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尽然,陛下忘了,当初钱庄的事儿是谁提的了?这事儿,有臣一部分责任在里面,并非说归了户部管辖之后,臣就一点儿不上心了。”玄世璟拱手笑道。
“说的也是,不过幸好啊,哈哈哈哈。”李承乾笑道。
约莫两刻钟的功夫,户部的人纷纷来到了宣政殿。
“臣等给陛下请安。”
“无需多礼,今日让诸位来宣政殿,依旧是为了朝堂上没有商议完的事儿,咱们接着商议,另外,齐国公提出了一个办法,大家看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的话,具体的细则,应当如何拟定,这些,都需要诸位爱卿,齐心协力来做才是。”李承乾说道。
“是。”户部的官员纷纷拱手应声。
情况也着实像李承乾说的那样,一说要让国库掏钱,让利于百姓,他们就跟炸了窝似的,全都跳了起来。
“可是不让的话,钱庄怎么办呢?虽然明面上是让利,可是算一算,国库还是赚的。”玄世璟说道:“而且,大唐要做的,不是国库富裕,而是要藏富于民啊,纵观前朝,国库富裕吗?那实在是太富裕了,大唐再过个几年也赶不上前朝的国库,但是前朝的百姓如何?富裕吗?不,穷的饭都吃不起了,所以,国库富裕,没用,得藏富于民,只要百姓富裕了,反过来想,国库能穷吗?百姓富裕了,税收就多,国库的钱,能少得了吗?”
“齐国公说的是啊。”户部有官员仔细想过之后,点头认同道:“实则国库中的钱财,不也是来自于百姓的税收吗?朝廷治理百姓,就是为了让天下太平,百姓富足,有好日子过不是?”
他这一说,众人也明白了,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吗?
平日里他们是抠习惯了,结果自然而然的一听要钱,就反对,但是也得看这钱,是要怎么用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不就是他们所想要的吗?
不能仅仅因为,这些钱是通过钱庄出去的,就另眼相看吧?
………………………………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车之鉴
花费了一番功夫,可总算是让户部的这帮大人们同意了玄世璟的办法,至于具体的规则,章程,制度,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户部的人要有的忙了。
“既然如此的话,就请户部的诸位大人,在年前将此事敲定,迅速的将此事昭告各州府的钱庄,开始施行。”李承乾说道。
“是,臣等遵旨。”
宣政殿之中,户部的大臣们都散了,李承乾却是问起了玄世璟,关于皇家的一件家事。
“现在眼见也快要到过年了。”李承乾说道:“朕在想,让不让越王回长安,当初的事儿,恐怕你心里早就已经知道了,只是你没有说,应该是顾忌到朕这边了吧?”
当着玄世璟的面儿,李承乾倒是没有拐弯抹角,而是有话直说了出来。
“当初的事如何,没有证据,不能乱说,至于现如今,这是陛下的家事,臣不好插手,陛下如何想,便如何做就是了。”玄世璟说道。
他知道,这是李承乾在试探自己。
反正不管李象是不是回长安,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并不是李象不回长安,玄世璟就能放过他,也并非李象回了长安,他就安全了。
当初那一刀,可实在是太疼了啊。
“毕竟是元日啊,往年,都有藩王元日回京的传统,今年。。。。。。。”李承乾看了看玄世璟,而后想了想,叹息一声,说道:“今年就算了吧,反正越王才刚刚去封地不足半年,就让他待在封地,先过一个年吧,不着急。”
玄世璟闻言,垂下了眼眸。
看来,李承乾心里还是有数的,可能他心里也怕两个儿子在长安城,再起什么争端,所以干脆让李象避让一番。
二来,今天李承乾当着他的面儿提这事儿,估计也是想让自己心里放下芥蒂吧?
放下芥蒂,他放下容易啊,越王能这么轻易放下吗?
