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8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当时敌军只要再追五里,便能追上宋军运输队,也亏得他们害怕中埋伏选择撤退,不然等待他们的真就是宋军的埋伏陷阱。

    两天后,从太原府送来的冬装及少量其他物资,经由雁门县短暂停留,顺利送达雁门关。

    当天,雁门关全军将士便穿上了从济南府送来的厚厚的棉衣。

    第二天便无惧寒风,在校场上拉开操练。

    全军底气十足的呼喝,声穿数里,落入关外金军耳中,金军不由得的心下起疑。

    宋军因为抵不住寒冷,每日操练中断了半个多月,为何此时大雪尚未融化,就能顶着寒风连续操练一两个时辰?莫不是在施疑兵之计,有什么阴谋?

    金军很快派出探子,登上雁门关左右两侧的高山,从高处远望关隘内的校场,看他们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真在操练。

    结果那些探子费尽力气爬上高山,冒着寒风在山上望了半天,只看到模糊的看到城关上确实有数不清的宋军在操练,一个半时辰左右,便会换一拨人操练。

    消息带回金军大营,金军统帅不解,宋兵不怕冷了?能连续操练一个半时辰?

    寒风积雪中,北方的金军将士身着暖和的皮袄都不能坚持训练一个时辰,南方没经历过严寒的宋军怎么可能抵得住寒冷,肯定是宋军使用了什么诡计,探子没有看清。

    于是金军统帅命令属下继续探查,查明宋军在搞什么阴谋为止。

    然而一连几天,经受寒冷摧残,冒雪爬上高山探子,带回去的都是一样的消息,宋军确实是在实打实的操练,校场上的人影虽然模糊,但做不得假。

    即便如此,金军统帅依然不愿相信,始终怀疑属下并未探查清楚。

    因为宋军不可能比金军勇士更耐寒冷,何况半个月前他们就是因为抵不住寒冷才停止每日操练。

    难道宋军识破了金军打算在下一个更寒冷的日子发动攻击的计谋,方才强行重启每日操练,训练士兵耐寒能力?

    金军统帅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因为宋军里面聪明人不少,要识破金军计谋并不算太难。

    但寒冷不是靠短期训练,身体就能适应的,不然人在冬天又何需穿皮袄,人人训练耐寒能力不就行了。

    金军统帅知道,宋军强行重启操练,训练士兵耐寒能力,并不会有任何效果,只能让士兵进一步冻伤,等天气越加严寒,冻伤的人得不到治疗都会在这个寒冬死去。

    如果宋军真是如此作为,那么等到更冷的寒冬到来,金军夺取雁门关将不费吹灰之力!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金军统帅再次派遣探子上山观察打探。

    雁门关对面雪山上,金军探子冻的手脚麻木,瑟瑟发抖,鼻涕直流,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

    但统帅有令,他们只能冒着呼啸的寒风蹲在雪地之中,远远眺望雁门关校场,看对方操练,听对方呼喝震山。

    “我。。。。我。。。。我们。。。。回。。。。回。。。。回。。。。回去。。。。吧。。。。太。。。。太。。。。太。。。。太。。。。太冷。。。。冷。。。。冷。。。。冷了。”其中一金人探子结结巴巴的说道。

    “不。。。。不。。。。不。。。。不行。。。。太。。。。太。。。。太。。。。太。。。。太早。。。。早。。。。早了。。。。回。。。。回。。。。回。。。。回。。。。回去。。。。要。。。。要。。。。要受。。。。受。。。。。受罚。”另一探子同样口吃不清,结结巴巴、哆哆嗦嗦的回道。

    “我。。。。我。。。。我。。。。我受。。。。受。。。。受。。。。受不。。。。了。。。。了。。。。了。。。。了了。。。。快。。。。快。。。。快。。。。快冻。。。。冻。。。。冻。。。。冻。。。。冻死。。。。死。。。。死。。。。死。。。。死了。”对方搓着僵硬的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的意思表达清楚。

    “我。。。。我。。。。我。。。。我也。。。。也。。。。也。。。。也冷。。。。可。。。。可。。。。可这。。。。这。。。。这。。。。这。。。。这样不。。。。不。。。。不。。。。不。。。。不。。。。不行。。。。得。。。。得。。。。得。。。。得想。。。。想。。。。想。。。。办。。。。办。。。。法。。。。不。。。。不。。。。不。。。。不。。。。然。。。。然。。。。然。。。。明。。。。明。。。。明。。。。天。。。。天。。。。还。。。。还。。。。。还要。。。。要。。。。要。。。。要。。。。来。”探子费了老大的劲儿,方才表明了他心中的顾虑。

