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枭途-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傅察这么一问,黄潜善、梁方平的兴奋也是一滞,他们心道:“对啊,这个军卒说的是应该算成功了,而不是成功了,莫不是这其中还有什么变数?”

    黄潜善立即呵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蔡统领到底招安成功了没有,你给我们说清楚。”

    张俊道:“小人认为成功了,不过,我家将军还未跟叛匪达成招安共识,所以小人才说应该算成功了。”

    黄潜善、梁方平等人一听,皆大怒!

    脾气不好的张焕甚至直接一拍桌子,道:“你一个小小的军卒,也敢胡乱判断招安大事成功与否?耽误我等大事,你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张俊原来是隶属于信德的禁军,时任信德知府的梁扬祖对张俊很有些印象,知道张俊并不是那种不知轻重之人,所以他抢在别人前面说道:“张俊,休要信口雌黄,快快说说蔡统领上五马山后的情形,还有你怎么回来了?”

    张俊也挺尊敬有能力、人又和善的梁扬祖,因此,他冲梁扬祖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道:“小人随我家将军上了五马山之后,叛匪派出头领柴进接我等上山……”

    其实——

    蔡仍等人上山之初的事,张俊没必要说,因为这些无关紧要。

    可张俊为了彰显他自己,竟然真就按照梁扬祖所说的从一开始说起,还重点说了他与花荣比骑射那一段。

    直到黄潜善、梁方平等人全都露出不耐烦之色,张俊才长话短说:“……我家将军先示敌以弱,趁叛匪大意,突然冲向叛匪大头领宋江,然后带着我们一连打翻几十叛匪,生擒活捉了叛匪大头领宋江。”

    听张俊说,蔡仍生擒活捉了宋江,黄潜善、梁方平等人的下巴差点没惊掉下来!

    过了好半晌,增孝蕴才结结巴巴的确认道:“蔡仍捉住了……捉住了宋江?”

    张俊一脸骄傲道:“不错,现在我家将军正押解宋江下山,我家将军派小人先下山来通知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早做准备。”

    黄潜善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张俊身前,道:“你是说,蔡仍已经将宋江带下山来了?”

    张俊与有荣焉道:“宋江在我家将军手上,他们谁敢拦我家将军下山?现在,我家将军应该已经带着宋江来到两军中界线了吧。”

    梁方平一听,立即下令道:“快去接应蔡统领!”

    随着梁方平一声令下,王宗濋等不少人立即冲出了中军大帐,然后就率领亲军去接应蔡仍。

    这边,张俊又对黄潜善、梁方平等人说道:“我家将军还让小人提醒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一句,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最好商量一下是继续招安这伙叛匪,还是借着叛匪群龙无首之机加大力度剿灭了这股叛匪?”

    “这……”

    黄潜善、梁方平突然意识到,伴随着蔡仍擒住了匪首宋江,他们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现在,他们已经不仅仅可以招安宋江义军了,还有机会剿灭宋江义军。

    不过——

    很快,田师中就小声对梁方平说道:“擒住宋江,并没有伤到这伙叛匪的筋骨,他们完全可以再选一个大头领率领他们继续抵抗,所以……”

    后面的话,田师中没说出口,但梁方平也明白田师中想说的是:“所以还是利用捉到宋江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招安这伙叛匪为好。”

    就在田师中小声给梁方平出谋划策的同时,黄潜善的幕僚也在为黄潜善分析利弊。

    最后,黄潜善和梁方平互看了一眼,彼此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达成一致——还得招安。

    ……

    下五马山的山路上。

    蔡仍和宋江聊得好不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如果蔡仍和宋江身边的岳飞等人不是手握刀枪全神戒备。

    如果蔡仍等人身后不是有数千宋江义军的人手拿各式武器紧紧“相送”。

    只看蔡仍和宋江聊得热火朝天的。

    一定会以为,蔡仍和宋江是一对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此刻二人正准备找个酒店痛饮三百杯。

