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8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此事便这么定下了,退朝之后,三省拟旨,赐发紫衣金玉带。”李二陛下定论。

    “是。”众臣应声。

    薛仁贵的镇军大将军和玄世璟的怀化大将军还有行军总管的职位都是临时的,等到仗打完了,朝廷也就收回去,否则还真以为以薛仁贵的资历,能够做到正二品的将军,即便玄世璟曾经在辽东立过功,也够不到正三品的武职。

    退朝之后,玄世璟很是识相的去了甘露殿,这么大的事儿定下来,李二陛下肯定会单独交代自己一番,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在甘露殿等着。

    果然,李二陛下来到甘露殿,见到玄世璟在这边儿等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算你小子识相,怎么,心里有底吗?”李二陛下问道。

    “太有了。”玄世璟笑了笑:“说起辽东,没有人会比臣更了解那边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三年和十年也没什么差别。”

    当初玄世璟在辽东战场上差点儿被射成刺猬,这是他与高句丽人的仇,自然要报回来,而且当年玄世璟作为先锋军在辽东地区驻扎的时间也长,大军撤回长安之后,薛仁贵与玄世璟之间也互有通信,辽东那边屯田驻兵还有放高桓权去安市城这些事情都是玄世璟在出谋划策,说玄世璟对于辽东和高句丽最为了解,一点儿都不过分。

    “原来你还惦记着当初在安市城下的一箭之仇啊,只不过杨万春早就死了。”李二陛下笑道。

    “那可不是一箭之仇,臣可数着呢,而且,杨万春是死了,但是泉盖苏文还在,高句丽人还在,臣的仇也就还在,辽东本就是我中原王朝的国土,高句丽人强行占去,臣随陛下收复旧土,为高句丽人所伤,这是国仇家恨。”玄世璟说道:“无论是从大唐出发还是从微臣个人出发,高句丽必须灭。”

    “你倒是说实话。”李二陛下笑了笑:“这实话也说到朕的心坎里了,高句丽不灭,朕对东北方向就一直不会放心,当年隋文帝杨坚灭北周,除却杨坚之外,高句丽也一直趁机向西蚕食,北周灭掉北齐,北齐的皇族高宝宁率军出逃,且一直不断在对抗北周,杨坚取代建立大隋以后,高宝宁又在不断的对抗大隋,这股北齐残存势力一直是隋朝心病。其中,高句骊一直都在大力支持高宝宁,甚至高句骊王平原太王亲自带兵,联合突厥和契丹一起营救高宝宁,来搅浑中原这滩浑水,这足以证明,高句丽人一直在东北方向对中原虎视眈眈,一旦有机会,他们必定如同草原上的那群狼崽子一样,侵蚀中原。”
………………………………

第二百九十七章:军令状

    无论是杨坚还是杨广,又或者是李二陛下,都始边陲高句丽为大患,杨广则是向世人很透彻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欲速则不达”,平高句丽也不是皇帝脑子一热自己拍脑门决定的,无论是隋,又或者是大唐,打高句丽,是满朝文武都赞同的事儿,如今朝堂上的分歧,也不过是在于现在打还是坐山观虎斗等着捡便宜罢了。

    而隋的政权动荡最后导致覆灭,也是因为杨广的急政,导致了他在三征高句丽无果之后威严大失,关中的门阀也便不信任他了,朝中杨玄感起兵造反,虽说最后被平定,但是也难改大厦将倾的结局。

    若是按照玄世璟所熟知的历史,征战高句丽,是耗费了隋唐两朝四代帝王的心血,杨坚、杨广、李二陛下还有唐高宗李治。

    由此可见,高句丽政权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的确是扎在人心里的一颗钉子,不拔不快,不然李二陛下当初也不会说出“朕荡平九州,唯此一隅”这话。

    “高句丽窥视中原土地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自三韩之地有名以来,纵观前尘,哪一次不是在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之间做搅屎棍子,中原王朝强大了,他们便老老实实的俯首称臣,一旦中原出现内乱,边陲蹦跶的最欢实的便是他们,当初辽东等地,也不过是趁着中原天下大乱之时,一点一点的向西蚕食来的。”玄世璟说道:“如今高句丽与百济交好,新罗暂时一心一意的靠着大唐,所以臣以为,此次辽东之行,不仅仅是高句丽,恐怕新罗百济,也会在当中掺上一脚。”

