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枭途-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赵金奴是赵桓同父同母的亲妹妹,所以,不论从哪方面来说,赵桓与曹晟都是天然的盟友,这也是朱琏让赵桓多跟曹晟走动的原因。

    赵桓道:“我省得,只是……耿学士说,不论左卫,还是右卫,现在战斗力都极其低下。”

    顿了顿,赵桓又道:“其实,也不用耿学士说,也不看看左卫和右卫天天干什么,不是修园子,就是种花植草,要么就是喂养飞禽走兽,这样的军队哪能打仗?高俅罪该万死,他竟敢将强大的皇帝亲军变成一群匠人,我若登基为帝,必将他千刀万剐!”

    朱琏道:“此等祸国殃民的奸臣,等殿下登基之后可以慢慢处理,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遏制住郓王的野心,最近这段时间郓王似乎已经明着跟殿下竞争了,关键是官家的态度含糊,这不是好现象。”

    赵桓有些烦躁道:“本宫又何尝不知,据梁师成说,在杨戬的蛊惑下,父皇差一点就封老三节钺,幸好在最后关头被他拦了下来。”

    节钺,授予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持节”,说得简单直白一点,节钺其实就是封节度使。

    在宋朝,节度使其实已经有名无实了,更多的就是一种象征。

    但这象征,也代表皇帝的态度,尤其这节度使被封到一个皇子的头上,那意义可就太不同了。

    这也就不怪赵桓如此在意了。

    朱琏实在是忍不住怨道:“官家到底是如何想的?”

    赵桓也是一肚子委屈,可他终究不能跟朱琏一样抱怨赵佶,他只能道:“若是我母后还在世就好了!”

    赵桓说罢,赵桓和朱琏同时沉默。

    过了好一会,朱琏才道:“殿下就不要再怀念母后了,咱们还是靠自己吧。”

    赵桓长叹一声,道:“除了靠自己,本宫还能靠谁啊?”

    见赵桓情绪低落,朱琏赶紧转移话题道:“还是说回蔡仍吧,臣妾听说,蔡仍还未娶亲,不如将妾臣的堂妹嫁给他,以此笼络他?”

    “慎儿?”赵桓眼中立时就露出不愿的神色。

    赵桓喜欢她堂妹朱慎,朱琏又岂会不知?

    按说,朱琏应该成全赵桓,因为就算她能挡住朱慎,也挡不住别的女人——嫁入了皇家,这点觉悟,朱琏还是有的。

    在这个基础上,赵桓纳朱慎总比纳别人要好,再怎么说,朱慎也是朱琏的堂妹,是朱琏的天然盟友,一旦朱慎进入赵桓的后宫,必定能帮朱琏稳定她的地位。

    可现如今,鉴于蔡仍很重要,朱琏还是觉得,应该将朱慎嫁给蔡仍,以联姻的方式将蔡仍绑在他们的战车上。

    基于此,朱琏劝赵桓道:“慎儿虽然漂亮,人品、性格也好,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女人,殿下若是得了天下,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又何必因小失大呢?”

    朱琏所说的,赵桓不是不懂,可他还是有些不舍道:“可……慎儿那么好,让本宫怎么舍得将慎儿让与蔡仍,一想到慎儿要嫁给蔡仍,本宫的心就疼。”

    朱琏劝道:“一个女人和一个天下,哪多哪少,殿下应该会权衡吧?”

    赵桓听言,沉默了许久,才一叹,道:“罢罢罢,本宫志不在女人,就将慎儿让与蔡仍好了。”

    朱琏赞道:“殿下英明!”

    朱琏稍稍一沉吟之后,又道:“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问题。”

    赵桓问:“什么问题?”

    朱琏道:“咱们肯嫁,蔡仍也未必肯娶啊,臣妾猜测,蔡仍很可能跟其他蔡家人一样,不站队,不得罪,只等殿下和郓王快分出了胜负,再考虑跟谁站一边,亦或者只站官家的边,那样的话,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这门亲事的。”

    赵桓不禁大怒道:“本宫将本宫喜爱的女子下嫁于他,他竟敢不要!”

    朱琏实在是不忍心打击赵桓,因此,她只能委婉的说:“殿下又不是不知道,蔡家的人都是一群左顾右盼的小人,他们向来只忠于官家,而官家如今又是春秋鼎盛……”

    赵桓顿时就被击中了软肋。

    这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赵佶太年轻了,才三十八岁,关键身体还那么好,所以,就算让赵桓坐稳太子之位,可能他也得等到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登基为帝,这种情况下,除非是没有出路的赌徒,否则谁又会着急站赵桓这个不怎么受赵佶喜欢的太子的边?

