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大船出现,渡江被阻,而他们又不可能招架的住,便想调转船头,逃回对岸。
随着更多悬挂杏黄旗大船逆流而上,江中的敌船被分割成五六块,丝毫不给他们联合反击或是逃跑的机会,一边用船冲撞,一边用弓弩压制、杀敌。
敌船左摇右晃,即使敌兵想反抗,他们也没有第二双手来抓弓箭,因为害怕落水,他们的手都紧紧的抓在船上。
所以,江中被大船包围的敌军,没有丝毫反抗,要么想办法逃走,要么被射杀在船中。
可一旦被包围,逃走就变成了不可能的选项,船只颠簸之后,他们手里握着的已经不是木浆了,因此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后队几十条船见前边的船只丝毫不能抵抗,纷纷掉头逃跑。
然而,惊慌之间,并不是很熟悉水性的敌兵,纵使拼命划桨,哪里能轻松将船掉过头来,于是整个后队一片混乱,有的船只在江中打转,有的掉头向东,有的向西,有的向南,有的向北,彼此冲撞,不能进也不能退,焦急之下,相互之间破口大骂,场面更乱。
不过多时,江中被包围的敌兵被几十艘悬挂杏黄旗的大船全部消灭,而后他们迅速调转船头,冲向还在混乱之中,相互碰撞的敌船后队之中。
顷刻间,撕破敌阵,近十条敌船,船毁人亡。
同样的,横冲直撞,分割包围,在极短的时间内,又将几十条船围住,只有排在阵型最后的十多条船,见势不对,调转船头,拼命划桨,这才勉强逃出了大船的包围圈。
被分割包围的敌船敌军,逃不过覆灭的结果,在一边倒的强势压制下,不消一盏茶的功夫,全部报销在滚滚长江中。
破损的船只慢慢沉江,仍在江中飘荡的敌船上也没有一个活人。
悬挂杏黄旗的大船迅速掉转船头,驶向太平渡口江岸。
眼见江中一场大战,数百条敌船覆灭,虞允文站在江风拂动的山头,激动万分,大宋有救了!
等他转眼向山下望去,却见跟敌军混战数个时辰的宋军已经抵挡不住,又节节败退一里有余,他们组成的防线,很快就要被攻破,于是当即下山,朝渡口跑去。
在混乱战团中,身疲力竭的宋军仍在坚持,虽然不时有人倒下,但没人想主动后退。
“兄弟们,大宋援军到了,顶住!都给老子顶住!”马统领脸上是血,身上是血,手上也是血,有别人的,也有他自己的。
这一仗,他必须赢下来,因为几百里外就是他的家,家没了,他即使活着,也没有任何意义。
宋军将士挥刀的速度慢了下来,敌军也是一样,躲是不可能躲的过去,因为都已经没有躲闪的力气,我挨一刀,你也要挨一刀,谁也占不到便宜。
这种拼命的战斗还能持续多久,双方谁也不知道。
宋军知道援军来了,怀抱希望,等待救援,敌军也发现后军无法登岸,支援断绝,他们就是孤军,逃是逃不了,唯有死战而已。
于是双方在距离渡口不到两里的地方,拼死力战,不是杀死对方,就是被对方杀死,还能坚持多久,谁也不知道。
虞允文一口气从山头跑到江滩渡口,正好一艘悬挂杏黄旗的大船靠岸。
当即大声喊道:“你们是建康来的援军吗?两里外有数千敌军,守军快抵挡不住了!”
他的话音刚落,船头甲板上一将军抬手道:“我们是从镇江来的!”
那将军随后大手一挥道:“兄弟们,登岸,消灭来犯敌军!”
说完,当先跑下甲板,来不及细看一眼岸边的红衣官员,便沿渡口大路跑步前进,船上的士兵紧跟在后,几十人第一时间赶去支援。
与此同时,第二艘大船在旁边靠岸,船桥刚刚放下,将士们便急冲下船,循着前队的身影,直奔战场而去。
不多时,七八艘船靠岸,他们没有浪费时间跟岸边的红衣官员寒暄,几乎全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奔赴两里外的战场。
“杀!”
“杀!”
“杀!”
