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1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碗黑乎乎的药,味道也不怎么好闻,特别冲,站在院子里的人都稳到味儿了。

    先前太医端着药罐子进院子的时候,他们也闻到了药味儿,也可以说,现在整个院子里,都是一股子药味儿,但是孙思邈一来,他手上的药的味道,就像是一把刀子一样,瞬间在药味儿当中,撕出一道口子来,可以想像,这药,到底有多霸刀了。

    “孙道长。”李承乾见到孙思邈的时候,叫住了孙思邈。

    孙思邈也停下了脚步,看了看李承乾,又看了看院子里的人。

    “陛下,太后娘娘,两位还是进来吧。”孙思邈说道。

    他要将这药给李二陛下喂下去,另外,还要用针灸,反正,也没有什么看不得的,甚至太医院的太医,也都在屋子里,随时听候孙思邈的调派。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扶着长孙太后进了屋子,至于其他人,依旧是在院子里等着。

    屋子的大门被关了上来,外头的人谁都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但是陛下和太后在里面,出不了什么大差错。

    连院子里的人都不清楚,更何况是外头的人了。

    此时的屋子里,水蒸气已经弥漫在整个屋子里了,拌着浓重的药味儿。

    就仅仅几天的时间,气候突然转变,先前是深秋,现在,厚重的衣服都已经裹在身上了,一场大风之后,天气就再也没有热过。

    这也算是正式的要进入冬天了。

    在屋子里的几位太医的帮助下,将孙思邈熬好的那一碗汤药也强行灌入了李二陛下的口中,甭管洒出来多少,都不用擦,反正连洗澡水里都是些药水。

    现在李二陛下的面色已经开始泛红润了,比起先前的面无血色现在已经好多了,至少有个人模样了。

    周围的人心中都是一喜,太医们心中也是啧啧称奇。

    孙道长就是不一样啊,要不然怎么说人家就是孙神仙,他们就是凡人呢?

    其实孙思邈被乘坐孙神仙可不是因为人家医术好,而是因为医德高尚,闲着没事儿就给穷苦百姓们看病,在那些没钱看病的百姓心中,那孙思邈就是神仙下凡来救苦救难的,可不就是孙神仙吗?

    要是太医院的太医们也方便身段去这样做的话,自己往里头贴钱办这种事儿的话,他们也就成了神仙了。

    只是他们还拎不清而已,之看到了孙思邈医术比他们好,怎么就没看到人家孙思邈心眼儿比他们实诚呢?

    不过这也怪不得太医们,人的生存环境就是这样,要是在宫中干活儿,心眼儿也跟孙思邈一样实诚的话,那他们才活不到现在呢。

    ??“现在我要用针了,暂且谁都不要出动静,贫道要专心一些。”孙思邈说道。

    做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若是在别人的身上的话,太医们也敢施为,奈何这木桶里坐着的是李二陛下啊,当今的太上皇,但凡吃一袋儿差错,他们都担待不起,所以胆子自然也就小了。

    在场的人,也就只有孙思邈敢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去做了。

    有时候,名声也是个好东西,至少事情办砸了之后,也就不用怕人家追究了。

    就算今天晚上孙思邈没有成功,皇帝陛下李承乾就在旁边儿看着呢,事后也绝对不会处置孙思邈。

    孙神仙都办不到的事儿,还有谁能办得到?也就只能说,太上皇的寿数真的已经到了。

    孙思邈拿出了自己的银针,在火上稍微烤了一下之后,开始为李二陛下针灸。

    约莫有大半个时辰,孙思邈整个人都已经大汗淋漓,身上的衣服早就已经湿透了。

    屋子里本身就很热,只是旁边的人都很专心的看着太上皇,看着孙思邈,没有怎么感觉出来。

    孙思邈全神贯注的在做事,就更感觉不出来了。

    只是偶尔汗水都要进到眼睛里了,这才回抬起头来,示意旁边的太医帮着他擦擦汗水什么的。

    孙思邈手上的动作依旧没有停下里,现在李二陛下坐在木桶里,旁边儿两个人扶住了,整个人上半身包括脑袋上都插满了银针。

    而一边儿的孙思邈,神色也是越来越严肃。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还是醒不过来吗?

