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垂拱殿中。
赵佶意气风发道:“现在看来,出兵北伐收复燕京已成定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亡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古人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应该制定出一个最佳的出兵方案。”
王黼紧跟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现今契丹内乱不止,民不聊生,而我大宋太平盛世,兵强马壮,正是气吞山河收复旧地之时机。此时联金夹击,乃天赐良机,恢复汉唐疆域,在此一举。”
童贯沉默不语,一脸沉思状。
赵佶注意到了童贯的神色,收敛笑容,问童贯:“童太傅,有话直说无妨。”
“官家,臣一直在想,究竟是首先进攻西京,还是进攻燕京?两者各有利弊,难下断语。”
童贯曾给赵佶上过一道《平燕策》,他在这份奏章中主张先取云中再夺燕京,如今童贯旧话重提,自然是想先取云地,然后再谋取燕地。
赵佶对童贯的观点并不赞成,但他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望向赵良嗣,转移话题道:“赵修撰,你说那些女真人会不会中途变卦?他们会不会又与契丹讲和?”
赵良嗣回答说:“不会的,陛下,臣感觉那个女真皇帝是个诚实守信之人,他既然已答应与我大宋结盟,应该就不可能再与契丹讲和了,再者说,他亲率大军攻下契丹都城,又放火烧了契丹宗庙,他们之间的仇已经深到不可化解,如何能再讲和?”
赵佶听了,脸上又露出笑容,道:“那就好!”
这时,赵佶才又看回童贯,道:“至于先夺西京,还是先攻燕京,朕以为,还是先攻燕京为好,燕京地理位置更重要,西京嘛,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赵佶说得其实也不算错。
事实上,河东不同于河北。
河北是平原,一马平川,胡人只要过了燕京,数日之内就能打到东京汴梁城。
而河东,地势则要复杂得多,还有雁门关等数座难以渡过的险关,因此,对于北宋而言,云地那里的长城的意义远没有燕京那里的长城大。
王黼立马赞成赵佶道:“陛下说得对!擒贼先擒王,攻城先破坚,若首先夺取燕京,西京则不攻自破。”
童贯则坚持道:“臣以为,还是应该先出兵占领西京,然后再与金军夹攻燕京,因为西京的防御比较差,获胜把握大一些,而燕京城防坚固,又一直有契丹重兵把守,不易攻取。”
见童贯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赵佶便道:“要不然这样吧,让西军宿将们都来京师,共同研讨进军路线,拿出一个详实可行的出兵方案,如何?”
童贯一听,笑了,说:“这样好,集思广益,取胜之道。”
然后,童贯狠狠的看了一眼王黼,脸上流露出了满满的自信。
然而——
童贯还是自信过了头,也低估了王黼。
童贯本以为让西军将领去讨论,就一定会按照他所想,先取更容易攻取的西京。
不想,在王黼的授意下,在开会之前,谭稹四处奔走联合,以至于最终西军将领讨论的结果却是:童贯提议的“从代州北上,先取蔚、应、朔三州,然后占领西京。”的方案,并没有赵佶暗中授意的“从雄州北上,过白沟河,占领涿州,进而攻取燕京。”的方案支持的人多。
赵佶对这个讨论结果很满意,于是正式下达诏书:令环庆路、鄜延路禁军与河北禁军进行换防。
环庆和鄜延两路禁军是西军主力,将他们换防到河北前线集结,当然是为出兵北伐做准备。
与此同时,有人提出来,五马山那里还在打仗,这占用了大量收复燕云的资源,并且还要源源不断的往那里运送粮草物资,如果要出兵收复燕云,必须勒令那里尽快打出一个结果。
作为执掌北宋王朝的人,王黼是知道江西、广州两地乱了的,因此五马山那里是不能再打下去了,否则就该打成一锅粥了,所以王黼也向赵佶建议终止五马山那里的战争。
赵佶认为有理,于是给河北招讨司下了一道圣旨:勒令河北招讨司必须在一个月内解决盘踞在五马山上的宋江义军。
河北招讨司的黄潜善、梁方平等人接到赵佶的圣旨之后,赶紧将众将召集来商讨对策。
而原本在张良山上舔舐伤口的蔡仍,也在应召之列……
……
………………………………
第九十三章 招安
…
蔡仍进入河北招讨司大帐,帐中之人,有一个算一个,不管职位高与低,无一不看向蔡仍,并目送蔡仍慢慢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
这些目光中的绝大多数,都充满了羡慕,甚至是嫉妒。
也不怪这些人会如此。
自从剿宋江义军以来,他们无一不是,出工又出力,还损兵折将,有些甚至自己都受伤了,结果,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人获得一些不痛不痒的小功以外,其他人连毛都没捞到一根。
要是大家都捞不着军功也就罢了,可偏偏蔡仍屡立大功——一年不到,蔡仍就从最初的秉义郎一直升到了现在的武经大夫,共升了二十六级,从一个刚入品的低级武官进入到中级武官的行列。
这如何能不让这些跟蔡仍一块出兵的人羡慕嫉妒恨?