让他放下芥蒂简单啊,李象站在他面前,背对着他,让他砍他一刀,玄世璟就放下芥蒂了。
只是,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不能这么表现出来啊,表面上可还得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表现出自己的大度。
玄世璟是越来越理解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的心思了,到了他这个年纪,也不得不去变成一只老狐狸,否则的话,如何在朝堂上立足啊。
李承乾在宣政殿之中踱着步。
“越是到了年关,事情就越是多啊,朕也不想分心再去处理这些事情了,他们兄弟两个之间的事儿,朕已经操心过了,在不确定象儿是否还有这个心思之前,就让他先待在封地吧,这样的话,对谁都有好处。”李承乾说道:“长安也能安稳下来。”
百骑司在长安城清理了多少李象的势力,具体的,李承乾肯定知道,所以他才会这么不确定吧。
要是李象真的没了那心思,又何必在长安城如此布置呢?一切不都是为了盯紧长安,闻风而动吗?
这些小把戏,虽然当初李承乾没玩儿过,但是不代表他那些不安分的叔叔没玩儿过,这都是李承乾的那些皇叔们,玩儿剩下的手段。
“恕臣直言,陛下既然知道,还是早些想办法安定下来为好。”玄世璟躬着身子低头说道:“此种事,亦有前车之鉴。”
玄世璟所说的前车之鉴,还是得戳一下李二陛下的痛处。
当初玄武门的事儿,当中可也有高祖皇帝优柔寡断的原因在当中的。
李承乾既然知道,那可就别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玄世璟的话也是点到为止,李承乾能够明白。
“好,朕知道了。”李承乾说道。
原本他是有自己的打算来着,但是现在看来,打算归打算,事情再这么悬着不定下来,对朝堂安定,没有什么好处。
“如此,臣就先告退了,天黑之前,臣还要回家。”玄世璟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
他知道,他也留不住玄世璟在长安,即便是人在长安,心也在庄子上,另外,玄世璟也是在避嫌了。
也罢,就这样吧。
事情定下来之后,玄世璟回了庄子上。
回到庄子上之后,玄世璟立马找来了高峻,两人在书房见面。
“公爷,何事?”高峻拱手问道。
“你兄长那边有消息了吗?”玄世璟问道。
“暂时还没有消息送回来,可能相安无事?”高峻的语气也不确定。
“相安无事。。。。。。。”玄世璟喃喃说道:“相安无事可不是我要的结果啊,这样吧,若是高源一有消息,你立马送到我这里来。”
“是。”高峻应声道。
等一转过年来,安安和窦孝果也要成亲了,玄世璟可不想在明年弄出什么不好的事儿来,一面耽搁了自己女儿的婚事,或者说,让本来的好日子,沾染上什么不好的东西。
这一点,也是玄世璟的底线了。
入了冬天,离着过年就要掐着日子算了,宅子里也得提早准备了,今天东西还要多准备一份,送到窦家去,现在两家可是姻亲关系,可得常来常往才是。
至于居住在道政坊的窦孝果,他那边的东西,也少不了。
这场婚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窦孝果,也是半个玄家人了,自然不会亏待他。
在年前,众人都忙着过年的时候,户部依旧是忙忙碌碌的在准备关于钱庄的章程,现在他们可不像以前那样抠门了,在这方面,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现在户部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赶紧将钱庄的事儿,重新梳理好,而不是心疼这几个钱。
花钱也得顾全大局不是。
年关之前,李承乾下发了一道旨意,这道旨意,让原本还算是平静的长安城,再一次沸腾了起来。
或许也是李承乾想通了,终于下诏正式册封李厥为东宫太子。
这下太子的位置总算是安稳了下来,年底的时候,长安城也没有敕令让李象回长安,李承乾也是希望李象能够明白这当中的道理吧?
是不是你做的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做的事儿,皇帝心里有数,太子之位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你去争夺也没有用,更何况,好做出了想要屠戮手足的事,这如何能被容忍?
大唐第一少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立太子
静观其变好啊,人不动,我不动,动则必制敌。
而且,这件事儿,长安城这边,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