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1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凉氖拐撸阋补窗桑馊斓墓Ψ颍憔突刈由希菹⒘教欤闩慵依锶恕!

    李承乾的这个安排还算是贴心。

    现在李承乾的手中已经有了足够的筹码,也该是对倭国下手的时候了。

    倭国若是不答应割让島根県给大唐,那就别指望着拿回九州岛了,而且,大唐想要的东西,还从来没有得不到的,不肯割让的话,那就继续谈,当然,在谈判的期间,两国依旧是处在战争状态,新罗没了,九州岛又在刘仁轨和刘仁愿的控制下,刘仁轨和刘仁愿完全可以配合着金城那边的驻兵,直接武力拿下島根県,而后再图谋以后开采的事情。

    当唐军拿下島根県之后,也就不用与倭国再谈判了,你若是打,咱就慢慢继续打,反正整个三韩半岛都是唐军的后院儿,补给足够,往后的话,就要看谁的国力能耗过谁了,支撑战争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国力吗?

    倭国的国力能跟大唐比吗?

    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大唐的战线拉的太长,后勤补给方面太过耗费,而倭国本土作战,这方面优势很大,大唐比不了。

    所以,李承乾也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来得到倭国的银山。

    “好,到时候我也想会会倭国的使者。”玄世璟笑道。

    大唐在这样的情况下东面西面都打赢了,还灭了新罗,无疑,这让大唐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往后大唐四边的小国家都不敢再兵犯大唐,这样的和平,至少能够延续个十几年。

    这一场战争打的倒是值了。

    也不仅仅是对外是一个威慑,对内也是有好处的,人要是过久了太平日子,忘记了什么叫做战争的话,会堕落的。

    大唐贞观年间能过做到崇文尚武,风气良好,都是因为对内的高速发展,对外不断有大大小小的战争,所以大唐的军队强悍,民风尚武。

    太平的日子过久了,谁还会想着去强健自己的体魄,想着去军功夺爵,中原的百姓就是这样,日子过得安稳了,容易放松自己。

    可是周围虎狼众多,一旦中原人放松了自己,周围的人就会趁势而入,等到中原的百姓反应过来,自己被邻居揍了,想要揍回去的时候,就要重新锻炼身体了,而这段时间他们付出的代价,何其大。

    刘仁轨自从登陆了倭国本土之后,拿下了九州岛,往后的消息送回长安,都是八百里加急,要知道,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仅仅是送信的使者,就已经死了好几个了,有时候进了皇城,就是马驮着人的尸体在跑。

    而这样的付出,带回来的消息价值也是巨大的,没有辜负那些跑死的信使。

    玄世璟暂且从长安城回了东山县庄子上,李承乾给了他三天假期,三天之后,玄世璟再回长安,与李承乾一同会见倭国的使者,与倭国的使者进行谈判。

    也容不得李承乾不去谈了,这么拖下去,李承乾也顶着不小的压力,朝中的大臣已经有不少意见了,每天早朝都是大臣们劝说李承乾的戏码,李承乾顶着这样的压力拖着这件事儿,而朝中的一些大臣见到这样的情形,这才想要越过李承乾,去找李二陛下,想要李二陛下出来主持公道的。

    现在玄世璟回到了长安,李承乾在早朝的时候也给了大臣们一个回应,三天之后,他会与倭国的使者将两国战事的事情谈妥的,关于这件事,朝中就无需再多商议了。

    当然,还是有人头铁,站出来想要敦促李承乾。

    李承乾看着底下站着的御史,面色不悦。

    “御史台不知是大唐的御史台,还是倭国的御史台。”李承乾冷淡的声音回荡在含元殿之中。

    此话一出,御史台的大臣们心中大呼不妙,也就这样闭了嘴。

    李承乾掌管朝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身上散发出来的威势也是越来越浓重,一生气,朝堂上的大臣心底里还是会感觉害怕的。

    李承乾照旧在宣政殿处理政事,而后宫之中,李二陛下则是召见了李淳风。

    李淳风从长安城中的太史局,来到了龙首原上的新宫,进了宫,面见李二陛下。

    “陛下,李道长已经到了。”德义低声说道。

    躺在榻上的李二陛下睁开眼睛,说道:“让他进来吧。”


