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收复汴京,功勋滔天,难道不该皇帝亲临,顺便慰问参与北伐的将士?
一时之间无人发声,赵昚听闻这个建议,顿时也有几分心动。
文武百官个个心思聪慧,一见如此,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当即便有人奏请皇帝御驾亲征!
一人开口,文武百官纷纷附和,就连汤思退和陈康伯也只能应和。
但随后又有朝臣建议,收复汴京这等大事,皇帝应该带上文武百官同行,若议和顺利,顺便可在汴京祭天,告慰先祖!
此议一出,满朝文武,无不应和!
经过几天激烈的争吵过后,结局皆大欢喜,皇帝御驾亲征,文武百官同行,共赴北方,行议和之事。
隆兴二年,冬月初八,皇帝赵昚,带领文武百官,离开临安,御驾亲征,护卫禁军加上随行人员,人数超过五万人,浩浩荡荡经镇江府渡江北上。
沿途军民听闻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无不欢欣鼓舞,沿途官员更是争相拜谒。
说是御驾亲征,其实与巡视四方无异,官员和百姓感觉不到半点亲征的紧张气氛。
站在长江边,望着滚滚长江水,赵昚感慨万千,眼中隐隐有些湿润。
三年前,第一次来长江边,他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而现在他是皇帝,北伐也即将成功!
赵昚带着文武百官渡过长江,意气风发的踏上北行之路。
但他做梦也想不到,此生再也没能回到江南。
………………………………
第697章 三个条件
赵昚率文武百官,日行五十里,于隆兴二年,冬月二十九,抵达归德府。
金国皇帝完颜亮早早派出心腹宰相在此等候,只待大宋皇帝一行人一到,便立即进行和议谈判。
腊月初三,赵昚同文武百官在行营召见金国宰相。
金国宰相面见大宋皇帝,未再要求大宋皇帝以臣子之礼接受金国国书,大宋百官心头大震。
原本汤思退已经做好了,代皇帝接受国书的准备,不想金国宰相根本不提这茬,直接由内侍接了国书,转交皇帝赵昚。
正当众人惊诧之时,只听金国宰相道:“宋国皇帝陛下亲临议和,我大金皇帝深感其诚,特令甘某面见宋国皇帝陛下,全权代理此次议和之事。金国的条件很简单,只要宋军后退百里,汴京便割让给你们。”
“笑话。汴京本就是我大宋土地,何来割让一说?交还,原封不动的交还!”不等旁人开口,陈康伯当即出声,纠正对方的不适言论。
“大金国已拥有汴京土地三十多年,绍兴十一年的金宋和议上也写的清清楚楚,淮河以北都是我大金国土地,汴京临黄河,更不必说。汴京如今是大金国土地,现在双方议和,割让给宋国,难道不对?”金国宰相反驳。
“绍兴和议?三年前你们撕毁和议之时,宋金之间便已没有和议之说,更无疆域国界一说,北至真定府、河间府、太原府,西至兰州、临洮府,都属于大宋土地!占据大宋土地三十多年,此时该是归还大宋土地,退出中原之时,没有任何条件可讲。”
陈康伯言罢,马上又接道:“归还大宋土地,你们的皇帝、官员可以回到北方去,但不得带走任何属于大宋的东西,不能带走财富,也不能带走我们的百姓,更不能带走军队。如果不答应,就此灭掉你们,也绝对不是难事!”
“岂有此理!若你说的话代表宋国,那就没有好谈的,等着玉石俱焚吧!”金国宰相闻言顿怒。
“议和就好好谈嘛,何必动气。我们不远千里而来,其中的诚意,宰相大人心里清楚。如今大宋几十万大军兵临汴京城下,金国只归还一座汴京城,说不过去,郑州、洛阳都得归还,如此才算有诚意,不然我们千里跑一趟,又是何苦?”汤思退马上出来打圆场。
“大人说的是,此次议和,甘某本就是带着诚意来的,奈何陈大人张口便要我大金国大半国土,这怎么可能?郑州和洛阳只能给一座城,汴京离郑州近,若宋军后退百里,把郑州也给你们,并无不可,这点事,甘某还是可以做主的!”金国宰相朝汤思退略一拱手。
汤思退连忙回礼,而后道:“汴京是我大宋故都,对我大宋而言十分重要,容不得有丝毫损伤,若金国能保证汴京城无损,议和就能继续往下谈。若是心存毁城恶意,两国和议怕是要成空了。你要知道,损毁的汴京城,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大人可明白?”
