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献给山东义军的粮草和金银钱财,向西返回益都。
在返回益都的路上,又陆续有多路义军前来投靠。
虽然姚昶刻意控制义军招募,等他们十一月二十九日回到益都城下时,山东义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五万余人。
五万人不可能全部入城,城里无法安置。
沈缙、姚昶、罗聪商议之后决定,立即拿下一百多里外的淄州,作为义军左府驻地,分三万兵力驻守,其余的暂时安置在益都,由右府统领。
节度使军令一下,五万军队即刻向西,开赴百里之外的淄州。
淄州地处益都府与济南府之间,但距离益都府稍近,归属山东东路,由益都府统辖,自益都被山东义军占领之后,淄州便归附了济南府,但济南府却并未派兵增援防守。
第三天上午,姚昶率领的五万义军先头部队抵达淄州城外。
淄州提前得知消息,仅有的东西两座城门同时关闭,城上如临大敌。
当天,五万义军大部赶到淄州,在东西两门一里之外扎营休整,将淄州围困。
与此同时,义军派出探子赶往济南府方向,监视打探敌情,若济南有大批援军出动,他们就得及时作出战略调整。
罗聪派人探查淄州城多时,城内也有潜伏进去的探子,早已查明,城内只有三千守军,但他们较为谨慎,进城出城的百姓都会遭受严格搜查,另外一旦发现城外出现规模较大的人群,人数达到百人左右,便马上关闭城门。并且一天内开启城门的总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时辰,每天最早巳时两刻开启城门,最晚申时三刻关闭城门,再此时间范围之外,基本不会打开城门。
淄州城池并不算高大,守军也不多,若要强攻,五万人一天之内还是可以攻得下来,只是强攻的代价不会小,姚昶打心里是不愿意强攻破城的,毕竟一旦强攻,双方的损失都会很大。
目前这些义军除了在临沂城下跟临沂守军硬拼了一场,至今再也没打过其他仗,从沂南开始,一直到淄州城下,再没发生过真正的战斗,若要他们攻城,没有丝毫经验的义军,不知会打成什么样,损失多少人。
星夜,姚昶独自在营中呆坐很久,他为义军的前途和命运担心,这几万人都是他亲自拉进义军的,包括从流求带来的八千人。
义军在山东的任务非常很重,不光要平定山东,更重要的是要拿下济南府,可济南府南靠山地丘陵,北边西边临黄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金人要北上剿灭辽阳的完颜雍,不会不囤积重兵防守,到时候要想拿下,必定要强攻,五万没有大战经验的义军能强攻济南府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强攻一座高城,要付出的代价很承重,临时拼凑起来的义军承担不起,也许一战失利,义军便会各自离散。
但济南府不能不取!
济南府不取,山东便无法与亳州、宿州、徐州顺利连通,就无法从东面、北面与宋军合击汴京,夺回中原,他们将影响整个恢复中原大计,那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机会便会白白流逝。
姚昶仰望夜空,满天星辰,犹如一颗颗眼睛。
古往今来的名将,也许都在天上,正用他们明亮的眼睛看着淄州城下的人。
中原不恢复,他们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开辟中原盛世的无数先人?
许久之后,姚昶最终做出了决定。
天明,姚昶召集众将,宣布命令:“今日午时,强攻淄州城!”
众将无人心存侥幸,昨天一到淄州城下,便知此城难以劝降,最终肯定只有强攻。
“谁愿打头阵?”
“我打头阵!”
“我打头阵!”
“我打头阵!”
。。。。。。。。。。
众人争执,都想取攻城第一功!
“好!既然都想打头阵,那就一军攻半个时辰,轮番攻城!”姚昶当即拿定主意,以此练兵。
众将不懂,为何只攻半个时辰?不能一直进攻,直到攻下城池为止?
有人发问之后,姚昶跟他们解释:“淄州城只有东西两门,城门宽不过两丈,我们五万人,淄州守军三千人,虽然对方军队不多,但据城而守,比仰头攻城要容易的多,也省力的多,攻城半个时辰,将士们的体力消耗将非常大,如果不及时撤退,恐怕会伤亡惨重。既然我们在兵力上有优势,如果二十军轮番攻城,每支军队进攻半个时辰,我们能一天到晚不停的进攻,而将士们也会有充足的时间休息,恢复体力。而对方人少,只能全力应战,不眠不休,用不了两天,必然奔溃,到时候淄州城就是我们的!”
