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觉得,或许是跟钱庄的案子有关系吧。”王弘义说道:“钱庄的案子牵扯到了不少朝臣,陛下杀了这么多人,还问责了越王殿下,当初越王殿下身边儿也聚集着不少人,出事之后,越王府门口就门可罗雀了,或许这让越王殿下看不到什么出路,干脆就放弃长安,到封地去待着,如今朝中局势逐渐明朗,鄂王殿下八九成是要成为太子了,这时候要是放弃的话,将来还能得个善终不是?”
来俊臣听王弘义如此说,认同的点了点头,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若是如此的话,刺杀鄂王殿下的背后主使,就更不可能是越王李象了,他都要离开长安了,这是图的什么呢?
“那今天越王府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吗?”来俊臣问道。
王弘义摇了摇头:“除却越王府的一个从属离开了越王府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消息了。”
连越王府的从属,都要离开越王府了,看来李象是真的没有什么“前途”了。
来俊臣摇了摇头。
“算了,此事无需去理会了。”来俊臣说道:“既然陛下下旨让大理寺去查这件案子,那咱们就静观其变就好,本来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主要是鄂王殿下平安无事就好。”
“大人说的是。”王弘义笑着应声道。
他现在是真的担心来俊臣半路又出什么幺蛾子,弄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让他做,现在的日子安安稳稳的不好吗?当初想要进入朝堂,要做官的愿望也实现了不是?
来俊臣的野心,王弘义是不会懂的,来俊臣如今面对的处境,以及将来的结局,他也不会懂的。
来俊臣停下了脚步,他会死,但是王弘义不一定,来俊臣得罪了这么多人,将来落井下石的也不会少,人家的目光都在来俊臣身上,至于王弘义,要是不过分,不出头的话,他只能算是小鱼小虾。
所以王弘义安于现在,而来俊臣,要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一把。
一天的时间,这事儿长安城的人就都已经知道了,毕竟动静不小。
次日早朝的时候,在含元殿,群臣也议论了关于这件事,只是,议论的结果就是被李承乾给压下去了。
“朕已经命大理寺的人查探此案,朕也等着这件事情的结果,找出元凶,朕必定严惩不贷!”李承乾的语气,掷地有声。
说这话的同时,目光不断的扫视站在下面的文武百官,最后,目光落在了李象的身上。
似乎是能感受到那道目光一样,李象的身子,不由得微微的哆嗦了一下,好在身上的衣袍宽大,看不出来什么。
“好了,今日的早朝就到此为止吧,退朝。”李承乾说道。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躬身拱手行礼。
李承乾带着临安离开了含元殿,刚刚出含元殿,李承乾便对临安说道:“让越王到宣政殿来见朕。”
“是。”临安应声,赶紧往含元殿外跑,这会儿过去,还能拦住李象,不至于再到宫外跑一趟。
“越王殿下请留步。”临安来到李象面前。
“临安相公?”李象诧异的看着临安。
“陛下说,让您到宣政殿去见他。”临安说道:“就现在。”
………………………………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争
“现在?”李象皱了皱眉头。
眼下这个节骨眼上,父皇让自己去宣政殿,能是为了什么事儿呢?
“父皇就只传了本王一人吗?”李象问道。
“这奴婢就不知道了,退朝之后,陛下吩咐奴婢,让奴婢来寻越王殿下,其余的,怕是要等到越王殿下到宣政殿之后才能揭晓了。”临安说道:“殿下,如今,陛下正在宣政殿等着殿下您呢。”
李象点了点头:“好,本王这就过去。”
临安低着头,转身离开了。
李象现如今心里是忐忑的,他觉得,自己的父皇将自己叫到宣政殿之中去,大概是为了李厥遇刺的事儿吧?
李象在自己的书房思来想去,若是李厥真的出事儿,怕是整个长安的人都怀疑是自己做出来的,这无可厚非。
但是,所有人怀疑自己,不是恰恰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吗?
