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9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而淄州城小墙低,纵使有几万人也抵挡不住攻城之势。

    不过,随后姚昶还是想到了一些办法,要想在济南府进攻下,保住淄州城,就不能让敌军轻易来到城下,到不了城下,敌军便无法攻城,淄州就能成为攻打济南府的前沿阵地。

    加高加固淄州城墙,没有那么多砖石,姚昶便打算拿护城河做文章。

    于是州衙和左府很快下令,拓宽护城河,由原本三丈宽,拓展为十丈宽,深度定为三丈,建成之后将城西的河流引入护城河内。

    此时正是农闲之时,州衙以管饭为名招募百姓进城,参与修建淄州城,响应者众,一天之内便有数百人前来登记姓名。

    随后,全部义军投入护城河开挖之中,普通百姓也参与其中。

    在义军拿下淄州,如火如荼的扩建护城河之时,节度使衙门给左府送来了一批粮草和金银铜钱,同时重新派遣了一名属官,入住州衙,专门协助左府管理三万义军的后勤供应。

    忙的焦头烂额的姚昶终于可以将粮草后勤等一应杂事丢开,专心管理军务,誓将淄州建成敌军不可染指之地,将左府三万多义军练成能攻城掠地的精锐之师。

    在山东义军攻陷淄州之后,整个山东逐渐稳定下来。

    密州、潍州、莱州,兵不血刃归附山东义军,效果显著,原本还在独自抵抗各路义军围攻的登州,在得知整个山东大部分地区落入益都府的山东义军手里后,很快对外宣布,登州自愿归附山东义军,接受山东义军节度使衙门统治!

    围困登州许久,结果什么都没得到的各路义军大失所望,疯狂攻击登州城,奈何登州城高,没有统一领导的各路义军虽有四五千人,却拿登州城毫无办法。

    狂攻两天后,多数义军原路撤退,返回自己熟悉的土地,只有将近两千义军还徘徊在登州附近,还想伺机进入登州城,抢些钱粮渡过这个冬天。

    然而,他们的愿望很快变成奢望,驻扎益都府的山东义军派遣两千精锐进入登州城,接管了登州防务,原守军则全体加入山东义军,调往益都府驻训。

    与此同时,他们还得到一个消息,加入山东义军不但有饭吃,还有响钱拿,于是各路义军心思萌动,纷纷前往益都府,请求加入山东义军。

    在山东义军接管登州防务之后,整个山东东路几乎全部落入沈缙、姚昶、罗聪手中,随着免税三年的承诺在各州各县传开,山东东路逐渐稳定下来,不成气候的义军数量也开始减少。

    山东各州县都在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迅速迈进,而北方和南方的情形则与山东大大不同。

    南方长江一线到淮河一线,再到徐州、宿州、亳州、陈州、蔡州、襄阳、信阳、邓州、唐州、汝州等地都在大肆积蓄粮草、武器、盔甲,从东倒西,所有人都在为一场大战做准备,只待时机来临,或是朝廷一声令下,几十万大军便要全线向北推进。

    不说别处,就说亳州、宿州、陈州,在积蓄粮草,加强训练备战的同时,还分批给各军各部将士放了两个月假,鼓励提倡将士们将家人带来军中,带来前线。

    将家眷带来亳州、宿州、陈州的,每个普通将士可得五亩荒芜的土地,重新开垦出来,便是自己的田地,前三年可免税。

    此令一出,家在长江以北的将士,纷纷将家眷带来军中,宿州、亳州、陈州修建多个军属营区。

    只要军属安心住下,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各地驻军的粮食就不必一定要从江南运来,在本地就能得到补给,只要给钱采购,军属的粮食就是行军打仗最可靠的保障,必要的时候,还能组织军属帮忙运输。

    通过大半年筹备,亳州、宿州、陈州等地的军属达到二十万之众,虽然宿州大军的粮食并不充足,但每天减少一半口粮,再加上军属用将士响钱购买的粮食,还是可以渡过这个冬天,甚至能坚持到来年春天。

    粮食问题,虽然是朝廷的事,是宿州知州的事,但张孝祥只在临安做过官,仅有的人脉关系也都在江南,要让他在淮河以北弄粮食,确实有些难为他了,所以杨丛义并没催逼,而是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

    当初主持回易处,他也认识不少商贾,虽然淮河以北的没有,但江淮地区的商贾却不少,通过他们或许就能弄到粮食。

    可问题是江淮被完颜亮肆虐了一番,如今已不知那些商贾身在何处,更不知道能去哪儿找到他们。

    就在杨丛义为明年春天的粮食问题一筹莫展之时,一个故人找上门来,还是一个商人,那边是太湖县的郭青。

    多年不联系的郭青,如何会找到亳州来?