如此一解释,众将恍然大悟。
原来轮番攻城的目的不是直接夺取城池,而是要利用兵力优势,拖垮淄州城内的守军,迫使他们投降或是献城,或者等对方精疲力尽之时,一举登城!
众将明白攻城意图之后,当即排定攻城先后顺序,而后速去准备攻城器具。
就在全军准备攻城之时,派向济南府方向的探子送回消息:敌军没有任何动向,一切如常。
得知这个消息,姚昶彻底放下心来,若济南府不派大军救援,他根本不必担心。
巳时,山东义军以强弓向城**书,书内只有二十四字:午时之前,守军出城,可免一死,午时攻城,百姓袖手,可免一死!
淄州城内终究全是汉人,虽然他们再想攀附金人,若是不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义军之中,谁的心里都过意不去,特别是城里还有平民百姓。
………………………………
第659章 攻取城池
午时,一声号角响起,攻城开始。
五十丈外,强弓压制,攻城义军头顶木板,手挽云梯,迅速向城门下逼近。
城上守军先以乱箭射击,意图阻止义军前进,但羽箭被木板盾牌所挡,并不能凑效,无法有效阻止攻城义军逼近城下。
而城上守军显然并没有多少战斗经验,对义军战斗力估算也有失误,不少士兵被义军流矢所伤之后,开才是寻找掩体盾牌遮挡流矢,慌乱之间,对城下义军的压制力度降低。
不到一刻钟,两三千攻城义军,缓缓推进至淄州城下,来到护城河边。
淄州地处益都府和济南府之间,依山临水,从所处地理位置来看,并不是很重要,故而城池不大,护城河也不宽,不足三丈。
几十个云梯落地,直架护城河两岸,三三两两云梯相聚,而后丈长的木板横置于平铺的云梯之上,不消多时,城门左右六座铺着木板的窄桥架好。
护城河,通行无碍,攻城义军踏桥而过,很快来到城墙之下,数十人合力,立起一个登城云梯。
未过片刻,城下数十个云梯搭上两丈来高的城头。
然而就在此时,城上滚石檑木倾泻而下,由于躲避不及,一时之间,死伤几十人,攻城义军未等登上云梯便被逼退数丈,暂离城墙根。
双方相持许久,始终未能登梯攀城。
未几,后方鸣金收兵,第一批攻城义军迅速撤退,退回护城河对岸,回营休整。
第一批攻城义军刚刚回营,义军中马上响起进攻号角。
号角声中,第二批攻城义军,同样头顶木板,手挽云梯,小心翼翼朝护城河逼去。
一刻钟后,云梯直架护城河两岸,四五个聚拢一处,攻城义军在相互掩护之下,迅速铺设丈长的木板,不多时,护城河上又搭成数座简易木桥。
冒着城上箭雨,义军将士托举登城云梯踏桥而过,每个云梯十几人合力,迅速将云梯架上城墙,准备登城攻击,夺取城池。
这时,城上再次落下滚石檑木,阻挡义军将士攀登云梯。
义军将士一上云梯,城上便落下滚石檑木,义军马上跳下云梯后退,等城上止歇,便再次靠近登城云梯,尝试登城,而城上相迎的又是滚石檑木,不得已再下梯躲避。
双方在城下相持不下,城下仰攻,使不上力气,而城上的滚石檑木,也伤不了登城意愿并不强烈的义军将士,相互拉扯之间,义军付出了十多个士兵死伤,城上则消耗了大量守城物资。
半个时辰一到,后方鸣金收兵,攻城义军从容退走。
前军刚回营中,进攻号角又响,一支义军携带攻城器械,再次出现在淄州城池与山东义军大营之间,缓缓朝护城河逼去。
而后云梯架桥,木板铺路,渡过护城河,登城云梯立起,搭上城头。
攻城义军在城下,再次与城上守军展开拉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