    一连探查了好几天了,上官还不满意,还以为他们没有查探清楚,今天没探查到新东西,就这么回去,明天肯定还要爬到山上来吹风受冻,昨天遭的罪,今天遭的罪,明天还得继续遭。

    “那。。。。那。。。。那。。。。那。。。。怎。。。。怎。。。。怎。。。。怎。。。。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他们探知的情报不是上官想要的,统帅不满意,他们就要无休止的受罪。

    “我。。。。我。。。。我。。。。有。。。。有。。。。有个。。。。想。。。。想。。。。想。。。。想法。”

    “说。。。。说。。。。说。。。。说。。。。说说。”

    随后那探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好长时间方才将心里的想法表达了出来。

    原来他知道上官和统帅不相信宋兵能在寒风里坚持操练一个半时辰,不信宋兵比金兵还能挨冻,于是便想把情报重新编一下,就说他们经过几天仔细观察,发现宋兵并不是同一拨士兵连续操练一个半时辰,而是在一个半时辰内悄悄换了五六拨人,也就是说宋军校场上每隔一段时间就在悄悄换人,一个半时辰集中休整一次。

    如果这个情报为真,那就说明宋军是在故弄玄虚,虚张声势,误导金军,同时说明宋军士兵确实不耐严寒,只是装作耐寒而已。

    这不是正和上官、统帅心意,又解了他们心里的疑惑吗?

    统帅的疑惑解除,他们探知敌情又立了功,不用再上山受冻不说,甚至还能得到统帅封赏。

    两个探子结巴着,费了很大劲儿将编造的探明的敌情梳理一番,觉得没有漏洞,方才决定马上下山,回营向统帅禀报最新发现的敌情。

    编造敌情要是被发现怎么办?

    二人早已想清楚,若是真被发现,可以用距离远,视野模糊,可能当时没看清楚,来搪塞过去。

    如果真要追查,也很难查证他们是否编了假话,因为雁门关附近山头很多,高低远近不同,视野便有不同。

    其实他们给统帅探查到了解开疑惑的合情合理的敌情,统帅又何需再让其他人去查证,如果不是这样,还能是宋军得鬼神相助不成?

    宋军当然不可能有鬼神相助,探子带回来的敌情,完美解答了金军统帅的疑问。

    金军统帅心下大定,宋军弄这些虚头巴脑的有啥用,不耐严寒就是不耐严寒,不可能骗得了人。

    不过,宋军这么轮换操练,日久天长,会不会真的提高宋兵耐寒能力?

    心里疑问一起,两个立了功的探子马上又有了新任务。

    金军统帅让他们从明天起,盯着宋军,看看他们是不是一直都是操练一个半时辰,士兵悄悄轮换五六次!

    千算万算,两个倒霉的探子还是出了纰漏,终究难逃在雪山上挨冻的结局。
………………………………

第746章 灵丘雁门

    雁门关外金军裁撤兵力的动作和忻州出现的小股金军,让河东帅府警觉起来。

    北伐军绝大部分都没在北方驻留过,更没经历过北方寒冬,根本难以适应严寒。

    随着天气越发寒冷,连基本的每日操练都已经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雁门关能守住,金军也可能翻山越岭,或从其他小道,一批批进入河东。

    金军聚少成多,趁北伐军冬天难以动弹支援,杀人放火,大肆破坏,河东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混乱和灾难。

    若河东不稳,北伐军想出关取云中就是妄想,更别说向东给真定府和燕京威压。

    如今潜进忻州的金军粮草补给困难,只能靠劫掠,所有人数有限,不超千人,可若是他们从雁门关抽调兵力,转而借道其他地方,进入忻州,麻烦就大了,除了几座大城,其他小城小县都会重新陷入金人之手。

    辛弃疾与北返太原府的薛望商议河东局势,认为最有可能被金人趁大雪封山之机突破的地方是灵丘。

    辛弃疾认为,若金军从广灵借道灵丘,而后西进河东,避开北伐军严防死守雁门关,那么他们成功的机会将会非常大。

    以河东目前的局势,小股金军尚可应付,若是超过万人进入河东,忻州、太原必乱成一团,所以断绝金人从忻州东面进入忻州的念想至关重要,只要熬过这个寒冬,待到暖春到来,北伐军不惧任何金军。

    来河东之前,杨丛义给过辛弃疾一份河东和关外地图,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