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这突然多出来的两个条件,金人怎么可能接受?
但皇帝金口一开,哪里还有回还的余地。
金国宰相半晌无语,大宋文武百官也不知该赞同还是反对。
赵昚提出的两个条件,应当提前跟一些心腹重臣商议过,不然不会在此时突然提出。
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心念一动,便把矛头对准了陈康伯、史浩等人,除了他们不会有人鼓动皇帝提出这种明显阻碍议和的条件。
在主和派看来,赵昚提出的条件,金国根本不可能答应。
可赵昚态度十分强硬,而金国宰相却没有立即拒绝,其中情况之复杂,汤思退等人一时还摸不清楚,未敢贸然围攻陈康伯、史浩等人。
“金使若觉得为难,不妨回去准备,汴京、洛阳,我大宋将士自己去取,只不过到时候贵国会付出何等代价,就不是此时可以预知的了。”赵昚语气平和,似乎胸有成竹。
殿内静默片刻之后,只听金国宰相道:“贵国所提议和条件着实苛刻,甘某虽主议和事,却也不能做主,需回京面见大金皇帝陛下,之后是战是和,当有大金皇帝陛下做主。”
稍稍一顿,而后又道:“至于重新划分疆域国界一事,不妨一并提出,甘某好带回去,一并斟酌。”
赵昚看了看殿中的文武百官,随后说道:“不说真定府、河间府,也不说太原府,大名府、黄河以南必须归还大宋,具体细节,等下次来了再说。若一个月内,未能达成议和,以后休提议和之事。”
“甘某明白。一定把贵国所提条件回报我大金皇帝,请大金皇帝陛下圣裁!告辞!”
金国宰相转身,大步流星而去,急匆匆出殿,赶回汴京。
而殿内,就在金国宰相离开之后,马上掀起了激烈的争论。
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攻击陈康伯、史浩等人无议和诚意,鼓动皇帝提出那么苛刻的条件,完全就是在破坏议和,此次大张旗鼓北上议和,若议和不成,未能收回汴京,朝廷的脸面都得掉光,于是先后有人建议取消陈康伯、史浩等人参与议和的资格。
甚至提出,议和就应该有主和派来全权处置,陈康伯、史浩等人只会鼓动动用武力,对议和没有半分好处,应该让他们马上返回临安去,免得留在归德府破坏议和。
但陈康伯、史浩等反驳,并据理力争,告诉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此次来议和,并不仅仅是来议和而已,况且议和的目的是要拿到足够多的好处,而不是为了议和而议和,若是那样,议和就没有任何意义。
同时告诉他们,议和仅仅是夺回大宋失去的东西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只是少些牺牲,缩短些时间,但若同金人议和得不到大宋想要的东西,就必须通过战争来夺取,而不是委曲求全,与金人达成议和。
双方争论不休,相互指责。
皆是因为双方的出发点和立场的别差实在是太大,根本就说不到一起去。
在金人没有发出议和信号之前,主战派是可以完全压制主和派的,如今来到归德府,主和派却反而隐隐居于上风,这不是年轻的赵昚想要的。
如今,赵昚的梦想很大,除了汴京,他还想要做成太祖、太宗等数十代以来,都未能完成的伟业,收复燕云十六州!
这个梦想实在太大,他从来没敢跟任何大臣提起,甚至就连他的老师史浩,也都没有透露一星半点,唯恐让人觉得他疯了。
现今的大宋已经收复的土地,三十多年来,从未有过,济水以南,黄河以南,马上就能全部回归大宋。
收复真定府、河间府,甚至是燕京,都只是时间问题,他才登基三年,还年轻,完全等得起!
