再不济,在长安城中花天酒地,好歹有个年轻人的样子,哪儿像玄世,要么在自家宅子中,陪陪夫人,书房里处理处理事情,要么就在书院里,听听课,不听课了就在这书房中的炕上窝着,怎么看怎么懒散。

    “稳重和懒散是两回事。”萧笑道:“老夫觉得,要治你这懒散,怕是要再给你安排些事情才好。”

    “萧先生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晚辈去做,尽管吩咐便是。”玄世一支胳膊撑在软榻上,整个身子斜躺在软榻卷起的被褥上,另一只手拿着他带过来的册子,不断翻看着。

    如同萧所说的,现在的玄世看上去,还真是懒散

    萧无奈的笑了笑,走到炕头的另一侧,脱掉靴子,也盘膝坐在炕上,拉过被褥的一边,盖在了自己的腿上。

    矮桌上备有笔墨纸砚,萧要开始准备明天要为学生们讲课的东西了,一边翻看书本,一边将要讲的东西大致记录下来。

    人上了年纪,虽说见识的多了,但是记性也不如年轻时候的好了。

    书院书房之中,一老一少,守着热炕头,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情,虽说气氛沉默,但是却和谐的恰到好处,书房之中,只剩下了书本翻页的声音。

    冬季本就是万物修生养息的时候,学生放寒假自然也包括在当中,玄世拟定了日程之后,高士廉和萧觉得没问题了,离着年关还有八天的时候,书院放假了。

    尽管学生们不舍,但仍旧还要回家,收拾收拾准备过年

    萧和高士廉回了自己的府邸,也收拾好东西,打算回长安,一年到头,回长安也就这么一段时间,两家都开始忙活了起来。

    萧家除了他这一个老辈人之外还有个姐姐,年纪要比他大,提起萧的姐姐,也是个有名头的人,前朝萧皇后,是萧唯一在世的亲族人。

    当初江都之变炀帝遇害后,五十多岁的萧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主,萧后与其居定襄。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萧后等这才归长安,与身在长安的萧团聚。
………………………………

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吓四夷

    萧皇后的身份还是比较敏感的,加上其本身年纪也大了,也经不起折腾了,因此萧回长安小住几日,萧皇后便留在庄子上,由府上的仆人照看,便不再来回折腾了,这庄子对于萧皇后来说,也算是一处净土了,即便是当年在大隋鼎盛的时候,也没有见到过这等安居乐业的地方,这东山县的繁荣,对她来说,也算是另外一种安慰吧

    她不想回长安,长安,也不需要她了。

    玄家大宅里的下人里里外外的忙活着,准备过年的事儿,年前庄子上来往的人最多,大宅门口的车马络绎不绝。

    今年秋天玄世从平壤城回长安加官进爵之后,长安城的不少人便开始想方设法的要与玄家搭上线了,这逢年过节的走动,更是必不可少,年礼都是一车一车的往玄家送,而玄家往外送年礼也是如此,这一进一出,大宅门口显得十分热闹。

    玄世来到院子中,管家正忙活着指挥着府中的人帮忙将外面的东西都搬进来,不仅仅有搬进来的,还有送出去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弄错了。

    玄家的吃食在长安可谓是一绝,不少熟人来送年礼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若是回礼,自家主人希望玄家能弄些吃食过去。

    能提出这事儿的,也就只有长安城的那几位老公爷了。

    玄家这会儿厨房的厨子和帮工都忙翻了,这些人的回礼可马虎不得,不但要精致,连数量也要过的去。

    如今秦冰月的肚子也显露了出来,每日在府中即便是行走,身边儿也有两个丫鬟紧张兮兮的跟着,这可是玄家第三代的第一人啊。

    甭管是男娃还是女娃,都是意义非凡。

    晋阳成为了玄家大妇之后,便从玄世手里接过了庄子上玄家大部分事情,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外便是朝堂,这内,便是自家封地的这些事儿了,这些事对于晋阳来说,做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又是一年大朝会,王玄策在路上紧赶慢赶,想要在大朝会上将阿罗那顺献给李二陛下,元日的前一天,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长安。

    而之前他借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