    “……你们这种起,嗯……民变,看似是很有力量,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弊端和局限性,底层民众生活在分散、孤立、封闭的封建环境中,所以他们在维护自己利益时,很难实现普遍性的、大规模的合作,通常都是因为社会上有无数生存底线受到威胁的民众,才能导致民变……”

    “……陈胜已经算是一个很成功的民变了,但他和他所建立的政权却只持续了六个月。在这短短的六个月,是一个开端,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开创了民变的先河、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但无奈,这似乎给历代的民变下了一个诅咒:王朝的失序,皆由民变所肇始。但民变却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每个乱世原因各不相同,但乱世以后,人们的期待却是一样的——秩序。普通民众在经历了乱世之后希望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生活,各路英雄豪杰都指望能在乱世里分一杯羹,然后过太平舒坦的日子。大家在摈弃旧制度上的诉求其实是一样的,同时,在追求新世界的理想上也是共通的。可这些却是你们这些当初有野心、有魄力、一拍脑袋就发动民变的人根本无法给予的,因为你们当初发动民变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你们自己过上好生活,并不是建立一个所有人都期待的新世界,这就使得你们所引导的民变有非常严重的局限性,是绝不可能长久的,你们这些发动民变的人中,运气好的,最终跟对了人的,也许也能谋个封妻荫子,但绝大多数,最终都会沦为别人的垫脚石……”

    聊着聊着,蔡仍就跟宋江说起了农民起义的弊端和局限性。

    宋江虽然有一定的能力,又有见识不错的吴学究辅佐,但他也包括吴学究毕竟因为身份和出身等原因见识有限,哪里听过对农民起义这么透彻的分析?

    再结合他自己这一年多的艰苦起义经历。

    宋江越发的觉得,蔡仍高深莫测,见识渊博。

    宋江忍不住去想:“此人才识远在吴学究之上,此人若是能为我所用……”

    想到这,宋江马上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他心道:“此人是什么身份,什么见识,什么能耐,哪能为我所用?”

    不过——

    宋江转念又一想:“此人懂得如此之多,那若是由此人来推翻这个腐朽无能的赵宋,是不是会有一些希望?”

    ……
………………………………

第一百零二章 班师还朝(上)

    …

    随着蔡仍越说越多、越说越深,宋江渐渐听出了一个问题——蔡仍只说农民起义的弊端和局限性,却绝口不提解决之法。

    宋江忍不住问道:“蔡将军如此了解民变的弊端和局限性,想必有解决之法吧?”

    蔡仍笑道:“宋大头领想问的是如何防止民变吗?这太简单了,民众只要能活得下去,只要没有人触犯他们的生存底线,他们是绝不会起来反叛的。”

    宋江哪里会关心如何防止农民起义,他想问的是农民起义怎么才能成事?

    可这话,宋江又不太好问出口,尤其是在这个场合。

    而蔡仍又开始跟宋江谈如何治理天下。

    如此一来,宋江就更跟不上蔡仍的思路了。

    慢慢的,宋江终于意识到,仅仅靠他自己,是不可能推翻赵宋的,就算能推翻赵宋,他也没有机会取赵宋而代之。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两军的边界线。

    蔡仍这才回过头看着跟了自己一路的吴学究等人,笑道:“诸位不必再送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还会再见的。”

    宋江沉吟了一会,也发话了:“你们不必担心,只要你们守住五马山,我就不会有事,我走以后,山上之事皆由吴学究和卢俊义商量决定……”

    蔡仍也没阻止宋江安排后事,而是大大方方的等宋江全都安排好了,才一伸手,道:“宋大头领请吧。”

    宋江笑道:“蔡将军请。”

    尔后,蔡仍和宋江就像好友一块去踏青一般,并辔而行,一块走向官军一方。

    守卫边界的董谊,如临大敌一般,率领上万人马将蔡仍一行接应了回来,再然后目送吴学究和卢俊义率领宋江义军回山,根本就没理之前蔡仍让张俊转达的可以趁机掩杀宋江义军这一茬。

    说实话,宋军和宋江义军谁胜谁负,蔡仍一点都不关心。

    因此,对于董谊的选择,蔡仍也没说什么,还谢他接应自己回来。

    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