………………………………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

    李淳风依旧是一身白色道袍,人到中年之后的李淳风少了几分仙气,但是看上去倒更像个得道高人了,人家也的确是有本事。

    “微臣见过陛下。”李淳风来到了李二陛下面前,拱手行礼。

    “无需多礼。”李二陛下懒洋洋的从榻上起身,坐直了:“今日召见你过来,是要你帮朕算个日子。”

    “九月初八。”李淳风说道。

    “你就不问问,朕要你算的什么日子吗?”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可忘记了,臣是做什么的,而且,如今臣还一直住在观星台呢。”李淳风微笑道。

    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有时候啊,朕还真羡慕你们这些人的本事,有些事情,不必言语,心中就已经了然。”

    “陛下虽然没有微臣这点儿伎俩,但是陛下却是能够使用微臣的这点儿伎俩的人。”李淳风说道。

    “罢了,朕也不多说了,大概还有三个多月吧,也足够时间准备了,你们太史局和礼部共同去操办吧,朕会把圣旨送过去的。”李二陛下说道。

    “是,臣遵旨。”李淳风拱手应声道。

    现在大唐两边的仗也都打的差不多了,拿到了一个好的结果,李二陛下也做出了决断,现在世璟差不多也结束了,李二陛下也是到了要履行他的决断的时候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量,李二陛下对太子李承乾也已经彻底放心了。

    李承乾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担得起整个大唐,这样的话,李二陛下自己也乐得安生了。

    都闲散了这么长时间了,李二陛下从一开始的焦虑,转变到了如今的淡然,也都已经适应了。

    等他退位之后,就搬到宫外去住,真真正正的过过普通人的日子。

    登上皇位之后,也就只有偶尔闲散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向往过的日子,可是转而便又被成堆的奏折给埋没殆尽,现在,李二陛下可以彻底的卸下肩膀上的担子了。

    到底是人老了,已经扛不动了。

    李二陛下身上的毛病跟秦琼有些一样,只是没有秦琼那么厉害,而且,不仅仅是气血亏损,还有祖传的风疾,一旦过于操劳,李二陛下的身体状况就会原形毕露,之前秦琼去世的时候,李二陛下心中除却感慨悲凉之余,也担心自己是否也会像秦琼那般。

    不过好歹是皇帝,秦家的条件跟宫中是不能相比较的。

    这边宫中李二陛下暗戳戳的让太史局和吏部准备九月初八退位的事情,东山县庄子上这边一片欢欣。

    家主平安归来,能不高兴吗?

    一转眼间,玄家的老二玄澈都已经能在地上跑了,玄澈在地上跑着,安安跟在玄澈身边儿,怕玄澈一个跑不稳再摔着。

    虽然即便是玄澈要摔着,安安也只能过去扶起来,然后哄两句,但是聊胜于无,哪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摔疼过,摔哭过?男孩子家,没那么娇气。

    玄家的正门大开,玄世璟从正门走进来,晋阳则是和秦冰月一同为玄世璟卸甲。

    换过衣服的玄世璟,这才一把揽过自己的女儿,抱起了自己的儿子。

    “安安,在家乖不乖?有没有听娘亲和大娘的话?”玄世璟看着自己的女儿问道。

    “爹不在的时候,安安可乖着呢。”安安扬起一张小脸骄傲的说道:“安安还能帮着大娘看着弟弟呢。”

    “嗯,真乖。”玄世璟摸了摸安安的小脑袋。

    倒是怀中的玄澈,好像有些不安的样子,一直都在玄世璟的怀中挣扎。

    “怎么,臭小子,还不认得你爹啊。”玄世璟笑道。

    “夫君说笑了,夫君离开家的时候,澈儿才多大?这一转眼就是这么长的时间,澈儿又从来没有见过夫君,怕是对夫君印象不深了。”晋阳笑着说道,随后对着玄世璟手中的玄澈说道:“澈儿,快叫爹爹。”

    “娘~~抱~~”玄澈没把晋阳的话听进去,只是朝晋阳伸手,想要晋阳抱他。

    玄世璟无奈一笑,只能将孩子交给晋阳抱。

    晋阳从玄世璟怀中接过玄澈,抱在自己的怀里,现在玄澈的重量,晋阳抱着也有些吃力了。

    “澈儿,这是爹爹啊,你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