所以,意气风发的赵昚,根本不会被主和派牵着走。
………………………………
第698章 宋金议和
腊月初五,赵昚与陈康伯、史浩等主战派重臣一起召见了从汴京城外东、西大营赶来拜谒皇帝的李显忠和吴拱,会面超过半个时辰。
至于他们谈了什么,没人透露,也无人知晓。
当天,李显忠和吴拱便快马返回北伐大营。
同一天,驻守大名府的杨丛义派遣北伐军大军五万,攻澶州。
腊月初六,北伐军攻克澶州,金军败退黄河北岸的封丘。
腊月初七,北伐军出动七万人,趁胜从北向南,全线推进。
不日,连下淇县、长桓、延津等地,将黄河以北的金军尽数逼退至黄河岸边,聚于汴京北边四十里外的章丘,随时准备将残余的近五万金军,一举歼灭在黄河北岸。
腊月初十,金国宰相再以议和使臣身份赶到归德府,与大宋皇帝议和。
入殿之后,金国宰相当即再次表明议和诚意,并告诉大宋君臣,经大金国皇帝陛下慎重考虑,准宋国皇帝陛下所请,议和之后,金宋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岁币亦可不再敬献,重新划分疆域国界,理所应当,但不能以大名府为界,当以黄河为界,洛阳以东、黄河以南归宋国,议和之后,黄河以北的宋军当退回南岸,不得再犯河北。
汤思退等大宋百官听闻金国答应赵昚先前提出的条件,甚是惊讶,心底连道不可能,金人何时变得胆小怕事,如此懦弱,如此好说话?难道他们真的已经没有能力打到淮河长江了吗?
面对这种情况,主和派不敢相信。
若金人真答应了除开疆界外,那两条先前根本不可能、也不会考虑的条件,那么宋金两国的议和便成了一大半,剩下就是疆界而已,只要各自妥协让步,很快就能达成共识,完成和议。
赵昚见金人答应取消岁币,取消大宋向金称臣的条件,顿时大喜,当即吩咐陈康伯、史浩等人与金国宰相共议疆域划分,以及如何接收汴京之事。
议和谈判,历来就是讨价还价,臣子在一起扯皮就行,赵昚作为皇帝,细节问题,他自然不能参与讨论,否则金口一开,不论是要多了,还是要少了,对议和没有好处,如果反悔或反复,也有损皇帝威信。
但臣子就不存在这样的顾虑,哪怕互相指着鼻子对骂,也没有关系。
所以陈康伯、史浩等七八人,此时正与金国宰相一行人吵得不可开交,脸红脖子粗,就差翻脸动手,也还是憋在同一间屋子里,没有一个人负气离开议和谈判之地。
经过两天激烈的争吵商讨,最终两国臣子将宋金两国的疆域界限重新划定:东以滨州为界,西以大名府邯郸县为界,两点连线之南,函谷关以东,归大宋,其他土地仍以先前的界限不变。
宋金两国疆域划定,报经皇帝赵昚同意之后,立即开始商讨交割汴京、郑州、洛阳之事。
大事已定,具体交割便都是小事。
不消半日,金国使团便与陈康伯、史浩、汤思退等人议定交割汴京之事:此时起,黄河以北的宋军不得向章丘等地金军发动攻击,不得阻止金军渡过黄河南下,腊月十八之前,宋军东、西大营撤退百里,东营退至杞县,西营退至通许,腊月二十五日之前,黄河以北的宋军不得南下,汴京以南的宋军不得北上,七天之后,宋军方可接收汴京、郑州以及洛阳等地。
同时商定,在腊月十八至腊月二十五日之间,金国撤出汴京、郑州、洛阳之时,宋国可派遣使臣和少量军队亲临监督,确保金国不会带走当地百姓,毁坏城池。
诸事议定,奏报赵昚同意,当即起草宋金两国议和文书。
腊月十四日,金国宰相与陈康伯在行营殿中,在大宋文武百官面前签定议和文书,各自盖上印信,议和文书,各存一份。
至此,宋金两国在半个月内,匆匆达成和议,大宋收复大片土地,金国君臣在大军包围之中,得以从容撤往关中。
腊月十五,两国达成议和的消息,由陈康伯亲自送达北伐大营,同时传令东营李显忠三日内退至杞县驻守,西营吴拱三日内退至通许驻守,而后是进是退,依朝廷命令行事。
腊月十六,陈康伯作为监察使,率领五千精锐北伐军进入汴京城内。
这也是三十六年来,大宋军队再次回到汴京城内,看着城内似曾相识,却又跟记忆不甚相同的街景,陈康伯忍不住眼角湿润。
当晚,作为监察使的陈康伯得到隆重宴请,金国皇帝完颜亮亲自出席。
在席宴上,完颜亮对宋金国事一概不问,只提了一个姓名,询问他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