    这还得从杨丛义领军以三场水战,击退完颜亮五十万大军说起。

    当初完颜亮匆忙退兵之后,天下震动,因为没几个人知道发生了何事,故而三场水战全胜,后又一举歼灭趁夜渡江偷袭镇江大营的敌军的杨丛义,就成了最耀眼的大宋英雄,他的名声随着完颜亮大军退走,迅速在江南传开,其击败敌军的故事,传得妇孺皆知。

    远离战场的郭青,也是在那时得知了杨丛义率军败敌的消息。

    他是商人,当初他赚到第一笔钱就跟杨丛义有很大关系,及至后来多次参与回易督造,提供后勤物资采购和补给,又大大赚了几笔。

    再后来,又利用在兴化军出钱兴建的海港码头和仓库,去高丽、倭国做了几单海外贸易,而后他的财富才大幅增加。

    可以说,郭青有今天,跟杨丛义有莫大的关系,毕竟回易处正使,认识的都是豪商巨富,那些大商贾能跟他合作,看的就是回易处正使的面子,虽然杨丛义并不知情。

    如今做为在淮西颇有一些名气的商贾,当郭青听闻杨丛义几战击败金人,迫使他们仓惶撤兵之后,马上决定赶紧找到杨丛义,有这样的大宋英雄为依仗,他以后的生意必然能更进一步。

    及至后来听闻大宋军队渡江,星夜追击敌军,一日百里,没几天就追到淮河以北,甚至迅速攻占了几座大城,并牢牢的守住了敌军反扑,郭青马上就嗅到了商机。

    于是在打听到亳州、宿州一带正是杨丛义统兵驻守以后,马上带领他的商队,带着大批药材前来军中慰问。

    杨丛义正要找商人帮忙解决二十万军属的口粮问题,刚好郭青找上门来,当听说他现在富甲一方,身资颇重之后,当即提出让他帮忙粮食问题。

    能跟杨丛义这种大军都统制合作,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何况还有往日交情,郭青自然满口答应。
………………………………

第661章 等待机会

    朝中主战派多次传令,要徐州、宿州、亳州、蔡州、邓州等地驻军做好征讨金国的准备,待待时机一到,便要挥军北上,收复中原。

    杨丛义深知,主战派大臣不是说说而已,新皇赵昚肯定是会支持他们,但具体何时北伐,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据他所知,朝廷对北伐之事,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主和派自不必说,坚决反对北伐,甚至还力主朝廷将淮河以北的土地还给金国,宋军撤回淮河以南,以此重新与金国签订和议盟约。

    而主战派中的激进派与保守派也是争斗不休。

    以张浚、陈康伯为的激进派想马上北伐,年内就北伐,一举收复中原,奈何粮草、武器、兵力等都不能准备到位。

    北伐所需的东西,以前囤积在江北的被金人劫掠,仅剩的一些被淮北宋军消耗一空,粮草、物资、兵力都必须从江南征集。

    而在江南征集兵力粮草,光征集就要半年时间,再运到淮河、淮北,又需要几个月时间。

    所以,即使竭尽全力筹备,大军北伐的时间也不可能早过明年四五月,若再遇到变故,拖到八九月,也有可能。

    即便是全力筹备,大宋上下竭尽全力支援北伐,从江南各州各府抽调兵力、粮食、军资,能不能北伐成功,也是未知之数。

    因为大宋上下都没有做好北伐的准备,毕竟大半年前还在准备西逃或南迁。

    主战派中的保守派,以杨存中和皇帝的老师史浩为首,他们正是看清楚了大宋并未准备好北伐,从朝廷到平民百姓都没有统一的北伐想法,不光思想上没有统一,就连兵力、军械、粮草等也没有准备,如果就这么匆忙北伐,结果可想而知。

    保守派主战不主和,但他们以为现在并不是北伐的最佳时期,至少要准备三年,用三年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