此言一出,金国宰相微微一愣,而后笑道:“皇帝陛下派甘某来议和,本就是带着巨大的诚意,但如果宋国有人从中作梗,不愿达成和议,大金国不介意摧毁汴京城,一座城而已,对我们来说并无任何意义。”
大宋文武百官闻言,无不脸色大变,对方以摧毁汴京城相威胁,顿时无人敢言语。
殿内沉默片刻之后,陈康伯道:“据陈某所知,汴京城早在靖康之乱时被焚毁大半,几十年来多次战乱,又毁掉不少,加之黄河泛滥,汴京城早已不是四十年前繁华的汴京城,对我们来说,她只是难以割舍的记忆。真把汴京城收回,大宋一样回把她全部摧毁,不会留下半点金人的痕迹。以毁城相要挟,陈某看你是打错了算盘。陈某就一句话,金人南下燕京之前,属于大宋的土地必须全部归还,否则战场上见!”
众人闻言,又是一惊,就连一直不语的赵昚都有些动容。
“陈相,这话就不对了,我们不远千里而来,不就是为了早日达成和议,收回汴京故土。要是议和不成,继续打下去,空耗国力不说,收回汴京,不知还要拖延多少年头。能和谈解决的问题,何必再诉诸武力?诸位说是不是?”汤思退再次接过话头。
除了少数几个主战派官员,其余文武百官马上纷纷应和。
就是因为要议和,他们才冒险来归德府前线,若是还要打,他们才不想来,大好议和势头若是被顽固的主战派搅和了,他们大老远跑一趟,可就得不偿失了。
“诸位爱卿不必为此起争执,议和肯定是要议和。金国提议和条件,要宋军后退百里,我大宋也有议和条件。除了要重新划分两国疆界之外,还有两个条件。其一,大宋不再向金称臣,宋金两国可约为兄弟之国。其二,取消所有岁币。你回去告诉金国皇帝,若同意,再来谈疆界划分之事,若不同意,也不必议和了。”久不言语的赵昚忽然发声。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这突然多出来的两个条件,金人怎么可能接受?
但皇帝金口一开,哪里还有回还的余地。
金国宰相半晌无语,大宋文武百官也不知该赞同还是反对。
赵昚提出的两个条件,应当提前跟一些心腹重臣商议过,不然不会在此时突然提出。
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心念一动,便把矛头对准了陈康伯、史浩等人,除了他们不会有人鼓动皇帝提出这种明显阻碍议和的条件。
在主和派看来,赵昚提出的条件,金国根本不可能答应。
可赵昚态度十分强硬,而金国宰相却没有立即拒绝,其中情况之复杂,汤思退等人一时还摸不清楚,未敢贸然围攻陈康伯、史浩等人。
“金使若觉得为难,不妨回去准备,汴京、洛阳,我大宋将士自己去取,只不过到时候贵国会付出何等代价,就不是此时可以预知的了。”赵昚语气平和,似乎胸有成竹。
殿内静默片刻之后,只听金国宰相道:“贵国所提议和条件着实苛刻,甘某虽主议和事,却也不能做主,需回京面见大金皇帝陛下,之后是战是和,当有大金皇帝陛下做主。”
稍稍一顿,而后又道:“至于重新划分疆域国界一事,不妨一并提出,甘某好带回去,一并斟酌。”
赵昚看了看殿中的文武百官,随后说道:“不说真定府、河间府,也不说太原府,大名府、黄河以南必须归还大宋,具体细节,等下次来了再说。若一个月内,未能达成议和,以后休提议和之事。”
“甘某明白。一定把贵国所提条件回报我大金皇帝,请大金皇帝陛下圣裁!告辞!”
金国宰相转身,大步流星而去,急匆匆出殿,赶回汴京。
而殿内,就在金国宰相离开之后,马上掀起了激烈的争论。
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攻击陈康伯、史浩等人无议和诚意,鼓动皇帝提出那么苛刻的条件,完全就是在破坏议和,此次大张旗鼓北上议和,若