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9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暮时分,残余守军携留守府一众官员出城归降。

    守军虽降,不过留守府一众官员并无几人愿意投降辽阳完颜雍,不但不愿投降,甚至当着完颜谋衍的面大骂完颜雍是致乱祸首、乱臣贼子,就是死也不会投降完颜雍!

    完颜谋衍不是心慈之辈,当即将不愿归降之人斩杀于阵前,以震慑归降将士之心。

    杀完人后,大军顺利入城,接管河间府防御。

    两日后,完颜谋衍偷袭河间府得手的消息传到真定府,传至从河间府北上讨伐完颜谋衍的金军耳中,真定府当即责令保州军驰援河间府,又令河间府守军速归,夺回城池!

    九月初五,河间府守军匆忙返回河间城下,完颜谋衍率军出战,一战击败回援的疲敝之师,斩杀五千余人,河间守军退回章丘休整。

    九月初九,保州军收复高阳后,姗姗来迟,三万大军在河间城外五里之外扎营,完颜谋衍闭城不出。

    九月十二日,保州军、河间守军相约,攻击河间城,完颜谋衍下令巩固城防。

    九月十五日,两军六万余人聚于河间城下,二话不说,便对河间城展开猛烈进攻。

    双方激战数个时辰,各有损伤,而后收兵休整。

    第二日,双方再次激战于城下,完颜谋衍守城不出,未得战果。

    第三日再战,各有损伤,保州军、河间守军未能攻上城池。

    第四日又战,同样没有结果。

    双方连战十日,将士疲惫不堪,为防发生意外,不得不暂时停战休整。

    十月初一,真定府援军三万抵达河间城外,南金军队数量开始占据绝对优势,于是马上发起车轮战,各军轮番上阵,攻击河间城。

    完颜谋衍当即改变策略,在保证城池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推行轮战,让大部分军队保持足够体力和精力,以防城外金军忽然全军压上,一举破城。

    数日后,城外攻城金军果然乘夜发动猛烈攻击,全军压上,力图一战破城。

    完颜谋衍亲自上城指挥督战,激战半夜,方才挫败对方的强大攻势。

    经此一场恶战,双方各自损兵达五六千人。

    此战过后,城外南金军依然每日攻城,但实际明显缩短,每次只攻打不到半个时辰,就如同例行公事一般,而四门围困,却没有丝毫放松。

    完颜谋衍知道对方的意图,对方不外乎是想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

    不过此举多余了,完颜谋衍从燕京领兵出发,就没有想过要从后方运送粮草,他的策略是抢夺对方城池中的粮草补给军队,若不能破大城,便破些小城,尽量给完颜亮制造些恐慌和压力,若能破大城,夺得粮食之后,能驻守则驻守,不能驻守则毁城离去。

    他有五万军队,单单纯骑兵部队就有两万人,急行军时,来去如风,在野旷之中,对方想要留他,没有数倍兵力,没有提前布置,根本不可能。

    他的骑兵都是收复自北方草原各部落的勇士,纵使对方兵力再多,谁又能包围得了他们?

    大城都有大量粮草储存,霸州粮草够五万人吃半个月,河间府的粮草更多,五万人吃上三个月根本不是问题。

    但拿下河间府的那一天,完颜谋衍便知道河间府不是久留之地,等粮食吃完,他们就得突围北归,若发生意外,粮食不够,城内的百姓便只能驱赶出城,反正大军离开时,不可能带着百姓,这民心不归他收复,他想要的只是城池和土地。