    赵桓刚刚的王霸之气,顿时就是一弱!

    挣扎了许久之后,赵桓才有些不甘道:“那本宫该怎么办?”

    朱琏美目一转,道:“为今之计,只有求得官家赐婚,才能把蔡仍绑在殿下的战车上。”

    ……
………………………………

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时隔大半年再回到鸣銮堂,蔡仍突然发现,鸣銮堂变得冷清了许多,颇有点人走茶凉的意思。

    而鸣銮堂的一众下人,也不再有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的气势,见到蔡仍后,各个都低声下气的跟蔡仍叫“六公子”。

    蔡仍有些不解的看向出来迎接自己的蔡绦,问道:“他们……”

    蔡绦道:“咱们蔡家不比从前了。”

    蔡仍诧异道:“不至于吧?伯父虽然致仕,不是还有大兄,还有三……”

    不想,没等蔡仍说出“还有三兄”,蔡绦就打断蔡仍道:“休提那个小人!”

    蔡仍不解,道:“小人?大兄?”

    蔡绦深吸了一口气,道:“除了他还有谁,六弟你在前线打仗,不知道家里都发生了什么。”

    说话间,蔡绦将周围的下人都驱散了,然后才道:“自从官家准备让王黼那个妖人取代我爹成为宰相,那个小人就变了,不仅对我父亲再无往日的恭敬,还处处与我父亲为敌。”

    蔡仍有些难以置信道:“这……不太可能吧?大兄不是一向对伯父非常恭敬吗?”

    蔡仍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

    虽然蔡京儿孙众多,而蔡攸又不学无术,但蔡京最喜欢的其实还是其长子蔡攸,这从蔡京给他的一众儿子们所起之名就不能看出来——“鯈”,“翛”,“絛(绦)”,“鞗”,“脩”,全都是“攸”字头。

    而之前蔡攸对蔡京这个父亲也是尊敬有加,甚至是处处维护。

    这也不是无的放矢。

    不久前,赵佶一度欲罢蔡京相位——他先罢去蔡京的党羽刘昺、刘焕等人,指令御史中丞王安中弹劾蔡京。

    蔡攸听说此事,立刻跑到赵佶那里百般恳求,赵佶才改变初衷,否则蔡京早就罢相了。

    蔡绦愤愤道:“我还能骗你是怎地,算了,你也不是外人,我就跟你说一事吧。”

    接着,随着蔡绦的讲述,蔡仍知道了一件让蔡仍叹为观止的事。

    不久前,赵佶已经明确露出了要罢免蔡京的意思。

    为了不让蔡攸这个宠臣跟他父亲蔡京搅和到一起去使他束手束脚,赵佶特意给蔡攸赐了一座独立的宅院,其规模甚至比鸣銮堂也不差多少。

    蔡攸充分理解了赵佶的意思,果断的搬出了鸣銮堂。

    要说,这也没什么,蔡攸如今已经四十三了,又已经开府仪同三司,自立门户也没什么问题。

    可仅仅做到这种程度,蔡攸也就不是赵佶的第一宠臣蔡攸了——除了跟他父亲划清界限以外,蔡攸还要向皇帝赵佶表现出他的忠心。

    因此——

    有一天,蔡攸突然到蔡京的府第。

    当时正赶上蔡京与客人谈话。

    只见蔡攸一进来就急着上前抓住蔡京的手做诊脉之状,说:“大人脉势舒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

    蔡京说:“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于是蔡攸又说:“宫中还有要事,我先回去了。”

    说罢转身就走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把客人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客人就问蔡京:“公子为什么不多停一刻呢?”

    蔡京无可奈何地说:“你一定不明个中缘由吧,其实这个逆子是想因为老夫有病而罢了老夫啊!”

    过了几天,赵佶果然以蔡京年老身体不好为由下诏命蔡京致仕。

    换而言之,蔡京罢相,蔡攸也是帮凶之一,至少蔡绦是这么认为的。

    听了蔡绦所言,蔡仍不禁感叹权力的诱惑之大,竟然能大到让父子倾轧的地步!

    在蔡绦的带领下,蔡仍再一次见到了蔡京。

    蔡仍随即大吃一惊!

    这才短短大半年时间没见,蔡京竟然须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