李象也知道,鄂王李厥一旦出事儿,在争储的道路上,受益最大的,就是他这个越王,旁人能够想到的,他也能够想到。
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能将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最有可能是自己,反而就不是自己。
李象当时默认自己手底下的人去做这件事,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利用了聪明人的心思。
不过,自己的那从属,真的把这件事儿给处理干净了吗?
要是没处理干净,证据指向自己,自己还是一样逃不掉。
所以李象的心里才是忐忑不安的。
而临安请李象去宣政殿,这事儿也落在了不少退朝往宫外走的朝臣眼中,因此,朝臣的心里,难免又是一阵猜测。
原本平静的长安城,被一桩刺杀案,再次搅动起了风雨。
宣政殿之中,在临安回来之前,李承乾就已经禀退了宣政殿之中的内侍,就等着李象过来。
李承乾的心中有结果,但是,他还是得亲自问问李象,敲打敲打李象。
李象是他的儿子,虽然是皇帝,但是他狠不下心来让自己的儿子去死,不管是李象还是李厥。
李承乾的手指,敲打着放在桌子上的一份奏折。
李厥是他心中暂定的储君,虽然没有那道圣旨,但是地位已经定了,不是什么人都能动的,皇子也不行。
再者,李承乾作为一个父亲,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手足相残。
谋害皇子,一旦查出背后主使,那必定是抄家灭族的下场,反正最近已经杀了不少人了,不在乎是不是多这么几十个。
可是,事情关系到自己另外一个儿子。
轻而易举的放过李象的话,岂不是就是给其它后宫之中的人做了榜样?刺杀皇子,并没有多大的罪过,谁都可以搏上一搏。
眼下这几年,闹腾不出别的动静来,十几年之后呢?后宫之中的小皇子都长大成人了,都想要动上一动作太子的心思,那皇子之间的争斗,岂不是更厉害吗?
隔三差五的就死个皇子?
饶是皇帝孩子多,也禁不住这个啊。
所以这件事儿,坚决不能纵容。
仅仅是想想,李承乾心中的火气就有些抑制不住了。
临安从殿外走了进来,李象走在临安的后头,现在正在宣政殿外头候着,等着李承乾传他进殿。
“陛下,越王殿下已经青来了,现在正在殿外候着。”临安躬着身子说道。
“让他进来吧,临安,你在外面守着,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来。”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退出了宣政殿。
宣政殿外,虽说今日的太阳甚是温和,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但是李象还是觉得自己的身子有点儿发冷,尤其是宣政殿的大门打开之后,李象甚至能从这门缝之中感受到殿内吹出来的真真阴风,打在自己的身上,凉嗖嗖的,很冷。
临安从殿中出来,来到了李象的面前,微微躬身说道:“殿下,陛下请殿下进去。”
“好,本王知道了。”李象应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呼出,迈开步子,走进了宣政殿之中。
“儿臣给父皇请安。“李厥躬身拱手行礼。
“免礼。”李承乾看着站在下头的李象说道:“这两天,长安城发生的事儿,你也知道了吧?”
李象偷偷抬起头来看着自家父皇的脸色,发现自己父皇的脸色很是不悦,而且,似乎整个宣政殿中之中,都裹挟着阴云一样,压得李象有些喘不过气来。
“儿臣听说了。”李象说道。
“那关于这件事儿人,你是怎么看的呢?”李承乾问道。
在李承乾询问李象的时候,一直都是看着李象的表情,因此,李象脸上即便是有细微的变化,也逃不过李承乾的一双鹰目。
当太子这么多年了,登基做皇帝也有几年的功夫了,可不会连人脸上的表情都看不出来。
“儿臣觉得,那些刺客实在是胆大妄为,另外,背后主使之人,也是如此,若是此案查得水落石出,定然不能放过那背后主使之人。”
虽然李象的话,掷地有声,但是他的心里,依旧心虚,只是他学会了伪装自己,学会了让自己强行镇定下来罢了。
“嗯,你说的,也是朕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