    完颜亮与完颜雍的大军在河间府形成对峙,与此同时,双方各有数千骑兵在四处游走,伺机攻城掠地,劫掠名义上归附对方的县镇。

    一时之间,河间府以北,燕京以南的广大区域,没有一处是安全的,没人知道他们何时会被对方的骑兵劫掠,整日提心吊胆。

    无数百姓在听闻周边城镇出现劫掠骑兵后,弃地而逃,纷纷向东,逃至乱军很少出现的沿海地带,而后一路南逃。

    北方百姓逃至滨州,听闻此地宣扬,良田复耕,两年免赋,开垦荒地,三年免赋,纷纷求证真伪。

    当地官府施粥,接济逃难百姓,而后承诺,愿在此地定居者,官府低息借粮渡灾,免费赠送农具。

    逃难百姓闻知,无不叩头谢恩。

    半个月内,登记借粮定居的难民达三千余户。

    而后由州府分至各县,划地而居。
………………………………

第685章 完颜亮的困境

    汴京,南金国都,臣民惶惶可不可终日。

    两年前,南下侵宋,受挫与长江北岸之后,完颜亮便困于北方完颜雍和南方宋国南北夹击之局,任何一方率先发动攻势,另一方必定随后展开攻击,使他南北不能相顾。

    对完颜亮来说,南方虽好,但北方才是他的根基,他自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成年后曾在燕京做过几年留守,登基后没几年,便又迁都燕京,因此燕京、北方是他不可割舍的地方,是他的故乡,更是他统治最为稳固的地方,而南方是他梦想要征服的地方,现在征服不了,晚几年再征服也是一样。

    若北方彻底丢失,被完颜雍收拢过去,时间一长,再想夺回就难了。

    大部分朝臣来自北方,当初从燕京迁都来汴京,许多人明面上不敢反对,但却没有几人把亲眷带来汴京,一是对南侵没有信心,二是对迁都能否成功持观望态度,成则接亲眷来汴京,不成,就避免让亲眷来回扯腾,其三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旦亲眷搬离北方,他们的房屋、土地和其他资产必定会大幅缩水。

    如今燕京归附完颜雍,汴京城里来自北方的朝臣十分担心他们在北方的亲眷,由于局势混乱,两地联系中断,之前有人私自跑回燕京,再没回汴京,完颜亮一怒之下将私自跟燕京联系的朝臣尽数杀掉,自此再也没人敢派人回燕京寻找亲眷。

    但他们对亲人的关心和思念并不会因为完颜亮的杀戮减轻或消失,既然不能私下联系北方,于是他们便不约而同的建议打回北方去,夺回燕京!

    正值多事之秋,打仗、筹集粮草军需、处理政事都需要人手,把人杀完了,便没人办事。

    于是完颜亮听从太子完颜光英的建议,便不再随意斩杀大臣,并与朝臣共商夺回燕京,剿灭辽阳完颜雍!

    南北两线作战,两边都想顾及,必输无疑,大臣知道,完颜亮也明白。

    两年前,刚刚从扬州撤兵回汴京的时候,完颜亮还有雄心先以频繁的攻击,镇住宋国,保持边境局势稳定,而后迅速率大军北上,剿灭完颜雍。但在大军尚未动身之际,燕京便已归附了完颜雍,北方形势瞬间大变,等于说之前的上京会宁府和燕京,两个金国都城都在完颜雍手中,对方势力大增,再想剿灭,就不是一两个月,一场战争可行的。

    在那之后,完颜亮对眼前的形势便有了清醒的认识,完颜雍定要先灭掉,只有夺回北方,军队才能有战马补充,军中才能招募到能打仗的女真勇士和草原各部战士,不然等完颜雍继续坐大,彻底统一北方,他夹在完颜雍和宋国之间,必会灭亡。

    对完颜亮来说,宋国的威胁远远没有完颜雍的威胁大。

    宋国兵力薄弱,绝大部分军队不堪一击,即使宋人召集几十万军队北上,也不可能轻易攻破汴京城外的防线,更不可能攻破汴京,何况他们只要一战失利,必会踌躇不前,朝局便会乱,根本不足为虑。

    即使宋人侥幸来到汴京附近,也没有能力攻下汴京城,再退一步,就算宋人有能力攻城,他们也有时间撤离汴京,撤往北方去,反正只要缓过劲来,随时就能再拿回汴京。

    所以,一年多来,完颜亮把军力重心一直放在北方真定府和河间府,聚拢兵力,伺机夺回燕京,而南方则是以城池防御为主,只要宋军不动,他们便不会主动出击,挑起战争。

    只是辽阳叛逆完颜雍十分狡猾,调集北方兵马,派重兵驻守燕京,据城死守,极少出城,除非攻城,不然很难灭掉他的军队,燕京城里的军队不灭掉,便不敢挥军东进辽阳,于是便只能两相对峙,僵持下来。

    完颜亮也明白,僵持对完颜雍更有利,但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真定府、河间府的军队并不足以一举攻下燕京城,一旦进攻失利,将士损失过大,军队溃散,完颜雍趁机南下,局势对他将更加不利。

    所以,即便是僵局,也只能先僵持下去。

    唯一可能的变数,便是与宋国议和,两国暂且罢兵,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