    还是,还要再等一会儿?那这银针,还要不要继续插下去?

    孙思邈试了试木桶里的水温,如今药浴的该泡的也都泡了,桶里的药水厚不厚已经没关系了,但是木桶里的温度还是要保持的。

    因此,院子里的下人又开始忙活了起来,忙着去烧水,给李二陛下的木桶之中换水,保持木桶里的水温不落下来。

    孙思邈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也预示着,针灸已经结束了。

    刚才的环境实在是太过紧张了,让人看着大气儿都不敢喘一口,别说是屋子里的太医是这样了,连李承乾和长孙太后也是如此。

    ()


………………………………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动了?

    “孙道长,这。。。。。。。。”李承乾看了看自己的父皇:“为何还没有醒过来?”

    长孙太后也好奇这个问题。

    都忙活了老半天了,原本外面的天色还是亮堂着的,现在天已经黑了下来。

    外头一大帮子人都在等着结果,连晚饭都没有吃,就这么在外后候着,准备充足的,身上穿着衣服厚的人还好说,急匆匆赶过来的,一点儿准备都没有了,要是真等到后半夜的话,那太医院的太医明天也有的忙活了。

    “再等等看吧,半个时辰之内要是醒不过来的话,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孙思邈说道:“这已经是是贫道最后的办法了。”

    他也尽力了。

    在事情要做之前,他就已经让李承乾做好心理准备了,不管成不成,就这一哆嗦了,半个时辰之后,这一哆嗦能不能哆嗦出来,就全看老天爷了。

    也看李二陛下,看李二陛下能不能挣扎着睁开眼睛了。

    礼部的人也到了,就在院子外头候着。

    现在院子里没个动静,他们连靠近都不敢靠近。

    毕竟,礼部的一大帮人,是带着家伙事儿来的。

    皇帝的梓宫。

    现在太上皇还断了气儿呢,这东西敢往人前去凑?那不是给人找晦气吗?本身陛下现在心情就不好,要是听了这事儿,陛下心里肯定不痛快,找个机会就得收拾他们。

    窦孝果依旧是礼部的侍郎,这次到庄子上来,他也来了,礼部的人,九成都逃不过,真要是国丧了,这可是大事儿。别说礼部这一个部门了,三省六部,一个都跑不了,都得办事儿。

    “窦大人,听说窦大人的岳父老泰山也在内院子里头,不知道有没有给窦大人什么消息?”礼部的官员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就凑在窦孝果的跟前,跟窦孝果套近乎。

    窦孝果垂着眼皮,摇了摇头。

    他也没有多说话,自己的老丈人回长安城,也是这两天的事儿,这两天忙的要死,哪儿有功夫来庄子上?

    也是来了庄子上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岳父大人已经回到长安了。

    先前李承乾的圣旨就是在庄子上下的,因此长安城的一干人等都不知道玄世璟和晋阳公主回长安的事儿,人家回来了之后就直接奔着庄子上来了。

    再者说,人家跟长安城的那些人,也没有什么交集了,也就是他们,整天闲着没事儿总是要把目光都盯在玄家身上。

    盯着玄家有什么用?玄家又不能让你们家里升官儿发财。

    也真是想不明白这些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了,玄家都退出长安了,还想着要从玄家身上得到点儿什么啊。

    到现在,还有看不清楚形势的?

    也真是白在朝堂混了这么些年了。

    或许还是有人不相信玄家真的能放下这一切,走的这么干脆利落,走的这么潇洒自如。

    至于跟窦孝果套近乎的,窦孝果才没有心思理会他们呢。

    先前玄家有难的时候,看看他们,对自己可没有这么热衷过,生怕跟窦孝果走的近了,窦孝果的老丈人家,有个什么结党营私的名头,再把他们给牵扯进去。

    这一帮人,好家伙,太势利眼了,现在玄家没事儿了,隐隐约约,大家都觉得,陛下在为当初的那事儿后悔,想要重新善待玄家了,一个个的就跟苍蝇似的,又飞回来了。

    站在府邸外头的人,都十分忐忑。

    天黑之后,也刮起了风,军队之中的旗帜在风中被绷的猎猎作响。

    半个时辰之后,屋子里依旧没有什么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