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骑司,那是皇帝的底线,哪儿能这么容易就被臣子窥探。
玄世璟跟自家庄子上也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王禹那边儿在书院里是个什么情况,他也知道。
有李二陛下在上头保着王禹,出不了事儿。
就算来俊臣诬告,太上皇的名头一搬出来,谁都说不得什么。
而且,李承乾也没想过要动王禹。
先前为了掩护玄世璟,王禹已经牺牲掉他百骑司统领的位子了,站出来当靶子,在这一点上,李承乾也是有些亏欠王禹。
不过,君王的亏欠不能说,只能做,所以,李承乾的做法就是,在这件事上,保住王禹,摁住来俊臣的所有证据和奏折,不动弹。
久而久之,希望来俊臣能够明白。
………………………………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
如今的来俊臣,意气风发,哪儿能想到皇帝有这么多心思。
皇帝让他办了这么多事儿,给他连升三级,来俊臣心里那股子高兴劲儿还没下去呢。
不过这也不能说来俊臣不冷静,趁热打铁的道理谁都懂。
“大人,您现在也别着急,毕竟,那王禹可是从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就掌管百骑司,而且,现在在文学院里当差,太上皇也在文学院呢,陛下怎么着,也得顾忌着太上皇,因此,下官猜测,那些证据和大人的奏折呈交给陛下之后,陛下没有什么反应,应该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吧。”王弘义站在来俊臣面前躬着身子说道。
来俊臣听了王弘义的话之后,摸索着下颌的胡须,点了点头,说道:“说的也是,不过,咱们可不能停下来,就算是王禹的事儿要先放一放,也得找出别的事儿来。”
“大人,这不妥吧?”王弘义说道。
“有何不妥?”来俊臣问道。
“这长安城,哪儿还有别的什么事儿?”王弘义说道。
他心里明白的很,来俊臣这意思,不就是没事儿找事儿,想要攀诬构陷吗?
这种事儿他们以前也不是没做过,但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现在都已经当了大官儿了,而且在陛下眼中也有了一席之地,再这么做的话,可不妥啊。
虽然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但是在来俊臣面前,他可不敢说。
“怎么就没有了,你以为,钱庄的事儿就怎么完了?”来俊臣问道。
“前两天在早朝上的时候,陛下不是已经派了户部尚书房遗爱到地方上去巡查钱庄去了?而且陛下不是也亲口说,钱庄的案子,也已经结案了。”王弘义不解的问道:“陛下都这么说了,那岂不是无事了?”
“糊涂啊。”来俊臣说道:“陛下这么说,也是为了要安稳朝堂,真以为就没有事儿了?钱庄的案子,有多少人搀和进去,有多少人从中渔利,虽然杀了这么多人,但是依旧不干净啊,还有一些没有查出来的,不管是在长安城还是在地方上,都有,咱们现在可不能停下脚步啊。”
这些日子,来俊臣也想了许多,他也是个聪明人,想着想着,也就看出来了,皇帝这是在把他当成长枪使唤呢,皇帝要扎谁,他就得起扎谁,皇帝想要谁的命,他就得想办法让那个人死。
说白了,他就是皇帝的一条狗,皇帝要让他咬谁,他就得去咬谁。
一旦在皇帝眼中,他这样的人没有了价值,那他可就离死不远了。
因此,来俊臣捉摸着,自己得长久的在皇帝眼中,心中,保持着自己还有用的形象。
所以,他不能停下,一旦停下了,他就没用了,他的命,也就到头了。
若是这样的状态持续的时间长一点儿的话,不仅仅他能活的长一些,官儿越做越大,他活下来的机会越多。
本来来俊臣觉得,自己进入朝堂,就是一个赌博。
他的出身并不好,而朝廷对于官员的考核,在这方面也是有要求的,他是走了歪门邪道,才捞到的官职,然后一步一步的往上走,一直走到今天,他的过去,经不起考究,这就注定了来俊臣和朝堂上的所有官员都是不一样的。
“大人吩咐,下官去做就是了。”王弘义说道。
说起来,王弘义对于以后如何做官,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他就是个跟着来俊臣混日子的,来俊臣混的好,他也跟着喝酒吃肉,来俊臣混的不好,他也跟着倒霉。
他怕来俊臣倒霉,所以来俊臣说出要没事儿找事儿这种意思的话之后,他心里一直突突的。
感觉不是很好。
“前两天王守礼不是来过了吗?他女儿已经被陛下下旨赐婚给了鄂王殿下,如今看来,鄂王殿下,十有八九就是未来的太子,这对于咱们来说,是个门路,你知道,鄂王殿下若是做太子的话,他的对手是谁吗?”来俊臣问道。
王弘义仔细想了想,说道:“越王李象?”