。。。。。。。。。。。。
随着高亢,直破云霄的喊杀声在混乱的战团外响起,乱战中的敌我双方更加慌乱,谁的援军?身在混战中心的人都有疑问。
但很快,双方都发现来的是宋军。
“兄弟们,援军到了!杀!”
瞬间,敌军就陷入大宋将士,前后包夹之中,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的命运。
生龙活虎的大宋援军不断加入战团,疲惫不堪的敌军哪里是对手,一个照面就躺倒在地,战场形势很快逆转。
一刻钟后,整个战场完全被援军掌控,等待敌军的只有覆灭的命运。
太平渡口,虞允文尴尬的在岸边站立了将近两刻钟后,终于等来了愿意跟他说话的人。
“末将精武军统制兼权镇江西路援军都统领杨丛义,见过大人!”来到虞允文身前见礼的,正是江中激战过后的精武军杨丛义。
虞允文难掩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扶住抱拳行礼的杨丛义,激动的说道:“你们来的太及时了!若是再晚半个时辰,或是一刻钟,太平渡口、太平州就失守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你们方才在江中歼灭敌军上百条船只,几千人,我在上山看的一清二楚,你们是大宋的功臣,没有你们,今日太平州就丢了!真是太及时了,太及时了!我代大宋朝廷、百姓感谢你们!”
说着说着,竟然湿润了眼角。
杨丛义忙推辞道:“大人不必如此,身为军人,保家卫国本是职责所在。只可惜,我们紧赶慢赶,还是晚来一步,让敌军上了岸!”
“不晚不晚,渡江的敌军只有一千多人,他们还没能冲进太平城,将军率领援军来的正当时!”虞允文急忙宽慰。
“大人,太平州有多少守军?怎么让一千多敌军上了岸?”杨丛义听得惊诧不已。
虞允文摇头叹息道:“城里都是从庐州、和州撤下来的散兵,既没粮食,又没人统领,乱成一团。我也是昨天中午刚到太平城,眼见情势危机,就临时拉了一支散兵来渡口布防,不想今日一早,敌人就渡江了。如今想想都怕,若是渡口无人防守,那一千多敌军直接就杀进太平城了,这渡口也要丢。将军问太平有多少守军,我只能说有散兵三四千人,而愿意出城打仗的,只有一千多人,这就是目前太平的全部兵力了。如今,你们来了,我就放心了!”
“大人能及时在江边设防,抵挡敌军,末将佩服!若是没有大人在,渡口被敌军占据,我们即使赶来了,也只能在江中打转,等找到合适的渡口,敌人的大军也登岸了,我们这几千人也挡不住敌方大军。城中无可用之兵,也是难为大人了!”
杨丛义不知道说什么好,完颜亮在和州屯兵几十万,对面的太平州居然连一支完整的守军都没有,哪有不败的道理,若是追根究底,还是朝中那帮极力打压军队和武将的主和投降派弄出来的问题,但此时此刻,不是跟红衣官员揪扯原因,寻找问题的时候。
“先不说这些了,对面敌人陈兵几十万,准备多时,今日渡江遇阻,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杨将军可有办法退敌?”
虽然眼下暂且把敌人第一次渡江挡住,但太平州的危机仍然还在,虞允文不敢有半点轻心。
………………………………
第599章 初次聚首
“不瞒大人,我们西路援军也只有四千五百余人,驻守太平城远远不够。但我们可以分成两军,一军驻守渡口江滩,一军在江中与敌船纠缠,打乱敌方渡江计划,如此还能拖延几天。不过,若是敌军分散渡江,就凭我们五六十艘船根本顾不过来。所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敌方船只全部烧毁、击沉,让他们无法渡江,唯有如此,才能守住太平州!”杨丛义将早已设想过的破敌方案直言相告。
能在此时坚守太平渡口的官员,绝对不可能是投降派,要想取胜,精武军的一切行动必须得到朝廷的支持,若是被掣肘,那他们什么都做不成。
“将军所言不错,有没有其他援军能赶来太平州,我不知道,即使有援军,也不会太多,一味防守,确实不如烧毁敌船来的彻底。杨将军可有把握去对岸烧毁他们的船只?”虞允文连忙追问。
“末将刚到太平州,对面的具体情况尚不清楚,需得侦查、了解敌情之后,才能知道有几分把握。”杨丛义如实回道。
虞允文正待说些什么,却见苏仲满头大汗,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