对于这些人的羡慕嫉妒恨,蔡仍不卑不亢。
笑话!
老子又没拉着、拽着、拦着不让你们去立功,现在还有三山宋江义军,你们也可以去立功啊,捉住宋江,绝对是此次剿宋江义军的首功,连升十级、二十级一点问题都没有。
你们倒是去打、去捉啊,在这羡慕嫉妒恨老子有什么用?
还是说,你们羡慕嫉妒恨,能对老子造成什么伤害?
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们除了能盯着蔡仍看上一看,还真的是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蔡仍所立战功都是实实在在的,仅宋江义军的俘虏蔡仍的金吾军就捉到了近六千,仅宋江义军的头领蔡仍以及蔡仍手下的将士就杀死、擒获了十几个。
面对这样毫不掺水的战功,这些人除了羡慕嫉妒恨,还能做什么?
更何况,蔡仍的背景还那么深厚,深厚到就连黄潜善和梁方平都不敢惹的地步。
蔡仍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站了好久,来开会的人才陆陆续续到齐。
这时,黄潜善和梁方平也联袂走了进来。
蔡仍等人抱拳行礼,道:“拜见招讨大人、拜见都监!”
黄潜善挥挥手,示意大家免礼。
然后,黄潜善对梁方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梁方平见状,拿起手上的圣旨读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
蔡仍仔细听了听,赵佶的圣旨的大概意思是,训斥河北招讨司的一众人等,剿宋江义军一年多,花费人力财力物力无数,却没能剿灭宋江义军,然后勒令河北招讨司在圣旨到达后的一个月内解决宋江义军班师还朝。
“……敕命:徽宗二十年六月三十日之宝。”
待梁方平宣读完圣旨,在场之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给大家一点适应时间之后,黄潜善道:“官家的圣旨,大家都听了,剿匪不力,本府和梁都监固然难辞其咎,但你们也全都推脱不掉,至于升赏,更是半点也无,所以,大家群策群力,想想办法剿灭了这伙叛匪,然后本府操办一桌,为大家庆功,诸位以为如何?”
黄潜善此言一出,一众人等无不苦笑不已!
能想到的办法,大家可以说都想到了,可面对那仅剩的三座山上顽抗的宋江义军,他们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见众人全都不说话,黄潜善大怒,道:“诸位全都不肯出力,那咱们一同等待官家的责罚好了,本府再跟大家说一句小人之言,本府和梁都监若是受到责罚,诸位有一个算一个,别怪本府和梁都监参凑你们作战不力,到时候,诸位降官落职刺配千里,可别说本府和梁都监事先没有提醒你们!”
黄潜善此言一出,众人的脸色顿时就全都变得更不好看了,暗骂黄潜善和梁方平小人。
可骂又有什么用,黄潜善和梁方平要真是受到朝廷的责罚,能放过他们这些作战不力害黄潜善和梁方平受到责罚的人吗?
所以说,他们这些人全都跟黄潜善和梁方平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跑不了黄潜善和梁方平,也蹦不了他们。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