来俊臣点了点头:“没错,越王李象,一直都有这个心思,不然早年间他刚刚住进越王府的时候,也不会主动结交这么多大臣。”
“可是,现在那些大臣,大多也都因为钱庄的事儿,倒台了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俊臣笑道:“最近,你就帮我暗中注意着越王李象的动静吧。”
来俊臣想要在李厥面前留个好印象,或者说,直接留个人情,这样对他来说,可是多一条活路啊。
就算陛下想要杀自己,但是自己若是有太子这一条门路的话,能够熬到将来太子登基,那他的路,就越走越宽了,那还怕什么。
现在,来俊臣就开始为自己往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开始铺路了。
陛下要立鄂王殿下的意图已经这么明显了,来俊臣可不相信,现在李象还能继续这么淡定。
最近李象可是往东山县庄子上跑的越来越勤快了啊。
那是个什么地方,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
这两个皇子,可是要争起来的。
就算是李厥做了太子,李象估计也会争一把,只要陛下还健在,只要太子没有成为皇帝,估计李象都不会放弃。
看看贞观朝,陛下坐稳了皇位,不还是有那么多王爷在暗中想要谋反吗?
这就是李唐皇室。
“对了,大人,您说起钱庄的事儿的话,不知道大人还记不记得,之前在牢房里的时候,郑家的人说的,关于窦家的事儿。”
来俊臣眼睛一亮。
他想起来了。
怎么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郑家先前与窦家可是有来往的,后来郑家的大少爷出了事儿,郑家怀疑是窦家挖坑给他们跳,所以跟窦家也就反目成仇了。
然后,郑家人被来俊臣抓进了牢房严刑逼供的时候,从郑家人口中透漏出来的。
关于钱庄的案子,早前的时候,窦家可也是伸了手的。
也就是说,窦家也是涉案人家之一!
大唐第一少
………………………………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牵扯
可是窦家并没有受到什么处置,相反,窦家的窦孝果还升官了,从一个长安城里小小的散官,一跃成为吏部的侍郎,官职比来俊臣还要高。
要说窦孝果的这升迁速度,朝中谁人不嫉妒?
因为窦孝果是窦家的人,因为窦孝果在关键时刻出手去救了齐国公的女儿,所以陛下另眼相待。
而那些一直挣扎在底层的官员呢?他们并非没有才华,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
至少,来俊臣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辛辛苦苦打拼大半辈子,结果还不如一个黄口小儿救下一个人得来的官大。
这么一想,他地心里能平衡得了吗?
另外,听礼部的官员说,在笔下位鄂王殿下挑选王妃的时候,在名册已经定了的情况下,窦孝果又出手去查名册,专门针对的就是王守礼,估计他应该是看出王守礼的女儿的名字出现在名册之中的蹊跷了。
这事儿来俊臣之所以知道,也不过是因为礼部的官员怕出事儿,提前到他这里讨主意罢了。
来俊臣不知道,正是因为这礼部的官员一慌乱,跑到他这里来,才让窦孝果知道,礼部的官员与来俊臣有关系,进而顺藤摸瓜,把礼部的官员脉络给摸索了个七八成。
往后窦孝果在礼部做事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时候该避开什么人了。
“窦家。。。。。。”来俊臣摸着自己的胡须,在书房之中来回踱步。
“大人,随是如此,但是窦家,不好招惹啊。”王弘义说道。
王弘义的脑子还是稍微清醒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