    “百济出兵,在朕的意料之内,朕会传旨刘仁轨,让刘仁轨的水军配合你与薛仁贵在辽东的行动,其次,苏定方现在人在河北,如今辽东兵力不过四万有余,高句丽与百济一联合,四万兵力不足以应对,必要之时,可请苏定方援助于你。”李二陛下说道:“朕这次在你身上给予了厚望,莫要让朕失望。”

    “是。”玄世璟抱拳应声:“陛下,另外,臣此次去辽东,是不是能多带一些火药”

    “嗯,要多少,自行去兵部领便是。”李二陛下说道:“朕手书一封,你亲自去兵部。”

    火药自从归了兵部掌管之后,就一直被兵部列为大唐最重要的机密之一,没有李二陛下的手书,谁都不能从兵部调出一丝一毫的火药,而大唐制造火药的地方,如今满朝文武,除却兵部尚书和两个侍郎还有李二陛下之外,谁都不知道,藏的十分严实。

    玄世璟拿到了李二陛下的手书,趁着在长安城,直接去了兵部,去找兵部的官员领东西,虽说辽东那边已经万事俱备,玄世璟只管带人过去就好,但是多准备一些也是有备无患。

    兵部看了李二陛下的手书之后,对于玄世璟的态度明显好多了,现在火药可是兵部的命根子,能说要就要吗?而且玄世璟这次去辽东,带的还不是个小数目。

    “玄侯,这火药是陛下亲笔批示下来的,不知您可是带了人来?”兵部侍郎走在玄世璟身边问道。

    “未尝。”玄世璟回应道:“火药乃是朝廷机密,兵部保密工作也做的很好,本侯也就不多事了,这事儿就由侍郎大人来安排吧,本侯在庄子上静候兵部将东西送到东山县庄子上,就有劳大人了。”

    “不敢不敢。”兵部侍郎笑着摆手,玄世璟能考虑到兵部这边,这让他很是欣慰,未曾与这位东山侯在政务军务上打过交道,还以为这位东山侯是个不好相与的主儿呢,今日一接触,倒是个挺好说话的。

    玄世璟就是这么个人,人敬他一尺,他可还一丈。

    “至于本侯说的数量一事,还请大人尽量通融,辽东那边战事无论是本侯还是朝中,都十分看重,本侯还是希望,咱们朝廷上下能够勠力同心,辽东之功,非本侯一人,大人可明白?”玄世璟笑道。

    兵部侍郎连连点头:“明白,明白。”

    玄世璟如此说,这就说明,辽东那边儿,若是平了高句丽,战后上表,功劳定然少不了他们兵部一份。

    功劳这种东西,玄世璟觉得,他这种上战场的,不用抢,自然有,功劳太大也不是好事,大家一起吃肉喝汤,拟好我好大家好,何必为了一点儿油水去斗的你死我活呢?

    日子还长着呢。

    玄世璟出了兵部,便骑着马去了神侯府,如今的神侯府已然是门可罗雀,玄世璟下马,自己推开大门,走入厅中。

    大厅之中,房遗爱和赵元帅仍旧如往常一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旁的位子上还坐着常乐和高峻。

    玄世璟进宫上朝,知道是因为辽东的事情,所以早早的就让高峻和常乐通知房遗爱和赵元帅来神侯府这边儿等着,其实他心里早就已经决定,辽东那边儿与泉盖苏文打起来,他一定要去辽东,亲自了了结了这场战事。

    而他去辽东,长安城这边,就需要房遗爱和赵元帅两人来照应了,到时候长乐和高峻,还有东山县庄子上的五百府兵,玄世璟肯定是要带走的。

    见到玄世璟走进大厅,长乐和高峻站了起来。

    “侯爷。”两人朝着玄世璟拱手行礼。

    “小璟,朝堂上如何?”房遗爱站起身来问道。

    “都坐下吧,坐下聊。”玄世璟说道,接着,他自己也找地方坐了下来,很快,便有丫鬟将茶水端了上来。

    “现在大臣们私底下都传开了,说辽东那边儿高桓权要和泉盖苏文打起来了,今天朝堂上陛下到底怎么说的?”房遗爱问道:“陛下特意让传旨太监去东山县把你找到长安城来上早朝,这当中,肯定有你的事儿吧。”

    玄世璟闻言,笑着点点头:“没错,高桓权的确与泉盖苏文要打起来了,这当中也有我和薛仁贵的谋算在当中,自然,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陛下也是知道的。”
………………………………

第二百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